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世上唯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旦丁
母愛,亘古至今一直都被讚譽為最無私的愛,十月懷胎那份沉甸甸的愛,血脈骨肉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相信這份感情之深重只有為人母后才能體會更加透徹。
昨晚看電視瞧見了一個經典電影作品的回溫,電影名字叫《門徒》,雖然時間已久,但不愧是十年前獲得廣大觀眾好評的獲獎作品,這部電影中可以說所有的演員都演技精湛,某些場景甚至被稱讚為'教科書式的表演',這其中,演員張靜初的表演讓所有人都驚嘆。
除去演員們的精湛表演以外,還有就是整部電影劇情的設定安排也是獨出心裁的,再次重溫這部作品後,帶給我更多感觸的還是張靜初扮演的這一角色。
她在電影中與古天樂扮演了一對"癮夫婦",兩個人都由涉及注射非法藥物的罪名,而受到毒癮的影響,他們的身心也被折磨的痛苦不堪,女兒的存在卻是她生命中最後的光源。
每一次一看到年弱乖巧的女兒,她便鼓勵自己克服毒癮的發作,但是次次都以失敗告終,直到後來的放棄,迫不得已選擇靠女兒來'洗白',但是結局還是死於毒癮侵蝕。
就事論事,我們暫且先不討論法律法規和道德品行問題,就從教育的角度來說,類似於劇中張靜初所扮演的母親一角,她的做法可以說是"反面教科書"
這是因為,她藉助女兒來獲取同情,欺詐他人的行為,不僅對孩子造成了錯誤的思想影響,同時感性來講:母愛並非萬能漂白劑,不應該拿來'販賣'
一:母愛如水
作為一個現代的父母,我很清楚重要的不是你給了孩子們多少物質的東西,而是你傾注在他們身上的關心和愛。關心的態度不僅能幫你省下一筆可觀的錢,而且甚至能使你感到一份欣慰,因為你花錢不多並且給予了勝過禮物的關懷。——美國作家諾埃爾
母親對於一個孩子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母親對孩子的了解是從母胎里就開始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像母親那樣對影響的孩子的外部環境如此清楚,也不可能對孩子的一舉一動有深切的把握。
而站在我們中國式家庭背景來說,在傳統舊觀念的影響下,不否定很多家庭都還殘留著'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觀念,這也就使得通常情況下,孩子與母親之間的接觸時間更多,影響作用更加強烈的表現。
母親與孩子之間血緣關係和親緣關係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母親的喜怒哀樂對孩子有強烈的感染作用。
很多時候受到長期接觸的作用,母親和孩子之間似乎更加的心有靈犀,孩子的情緒波動作為母親的都能更為迅速且敏感的捕捉,當然這也和母親自身的性別特徵有一些干係。
不過我要說的是,當孩子更加依賴和信任母親的時候,為人母則應該藉此機會對孩子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而不是以此作為約束孩子和支配孩子的理由。
二:那些錯誤的教育思想
我相信正常情況下,母親對孩子都是抱著真心以待的,目的都是希望孩子能夠擁有幸福美好的未來,也都想要努力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但是還有一些時候,有小部分母親會在教育上出現錯誤
1.對孩子過於溺愛
人之常情,為人父母后才了解對孩子的愛是多麼的澎湃,但即便是寵愛也是要有限度的,如果一點超出正常值就會適得其反。孩子的成長需求主要有三部分——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以及物質需求,我們也強調過家長有義務滿足孩子的部分需求,這裡重點指出是'部分',可有的家長卻忽略了這一提醒,對孩子表現過於溺愛。
有的母親十月懷胎終於迎來孩子的降生,對孩子表現出萬分的寵溺,孩子要星星不給月亮,一味的縱容和滿足,認為這樣被愛薰陶對孩子是有益的,可在現實中往往卻鑄就了一個個'混世小魔王'
過於溺愛,致使孩子不僅沒有記得家長的付出,反而覺得理所應當,沒有感恩之心外還想方設法的消費父母。
2.對孩子過度管控
正是因為和孩子之間更為緊密的情感聯繫,有一些母親就展露出過度的占有欲,把孩子當成了自身的附屬品,孩子仿佛成為了一個傀儡,自己就是提線的操縱者,想要控制孩子的一舉一動。
這樣的情況並不是誇大其詞,而是真實存在的,不僅在我們普通家庭又存在,很多大明星都主動公開透露自己的成長受到了母親的過度干涉,這令其痛苦不堪。
3.對孩子過分嚴格
還有最常見一種情況就是對孩子過分嚴格,養育之恩確實不能忘,但如果總是以此作為要挾的理由就不應該了,但有的母親就特別喜歡對孩子這樣說:"我生你養你,你就這樣忤逆我?!"
打著感情牌對孩子進行變相要挾,強制性的干涉孩子的想法和選擇,以此來實行自設的規劃,對孩子提出過於嚴格的要求。
不論是哪一種,都會出現程度不同的負面後果。
做一個好母親並不只是生下孩子給孩子喂飽這麼簡單,母親不能只是用手把孩子捧起,更要用心把孩子捧起來。母親喂給孩子的不僅僅是奶水更應該用自己的精神素養喂養孩子幼小的心靈。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個缺乏智慧心靈貧乏的母親是不能教育出一個聰明而具豐富精神素養的孩子的。
三:大愛無言 潤物無聲
我的母親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女人。我所有的一切都歸功於我的母親。我一生中所有的成就都歸功於我從她那兒得到的德、智、體的教育。——喬治·華盛頓
孩子與母親之間的這種聯繫不僅親密,而且意義深遠,以至於我們無法區分出哪些性格是遺傳因素,可能原來的遺傳性格也在母親的影響下得以改變了,孩子的所有潛能都會受到母親的影響。
所以在孩子的成長發展階段,母親應該更重視起自身對孩子的引導作用,用心呵護和關愛孩子。
1.以身作則
"一個偉大的成功者,必有一個偉大的母親。"
"孩子的成長,成也母親,敗也母親。"
比爾 · 蓋茨的母親也曾說:"兩個民族的競爭說穿了是兩位母親的競爭。"
3~6歲正是孩子的好奇期,在這段時期,孩子相處最多、接受最多信息的,是來自於父母的言行。因此,必須十分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要想為你的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父母必須做到以身作則。
2.情感影響
母親在孩子成長的最初階段承擔與孩子進行最初的情感溝通,孩子通過母親的一系列行為使其基本的感覺能力得到鍛鍊,孩子的情感得以發展,對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長起著直接的誘導作用。
所以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母親要多留心觀察孩子的情緒波動,及時發現問題給予疏導。
3.能力培養
母親還是孩子學習語言的最初刺激來源,使母親在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和形成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催化作用。同時母親還是孩子最初的人格行為的影響者,對孩子人格基調的基本形成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母愛無言、潤物無聲,親情原本就是一場奇妙的緣分,不必過多的刻意,只要多一些耐心和細心,用愛去感化,孩子也會在呵護之下茁壯成長
我是鯨魚奶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專注育兒知識和分享育兒經驗,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關注我,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CDce3MBnkjnB-0zYRB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