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攝影韻律,日常評片欄目,如果你也有需要點評的攝影作品,可以發在評論區,跟影友們一起探討,今天的點評照片環節正式開始哦!
案例一:
照片是我們日常可見的花卉,照片的構圖立意都是屬於很不錯的,不過畫面當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1.主題不夠突出:照片背景很亮,但是作為主體的花卉較暗,人眼有一定的趨光性,所以注意力都彙集在亮部的畫面上了,導致主題不突出。
2.畫面偏暗,缺乏層次感:畫面的整體偏暗,而且畫面的主次不分明,第一眼看上去暗部的畫面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3.畫面不通透,色彩單一:我們常見的花卉都是色彩分明,畫面通透的,在上圖中,並沒有那種通透的美感。
由於作品並沒有太多拍攝上的問題,我們可以從後期入手,將畫面的色彩進行微調,調整畫面的層次感,突出主題,照片就會變得更漂亮。
正確示例:
拍攝花卉,最重要的就是對光線的掌握。這種小花兒給人的感覺,就是清新、淡雅的感覺,所以在色彩上,就要做得通透、具有氣感。其次,主題一定是突出的,我們在拍攝過後,照片的層次、主題都尤為重要,就像我們人眼所關注到的畫面一樣,主題清晰,隨著視線的次序,環境逐漸轉向模糊。
案例二:
畫面構圖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畫面不水平,會給觀眾帶來不穩定的感覺。整體的光比有點大,飽和度低。
1.畫面傾斜: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畫面是傾斜的,我們都知道,畫面的傾斜,在拍攝一些特殊的效果時,可以讓視線更加跳躍,更有動感,但是在拍攝風景的時候,卻會給觀眾帶來不舒服的感覺。
2.缺乏空間感:這裡所說的空間感,指的是畫面的遠近的視覺效果,看起來很平,缺乏縱深感。
3.畫面不通透,飽和度過低:在拍攝風景照片的時候,光影的層次依然是非常重要的,畫面的主次不夠清晰,加之飽和度低,讓觀眾提不起觀看的興趣。
如果想要解決上面的問題,在前期的拍攝時,就一定要保持畫面的水平。給觀眾穩定的感覺,其次,拍攝時,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前景,讓畫面更有空間感,具有遠近的效果。我們如果想要使畫面更具視覺效果,可以利用光影去塑造畫面的層次。最後,關於色彩,由於我們人眼和相機所記錄的畫面終究是有些區別的,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去處理一下色彩,歡迎我們眼睛所看到的畫面。
正確案例:
如果想要拍攝的場景具有空間感,我們可以利用前景,來作為參照,表現畫面的遠近的感覺,體現畫面的縱深感,這樣畫面才會看起來更加地立體,有視覺效果!
案例三:
整體的調色不錯,不過畫面的前景有一定的干擾,會影響視線。由於問題不是很大,所以,我們只要簡單進行裁圖,進行二次構圖就可以了!
我們在拍攝的時候,如果有時間或是有條件思考。還是建議各位影友能夠先進行思考,尤其是構圖的時候,應該去刪減掉畫面的干擾元素。攝影是減法的藝術,這句話並不是沒有道理的,有時候,往往是貪多,想拍攝到更多的畫面,才導致整張照片拍失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