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培育「絲路寒旱」中藥材產業 助農增收效果顯著

2019-12-04     中國張掖網

  中國張掖網訊 今年,張掖市農業農村局按照省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圍繞中央提出的發展鄉村產業要求和產業振興目標,立足「獨一份」「特別特」「好中優」「錯峰頭」農產品資源優勢,著力發展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全力培育壯大中藥材產業,助農增收效果顯著。

  為破解我市中藥材產業發展瓶頸,張掖市農業農村局按照市人大中藥材產業發展調研要求,深入開展省內外中藥材產業發展情況及我市有關縣區種植基地、加工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調研,通過學習借鑑國內外先進理念、前沿技術、典型模式里的經驗做法,按照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思路,對中藥材產業各環節發展現狀,存在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形成中藥材產業發展調研報告,提出了我市中藥材產業發展有效途徑。並根據市委組織部《關於組建鄉村振興重點產業專家服務團的意見》,組建「中藥產業專家服務團」,以專家服務團建設為抓手,開展中藥材試驗示範,破解種植難題,建立中藥材試驗示範基地2個,試驗示範面積2530畝。針對中藥材種植加工環節的實際需求,在民樂縣和山丹縣開展中藥材種植栽培技術培訓3場(次),培訓技術骨幹和農民技術員150人(次)。圍繞市場變化等因素,幫助中藥材種植合作社分析市場行情,確定中藥材收購加工計劃和銷售渠道。圍繞中藥材生產關鍵環節開展現場指導,改進生產流程,提升中藥材生產及加工技術。圍繞產品宣傳、質量提升,指導合作社開展綠色食品認證,幫助中藥材生產企業開展中藥材有效成分含量測定、常規項目檢測等工作。


  2019年,全市以板藍根、黃芪、當歸、孜然、甘草、黨參為主的中藥材種植面積達44.32萬畝。其中板藍根10.35萬畝,黃芪9.04萬畝,當歸6.45萬畝,孜然5.34萬畝,甘草1.94萬畝,黨參1.15萬畝,其他中藥材10.05萬畝。全市建成中藥材標準化生產基地16萬畝,種子種苗繁育基地面積2萬畝。今年,板藍根收購價格達到13元/kg(乾貨),相比去年增加30%,畝純收入1000元左右,比去年翻了一番;黃芪鮮貨收購價格達到7元/kg,為去年的兩倍,而種苗價格從去年的1000多元下降到今年的200-300元,黃芪畝純收入達到1500元以上,效益明顯;當歸價格5元/kg,與去年持平,但今年當歸種苗價格下降幅度較大,畝純收入可增加700-800元/畝。總體來看,今年我市中藥材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對提升農民純收入有較強支撐作用。(王學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UU10W4BMH2_cNUg3k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