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甘孜 產業富民丨道孚玉科:一座冉冉崛起的創客小鎮

2020-07-08   微甘孜

原標題:奮進甘孜 產業富民丨道孚玉科:一座冉冉崛起的創客小鎮

高原日升 百業興盛

各族兒女 共襄盛世

七十年彈指一揮間

甘孜大地寫下輝煌

七十年來,甘孜州各族兒女歷經艱辛、勇於開拓、攻堅克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進,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輝煌成就。縱覽甘孜大地,回首七十年,櫛風沐雨中,全州最後一條鄉級公路建成通車、高速公路通車、三座機場屹立高原……無數成就值得我們永遠銘記。這是歷史的的留痕,更是甘孜人堅韌不拔、開拓創新、奮力拚搏、跨越發展的例證!

讓我們行走甘孜

看看屬於我們甘孜人的奮進之路

奮進甘孜 產業富民

放眼甘孜州產業種類,除了因地制宜的創建合作社、養殖廠以外,還有一個領域為產業富民打下了一片天地,也為當地百姓帶來了福利,這就是被稱為創客們的自主創業行為。今天我們要去海拔3600 米的道孚玉科草原,認識一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

返鄉創業 開闢致富新路

在道孚縣東北部距離縣城65 公里的玉科,有一片集雪山、森林、草地、湖泊、溪流於一體的立體草原,秀麗風光世間少有,夏季的草原像亭亭玉立的少女楚楚動人,讓人愛戀,這裡被譽為康巴阿勒泰。站在玉科鎮街頭放眼望去,德拉拉姆的「德勒善匯」紅色的招牌顯得很搶眼。

德拉拉姆和她的「德勒善匯」

德拉拉姆是土生土長的道孚縣玉科人,2019 年畢業於四川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

畢業後,熱愛自己家鄉的德拉拉姆選擇了自主創業。經營一個怎樣的店鋪才能讓來往的群眾和遊客在有限的空間裡體驗玉科的特色?夢想始於行動,一下定決心,她便開始一個人忙裡忙外,首先解決了資金問題,又解決進貨渠道,在她的努力下一間名叫「德勒善匯」的小店,於去年年底開張了。

店鋪里從擺設到裝修都是她自己一手一腳布置和設計的,店鋪的左邊主要經營的是各種進口零食和化妝品、日用品,右邊是專門給遊客設計的一個奶茶店,可以讓更多的遊客坐在裡面交流和感受。

自己創業也不忘記小夥伴,和德拉拉姆一起經營這家店鋪的還有她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四郎擁珍。擁珍家是玉科的貧困戶,德拉拉姆想通過一起創業的方式幫助擁珍一家擺脫貧困。

「店鋪的生意從開張到現在都很好,每天的客人也很多。我相信一年後就能掙回成本。」德拉拉姆高興的說,隨著家鄉的旅遊業和各種產業的發展,德拉拉姆經營的這家店鋪一定會和她的家鄉一樣越來越好。

「德勒善匯」雖然才開張不到一年,但全新的經營方式和理念,成為鎮上老百姓以及遊客們最佳的休閒之地。遠在山區的小店鋪琳琅滿目的擺放著進口零食,作為玉科鎮首個大學生創客,德拉拉姆用上了網上進貨最便捷的渠道。

方便的物流離不開暢通的交通,這是玉科在打響脫貧攻堅戰役後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曾經從縣城到玉科僅60 多公里的路程進行進大約3 4 個小時,而如今平坦寬敞的柏油路暢通無阻僅40 分鐘車程就能達到。

便利的交通不僅為德拉拉姆這樣的創客創造了發展的條件,也為玉科鎮的其他產業發展帶來了生機。

在距離玉科鎮大約兩公里的半山坡上,上百頭氂牛正在悠閒的吃草,一旁的養殖廠中幾十頭小牛活蹦亂跳,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玉科鎮銀客合作社生態氂牛養殖廠的生機勃勃。

玉科鎮興島科村農技員紮下波介紹,玉科鎮根據地方資源稟賦,結合實際成立了銀客專業合作社,建設初期引進了100 頭母氂牛,經過三年的發展,母氂牛從100 頭髮展到了202 頭。去年合作社為 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分紅兩百元。

牛奶、酥油、絨毛以及適齡出欄牛源源不斷的從這裡售出,讓玉科鎮老百姓們的腰包逐漸鼓了起來。玉科鎮興島科村第一書記陳銀全說:「玉科鎮的貧困戶,從2014 年人均收入只有2000 元左右,到現在已經達到了9900元。非貧困戶從4000 多的人均收入,到去年年底達到9200 多的人均收入。」

翻了一翻的收入,讓玉科鎮黨員幹部們更有幹勁,他們在鎮上建起了村級活動中心,定期為老百姓開展「農民夜校」活動,邀請省、州相關專家對牧民們進行技能培訓,讓一部分能走出去的老百姓學會技能外出務工,讓想要留下的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

玉科鎮的老百姓也逐漸從最初的不感興趣到現在變得非常積極。所謂「扶貧先扶智」,玉科鎮已經做到了。

如今的玉科鎮再也不是只有風光沒有內涵的地方,中草藥種植業、畜牧業、旅遊業正在玉科鎮黨委以及基層黨員的引領和帶動下如火如荼的發展中。而創客這種新興創業模式也悄然在玉科紮下了根。

玉科鎮興島科村第一書記陳銀全說,以後會將星空探秘、馬背旌旗和溫泉的開發等項目來引進創客,打造西部藏區的一個旅遊創客小鎮。

相信在將來產業市場衝擊下

像德拉拉姆一樣

在玉科發展自己小產業的人

會越來越多

而玉科這座小鎮

也會成為高原上名副其實的玉石

記者 龍文強文妞兒道孚融媒中心

編輯 文妞兒

責編 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