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腳後用紅花油揉揉就好?小心越揉腫越大!(附正確處理方式)

2019-11-06     健康之路官方

人生在世幾十年

誰人不曾崴過腳

對崴腳這件「小」事

大部分人都是不甚在意的

不就是崴腳嗎,養幾天就好了

但崴腳若是處理不當

也是會要人命的!

新聞回顧

中國日報的年輕女記者小吳,崴腳後,幾天內便陷入昏迷,12天後突然離世。最終的死因,居然是因崴腳引起的肺栓塞!

新聞來源:澎湃新聞

崴腳,是怎麼一回事?

崴腳,專業叫法是踝關節扭傷,這是較為常見的軟組織損傷之一,日常中的運動、行走,尤其是穿高跟鞋,都有可能引起它。

崴腳通常造成的是踝關節內外韌帶的撕裂、甚至斷裂,但崴腳處的皮膚一般不會出現破損,且較少情況下會引起骨折或關節脫位。

由於踝關節的韌帶布滿血管和神經,所以當崴腳時,隨著韌帶的撕裂,血管也會破裂出血,從而會引起疼痛、腫脹、皮下淤血、踝關節功能障礙等症狀。

如果出現了以上症狀,請一定注意,你可能是崴到腳了。

別以為崴腳只是小問題

很多時候,輕微的崴腳確實不需要我們多加註意就能自行「康復」,但也只是表面上看起來好了,實際上卻留下了暗傷——「一朝崴腳,時時崴腳」。

為什麼崴著崴著,就成「習慣性崴腳」了

輕度的扭傷只會損傷一部分的韌帶,所以走路等活動還可以順利進行。

但崴腳後若過多的活動,會讓撕裂的韌帶不能對準癒合,這就會導致韌帶變鬆弛、關節不穩定,所以就會經常崴腳。

不僅如此,崴腳也可致命

崴腳還有可能會引起下肢深靜脈血栓,導致肺栓塞,從而有猝死風險!

崴腳後血管的破裂,加上久久臥床不動使血流瘀滯,那麼下肢深靜脈血管就很容易「長」出血栓。當血栓脫落隨著血液流動,堵在肺就是肺栓塞。

因此,崴腳不能小覷,一定要及時處理。

崴腳了,該如何正確處理?

首先,這些錯誤方法不要做:

1、熱敷、塗抹紅花油

崴腳後血管破裂,熱敷或塗抹紅花油,都會使血管擴張,血流速度加快,腫脹會更嚴重。

2、按摩、扭動受傷部位

隨便地按摩、扭動就會使損傷的部位症狀加重。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1、休息

馬上停止所有的活動,觀察下腳踝的受傷情況。

2、冰敷

如果腳踝的活動沒有受限,並且腫脹不明顯,可以採取冰敷的方式。

冰敷可以收縮血管,減少出血,從而減輕關節的腫脹。

在崴腳後48小時內,堅持冰敷。每3~4小時,冰敷15~30分鐘,且冰敷的時候注意,不要將冰袋直接敷在患處,而是先在患處鋪一塊毛巾,再把冰袋放上去,避免關節凍傷。

3、送醫

如果腳踝不能活動,或是腫脹明顯、疼痛劇烈、影響走路了,那說明傷的比較重,要及時就醫,找骨科醫生。

同時,若自行冷敷處理後,還是出現了以下症狀,依舊需要及時就醫:

  • 腫脹、疼痛沒有減輕,反而更加明顯;
  • 受傷部位變青紫、沒有知覺、出現刺痛感;
  • 特別是當腫脹感延伸到了小腿肚,腳尖出現麻痹感時,要警惕可能形成了下肢深靜脈血栓。

4、加壓包紮

在由醫生確認沒有骨折後,可用彈性繃帶對受傷的部位包紮、加壓,以固定。

5、抬高患肢

休息或睡覺時,可在患肢腳下墊一個枕頭,增加血液回流,能減輕腫脹狀態以及減少血栓形成的幾率。

6、另外,還要注意的是:

  • 崴腳一周內,要儘量減少患肢的運動,儘量穿寬鬆的鞋子;
  • 消腫後,可以緩慢恢復行走,儘量不要做激烈的運動;
  • 大概3~4周後,韌帶就能修復,就能漸漸恢復到平時的活動水平。

Ps:若是韌帶完全斷裂,想要完全康復,需要3個月左右的時間。


在大多數的時候

崴腳確實只要稍微冰敷,注意休息就能好

但是如果崴腳後,出現以下情況:

疼痛劇烈、腫脹嚴重、關節活動受限等

還是需要你去趟醫院

讓醫生判斷扭傷程度

以便能得到最恰當的處理

同時,也能極大的避免後遺症的出現

學會崴腳的正確處理方法了

記得點個「關注」哦~

版權聲明:本文為健康之路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GjmRG4BMH2_cNUgZ03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