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各個省份的省考面試中,所側重的測評要素都不盡相同,但是唯獨「綜合分析能力」這個測評要素受到幾乎所有省考面試的喜愛。
例如在2018年的吉林省考中,「綜合分析能力」的題目共有11道,雖是近三年來題量最少的一年,但是比重也達到了45%,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它的出題形式之多、難度之大也讓考生頭疼不已。
我們接下來就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什麼「綜合分析能力」在省考面試中會如此受到出題人和考官的青睞呢?
1、公務員身份決定的。
對於一個明確的社會事件或某一類事件,公務人員作為人民公僕,應該站在人民和政府的角度對其進行客觀分析,且要求我們具備可以從不同角度去分析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通過不同手段去減少甚至杜絕類似消極事件的發生,讓更積極的事件或者政策得到放大;
2、公務員性質決定的。
不管是哪一個級別的公務員,對於政府的任何決策都應該仔細參透,深入理解,只有具備這樣的能力,才能夠在日後的工作當中更好地去踐行政府的政策和決議,也才能通過自身的努力給百姓帶來實惠,提升政府的執行力和公信力;
3、公務員思維決定的。
面對一件引起熱議的事件或者現象,群眾自然有所想法,但是身為公務人員,雖然要考慮的這部分人的想法,但更需要的是從大局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所以,此時更不應受限於他人,而有自己的想法。
因此,在面試過程中,考官會通過類似的考題去預先考察考生是否具備綜合分析能力,對問題的認識和把握有多麼深入獨到,以此來判斷哪一位考生是更適合的人。
假如一名考生具備很強的綜合分析能力,那麼他向考官所表現出的綜合素養就更全面,通過面試的勝算也就會隨之更大。
給大家幾點建議
1. 平時多去新華網、人民日報等網站去瀏覽,對熱點新聞事件有個起碼的認識和了解。
除此之外在日常的學習中要學會積累,自己在答案中總結一些好的語句,讓自己的語言更加豐富,更加精彩。
2. 掌握答題思路。
任何一種題型都有相應的表達邏輯和方法,只有掌握了答題思路你在答題中才切中要點,答到考官的心坎里去。並且能把自己腦海中的信息,層次分明,條理清晰的表達出來。
3. 要學會邏輯下切。
要學會在一個概念中尋找外延,把一個要點下切為幾個要點去答題,這樣要點才會更加全面。同時,要學會擴展句子成分,一句話在表述的過程中要保證主謂賓都全面,這樣一句話聽起來才會更加的流暢、舒服。
所以希望所有的考生都能對綜合分析能力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並且從現在開始就積極的儲備和了解熱點知識,更好的豐富理論內涵,為迎接面試做好準備。
點擊底部【了解更多】關注更多面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