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一個陌生的地方,一個方法是去當地的博物館,另外就是去菜場。博物館裡氣氛嚴肅而沉靜,多講述的是過去;菜市場裡則生氣盎然又不拘一格,是當下日常生活的橫切面。
有人說:當你覺得失去了生活的勇氣,就去一趟菜市場。
菜市場,是人間最有味道的地方,夏日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亮菜市場的時候,一切都變得鮮活起來,一片的綠影重重,人影幢幢。好一個明晃晃的天,哪裡還會有任何低迷的想法。
每日清晨,柳州的高手們開始出動,紛紛湧向離家最近的菜市,大多數人目的單純,就是為了買最好最便宜的菜,然後去征服那個叫」家「的戰場。
從早晨開始,商販的吆喝聲,賣豬肉阿爹的剁肉聲、賣魚阿姐的刮魚聲、吵吵鬧鬧的討價還價聲、小孩的哭鬧聲...伴隨肉腥味、魚腥味、包子味、辣椒味、榨菜味縈繞鼻尖開始蔓延...
在這樣潮濕又燈火通明的菜市場裡,看著一堆人為生活努力。那一刻,所有的矯情都踩在腳下。突然發現,原來啊,生活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不過就是茶米油鹽醬醋茶罷了,玻璃心個啥。
小編雖然懶,但還是很愛逛菜市場,菜場是一地物產與民風集中展示的舞台,生氣盎然又不拘一格,是當下日常生活的橫切面,當工作到忘記生活,就去菜市場找找感覺。
而柳州的菜市場從來不辜負柳州人的野心,兩手空空的來,一圈過後,滿載而歸。
買的不是菜,是挑挑揀揀的人情
菜市場是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那裡每天都上演著熱氣騰騰,忙碌而歡樂市井煙火氣息。
這種人情味,也許是菜市場買個瓜幫你抹去零頭的豪爽,也許是「少一塊錢,明天還你」的互相信任,又或許是買了幾根黃瓜又往你袋子裡頭塞上一把辣椒的好意。
在這裡,充滿著挑挑揀揀,卻又和和氣氣。
相比起有棚子的菜市場,露天的菜市場也有它自己的特色。人比菜還多的架勢,掃蕩到一顆玉米或一袋漂亮的花生都是滿足。
菜市場也很像一個江湖, 只要你有好手藝,你就是個靠自己能力吃飯的不世高手。殺豬的刀法精準,繡花的穿針引線如流水,賣菜的菜葉嫩得能掐出水...大家聚在這個江湖,樂此不疲。
菜市場裡的空氣總是瀰漫著雜糅的香味,有大餅的酥香,糕團的甜香,滷菜的咸香,時蔬的鮮香……
這裡承載了無數柳州人,和無數慕名而來的好「食」者,從孩童走向婚禮,關於青春,關於鄉愁的美食記憶。
走了市區的好幾個菜市場,小編髮現,柳州這座城,其實也是一座愛粉的小城。無論是勝利市場、二安市場、還是柳邕市場,在市場的一隅,總能找到很多粉店,人滿為患。
還有三江程陽橋香粽,爽歪歪、飲必美...小時的最愛一樣的不能少。
天氣炎熱,還有清熱消暑的涼茶。
一杯涼茶下肚,暑氣就消失了。
要品嘗當地最地道的傳統美食,一定要到菜市街巷,烹飪煎炸,一樣不落下地品嘗,才能吃出一座城市的脾性。
遇到的油堆,黃橙橙的格外誘人。
黑漆漆的一大鍋,看起來有點嚇人,其實是芝麻糊。
而豆腐花,豆漿...幾乎每個市場都不會少,這兩樣小甜品,清甜滑溜的口感,很受柳州人喜歡。
雲吞、粉餃、五色糯米飯、芋頭糕..每樣都來一份才滿足。
五顏六色的各種酸,總能讓人的舌頭髮癢,好想買上五斤回家送粥吃。
隱藏在菜市場中的美食,恐怕只有骨灰級的吃貨才能找到,如果你實在找不到,那就隨著人潮走吧。
柳北一家市場周邊,一家賣卷粉的小攤,簡簡單單的攤位,卻有不少人在排隊,足足等了半個鐘才能吃上。
還有邊上的攤位,簡單擺放的桌椅,大小食客來來去去,只為尋那一碗飽腹感,安安靜靜的吃起來,特別美好。
早晨老闆娘剛出攤就開始忙碌,叉燒包、肉包、粥樣樣有...每一位老顧客來買早餐,都要關懷地問上一句。
城市裡的四季總是模糊,甚至模糊到今天是周幾都要想個一時半會,在菜市場裡你能找回丟失的四季。
仲夏已至,葡萄上市了,紫紫綠綠地惹人愛。
暑氣正盛,西瓜沒有剛開始那麼貴,又大又圓的西瓜可以消暑。
又嫩又鮮的油桃上市,稱上一斤半斤回家。
火龍果也大量上市,不到菜市場,小編都不知道,火龍果還有紅心和白心兩種。
龍眼和山竹也開始成堆的擺起來,10快錢一斤的山竹隨處可見,還可以掃碼支付了咧。
在菜市場裡,人們專注於一飯一蔬,仿佛忘記了長大以後的社會壓力,領導的施壓,加班的煩惱,人際的繁雜,世事的不如意...
有句市井名言叫「高手在民間」,想來,美食也是同一個道理吧。其實真正帶給我們真切的幸福感的美食,往往就存在於身邊的菜市場,喚醒你的味蕾,溫暖你的心靈。
最後,願大家都能在忙碌地生活中找回丟失的「日常」,成為一個在現實生活里鮮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