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和大科技暴漲,還有機會上車嗎?

2019-08-19     讀財研習社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讀財研習社

今天整個市場完全嗨起來了,表現最好的當屬大科技和券商板塊,之前我認為未來1~3個月內關注這倆,沒想到短期爆發這麼厲害。

如果仔細觀察指數,創業板和中證500的表現比滬深300和上證50要好很多,除了LPR的影響外,深圳的先行示範區也疊加了熱點。

今天深證指數情緒明顯高昂,想必經過今天暴漲,很多朋友糾結猶豫大科技和券商還有機會上車嗎?

可以明確告訴大家,有機會,不過經過今天多達6.83%的暴漲,明天大機率會承壓。

實際上,券商目前的估值並不高,經常關注估值表的朋友,應該可以看到還處於低估狀態,如果再來一次暴漲,直接會回歸到正常階段。

另外,大科技並不是從今天啟動的,可以看下一些科技藍籌股,早有資金在慢慢進入,今天正好遇到一次大爆發的契機。

與券商相比,大科技的操作空間很大,不會就這麼結束,昨天介紹過目前科技板塊的指數基金,不介意成立時間短可以多關注半導體。

我個人配置券商的比例高一點,除此之外上周買了華泰證券,趁著今天暴漲清了個股,又把倉位降至6成。

最後說幾句,對基金我傾向長期配置,但個股一般不這樣做,買賣個股主要建立在指數估值基礎上,趁著整體低估的時候,選擇龍頭低位配置,一旦起來順勢清倉。

做這種事情,要決斷,不可能買在低點賣在高點,否則可能埋進去。


全球市場指數數據,主要是根據PE/PB/盈利收益率為評估值。

90%為國內A股的相關指數,海外市場指數則包含德國DAX、美股標普500和納指100、港股恒生指數和H股指數。

原油、地產信託基金等其他資產,可根據歷史價格或波動進行配置。

第565期全球市場指數估值表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 盈利收益率=1/PE*100%
  • ROE=凈利潤/凈資產*100%(PB/PE可粗暴計算)
  • 分位點:當前市盈率或市凈率在歷史估值數據中的位置
  • -表示暫無數據

指數估值表說明:

1. 綠色部分為相對低估指數,安全邊際高,上漲機率大,定投可選;

2. 白色部分為正常合理估值指數,已定投持有,不買賣;

3. 紅色部分為相對高估指數,安全邊際低,可根據市場熱度,分批止盈;

4. 指數估值表包含A股、港股、歐美、日本等股票市場主流指數,同時納入石油、REITs相關資產類型;

5. 指數交叉評估維度:盈利收益率、市盈率、市凈率和凈資產收益率;

6. 歷史分位點參考界限:30%、50%、80%;

7. 部分指數不適用以上指標。

  • 主投指數基金,尋找穿越牛熊的主動基金;
  • 尋求高安全邊際基金,低估分倉買入,高估逐漸退出;
  • 動態平衡策略和資金網格化管理;
  • 基金組合配置,對沖品種風險;
  • 中長期投資,忽視短期波動;
  • 中低風險策略下的投資品種;
  • 最實用的家庭重疾、壽險、醫療和意外保險配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IF4s2wBvvf6VcSZB7J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