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一時之間,我忘記了武漢到底有多大這件事,以至於也忘記了後官湖到底有多大。
我們才會如此自大的,沒有任何計劃的,走上了後官湖綠道。
說起後官湖,大多數人只留下一個遠的印象,而至於它到底有多大是我回到電腦前搜索過才得知的:3186.3公頃。
雖然比東湖還是小那麼幾圈,但後官湖綠道卻有110公里,比東湖綠道還要長那麼一點點。
用標準的世界馬拉松賽程做參照,
沿著後官湖郊野綠道走一圈,相當於完成了兩個半馬拉松。
以正常人類的步行平均速度4-5km/h來換算,
不眠不休,而且始終保持勻速,
這樣走完後官湖全程,起碼也需要22個小時。
回憶踏上後官湖綠道的第一步,只想對自己說兩個字:無知。
要不是我們走了一個小時,發現自己只走了一小段,並且遇上了附近摘完柿子騎電三輪準備回家的阿姨,果斷放棄步行。
按照她的推斷,我們可能會一路走回她的娘家。與此同時我們也學會了一個道理,永遠不要輕蔑武漢的大。
//
之所以為「後官湖」
不妨相信一個遙遠的傳說
話說回來,後官湖卻也值得你親自來一趟,區別於東湖綠道的高度開發與便利,後官湖綠道更有幾分野趣。
說湖名因為形狀像「官」而得名,顯得更靠譜一些,但傳說總是有更濃郁的人情味,比如「後官湖」是怎麼從「候官湖」成為「後官湖」的:
相傳,姜子牙年輕時文武雙全,
卻一直沒得到重用,直到47歲那年,
天下大旱,為了尋找水源一路尋到此處定居。
在這裡遇見了一位老人,
正是因為幫助了這位老人,姜子牙被舉薦成官,
先後輔佐六位周王。
從此以後京城放榜,蔡甸學子都會在這裡等待喜訊,
當地人便將這片湖稱作「候官湖」。
再後來,隨著時間推移,人們口口相傳,「候官湖」便成了「後官湖」。
//
人口密度極底
除了樹就是草和風
習慣了東湖綠道的熱鬧,初次走進後官湖總會懷疑是不是走錯道了,因為無論怎麼看,路上始終沒什麼人,就連自行車也很難遇上。
然後你就會恍然明白,它叫「郊野綠道」,換句話來說就是「樹比人多的綠道」,這一點與東湖的「郊野綠道」相似,但實際上更野一些。
這種野倒不是說「荒涼」,為了保護水質,後官湖沿岸50米範圍都經過治理,田農、菜園、豬圈都被清除,人工栽種了樹木和草皮。
湖旁枯萎的荷葉不顯蕭條,而是整齊有序的褪成枯黃色等待冬天來臨,所以綠道上雖然沒什麼人,但卻能看得出有人打理。
我們曾去過府河濕地,而實際上後官湖濕地公園才是武漢最大的濕地公園。這裡的水鳥和林鳥有近百來種,甚至還有華南兔和小麂,一種天生膽小,善於跳躍的鹿科動物。
雖然官方說辭里的動物並沒有出現,但我們遇上了漫步的公雞。田園和森林的交錯感,可能這就是後官湖濕地獨有的樣子。
//
當然你也可以感受到童趣
遊樂園、划船、多人腳踏車
除了綠道騎行,後官湖濕地還有自己獨有的玩法,比如擁有一個不大也不小的遊樂場。
和中山公園的遊樂場差不多,摩天輪甚至比中山公園的更大,一圈下來需要5分鐘。
摩天輪緩慢升高,眼前的景色越來越開闊,後官湖片區,甚至湖對岸的經開片區你都能略窺一二。
本應該拍攝摩天輪上所見景色,但意料之外的是我們的攝影師恐高。
離開遊樂園,後官湖濕地公園裡還可以划船,離岸的船四面湖水環繞,與岸上的體驗維度不同,湖水蕩漾,小船浮動,後官湖有了觸感。
而伴著湖風,騎行是比步行更適合的方式,類似東湖綠道,一程一景。
春江花月、蛙鳴稻香、夕陽簫鼓、阡陌桑野、漁舟唱晚、漁光夜曲……也許是因為綠道真的太長了,所以名字格外有詩意,讓人更有向前探險的動力。
如果天氣一直這樣不錯下去,抽空親自去一趟後官湖吧,值得。
tips
1.後官湖濕地公園遊樂園,可搭乘蔡甸線地鐵至「新農」站到達,A/B站口都可。
2.遊樂園和濕地公園大門距離8分鐘車程,有公交,也可步行,叫車10元起步價。
3.園內可以搭帳篷、野餐、燒烤,但燒烤必須前往指定燒烤點。
4.建議提前找到自行車,步行太累了。
編輯ˇ套娃
圖片ˇ粒子姥姥
武漢愛黑馬文化傳媒出品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