科學精準防控疫情 安全有序復工復產

2020-02-22     閩北日報

「截至20日,20例確診患者治癒8例,治癒率達40%,無疑似病例」「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74%」 「省市重點項目復工率達到77.8%」……在昨日下午舉行的省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第九場新聞發布會上,南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伍斌介紹南平採取「五聯五抓」,全力推進科學精準防控疫情,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綜合發布

上下聯手抓防控

為打好疫情防控戰,我市實行四級聯動、重心下移的作戰機制,市級設立指揮部,成立領導小組,分設9個專項組,商定防控政策和重大措施,統籌協調指導各地各部門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縣、鄉兩級設立前敵指揮所,實行一線排查、一線防控、一線阻擊。村居(社區)設立疫情防控點,下派1.2萬名機關黨員到村(居),9100多個基層黨組織、18萬名黨員戰鬥在最前沿,迅速打響全民參與的人民戰爭。

治檢聯動抓治療

堅持全市「一盤棋」,按照「四集中」的原則,充實新冠肺炎市級專家組力量,統一收治20例確診患者,按照最新診療方案,開展中西醫聯合會診。目前,累計治癒出院病例8例,治癒率達40%,其中2例為重症病例。同時,迅速查明傳染來源,篩查判定密切接觸者,果斷進行健康管理。全市累計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標本2386份,確診病例準確率達100%。

防查聯控抓管控

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要求,嚴格落實11個「一律」要求,嚴守「四道關口」。 以「三查一測」(查身份、查來源、查去向、測體溫)為抓手嚴守入閩通道關口,累計精準查驗車輛19.99萬輛、人員52.08萬人,做到既精準防疫情又便捷保暢通。以手機大數據核准重點地區返回人員,累計排查、核准2.83萬人,並做到日增、日核、日准、日清零。以網格化管理排查「四類人員」, 實施群防群控、群防群治,強化自我防護、自我管理,已解除健康管理人員1.74萬人。以精準措施防護每個家庭,對每家每戶每人實行精細管理,切斷家庭傳染源。

產防聯促抓復工

堅持科學防控疫情和有序復工復產兩手抓,做到企業和村(居)防控並重,建立企業疫情防控網格化機制,1017家規上企業、293個省市重點項目都設立「一企一員一動態」的健康管理平台。做到集中力量促復工,制定出台幫助中小企業共渡難關16條措施、有序推動重點項目復工20條措施。目前,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74%,省市重點項目復工率達到77.8%;全市擬擴產轉產口罩企業9家,到2月底日生產口罩能力預計40萬隻,全部投產後可達170萬隻。

政企聯建抓「六穩」

將「機關聯鄉村」機制拓展至「機關聯企業」,健全完善「百名局長幫百企」、政企「互聯互派互學」等機制,及時宣傳解讀各級關於疫情防控和企業、項目復工復產相關政策措施,逐個指導幫助企業制定復工復產方案。同時,組織58個市直單位、107名處級幹部掛點幫扶107家企業與重點項目,開展「戰疫情、抓復工、促發展」活動,打通企業復工復產「五難」操作鏈,提振企業發展信心、動力。

記者提問

加快構建綠色公共衛生防控體系

綠色是南平最大的特色,生態是南平最大的優勢,如何在疫情防控中發揮綠色生態優勢,伍斌向大家介紹了我市「三力」並舉,加快構建綠色公共衛生防控體系相關工作。

一是強力補短板。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一邊盡銳出戰抓診防,一邊集中財力補短板。合理配置資源,由三家醫院分別重點收治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發熱病例,構建分層次、有重點的醫療救治體系;迅速增投補短,安排1160萬元財政資金,加快推進11家定點醫院負壓病房建設,29間、38張床位的負壓病房將於近期完工;迅速強化弱項,加快市第四醫院暨傳染病收治醫院建設,預計3月25日投入使用,屆時將提供負壓病房53間、床位108張。

二是傾力抓醫改。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系入手,從增加公共醫療基礎設施投資發力,謀劃和儲備41個公共衛生、疫病防控等補短板項目,總投資133.66億元。同時,抓好完善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DRG付費國家試點、緊密型醫共體建設、網際網路醫療服務聯合體建設等重點改革,啟動「健共體」項目建設,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三是發力促康養。把醫養康養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出台新政策,抓好醫療服務、養老服務、療養康養等39個項目建設,建設醫養與康養基地,打造「健康南平」。同時,突顯南平綠色生態優勢,加快打造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市,有序推進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創新「旅遊+康養」模式,推動武夷山從觀光型旅遊向休閒度假型旅遊轉變。

「兩下兩上」築牢疫情防控堅強防線

伍斌說,面對依然艱巨的疫情防控任務,南平市在分區分級、科學防治、精準施策上下功夫,採取「兩下兩上」方式,從重點下手、引幹部下沉、送服務上門、讓責任上肩,做到「全面復工復產、全面恢復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切實築牢疫情防控的堅強戰線。」

從重點下手。圍繞「外防輸入」和「內防擴散」兩大環節,以縣域為單元,實施分區分級差異化管理,聚焦中風險地區的鄉鎮(街道),進一步劃小管控單元,落實防控措施。持續盯緊「四類人員」,繼續嚴格分類,加強健康管理,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

引幹部下沉。充分運用「機關聯鄉村、黨建促振興」機製作用,深化拓展至「聯社區、聯企業」,推動高位嫁接、力量下沉,指導村(社區)、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方便群眾生產生活,加快推動企業復工復產、達產滿產。

送服務上門。組織廣大黨員幹部入戶開展摸排、宣傳、消殺、心理疏導、物資配送等工作,最大限度做好群眾生活保障服務。推廣順昌縣「五長共治、十戶聯防」網格化防控創新機制,並充分發揮群眾力量,確保摸排、管控等各項防控措施落地落實。

讓責任上肩。建立「疫情防控目標責任一張圖」,以「責任樹」形式逐一明確目標要求、具體措施和責任單位、責任人,理清各層級、各環節的目標責任。通過「一線督」壓實責任,「一線考」樹立導向,並啟動問責會審機制和快速核查機制,通報曝光一批疫情防控中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等典型案例,表揚一批在基層防控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和先進典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dgjbXAB3uTiws8KqJQ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