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丹桂飄香。
9月24日,壽光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孫煒到離休在家的檢察老前輩、壽光市人民檢察院原副檢察長孫錫鵬家中走訪慰問,並為他送去了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離休在家的90歲孫錫鵬副檢察長精神矍鑠,對於自己獲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表示非常高興,對黨和政府對自己的關心表示感謝。
交談中,孫煒檢察長向老前輩彙報了壽光市人民檢察院近年來的主要工作情況,尤其是2018年11月榮獲檢察系統最高榮譽—「全國模範檢察院」。孫錫鵬副檢察長對於壽光市人民檢察院近年來取得成績給與充分的肯定,表示非常欣慰,並鼓勵壽光檢察幹警再接再厲,工作再上新台階、再創新輝煌。
薪火相傳
追尋檢察風雨變遷
回憶當年崢嶸歲月
孫錫鵬副檢察長採訪側記
簡介
孫錫鵬,1949年3月參加革命工作,195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0年到壽光市人民檢察院工作,任副檢察長,1991年11月離休。
作為新中國成立、改革建設的親歷者、見證者,檢察機關恢復重建的參與者,為壽光檢察工作發展作出了貢獻。
回憶
孫錫鵬副檢察長
採訪瞬間
涅槃重生 招兵買馬壯大隊伍
我是1980年1月份調到壽光市人民檢察院工作的,親眼見證了壽光市人民檢察院的重建過程。壽光市人民檢察院在1978年下半年開始重建,我來到檢察院以後,院裡又增加了一部分人員,之前從事過公檢法工作的只有3人,然後從外地、部隊轉業10個人,其他工作人員都是各行業部門抽調過來支援的,總共不到20人。當時檢察院主要職能第一是逮捕,第二是起訴,第三是打擊貪污犯罪分子,當時就成立了這三個業務部門,其他像信訪、監所檢察等部門主要是服務工作。
1988年袁道泉檢察長退休以後,張兆仁調到壽光市人民檢察院任黨組書記、檢察長,我當時任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
檢察長合影
條件艱苦 下鄉辦案全程靠走
壽光市人民檢察院剛成立的時候,辦公條件非常艱苦,當時檢察院連個會議室都沒有,開全體會議只能在院子裡開,下雨天都不能開會。因為房屋太少,只能5、6個辦案人員在一間屋裡辦公,檢察長們也一樣。物資裝備比較匱乏,當時檢察院分到了兩部自行車,辦案有自行車騎算是不錯的,下雨陰天只能靠跑步,走到半路淋雨都是常事。當年有件兇殺案件,那時下著小雨不能騎車,25里路都是跑著去取證的。有時步行把犯罪嫌疑人押回去,到那些比較遠的地方都要走一天。
因為條件艱苦導致當時辦案取證異常艱難,有一次辦理一件投毒案,正值春節期間,走到那裡就半夜了,在大隊辦公室有些棺材板子搭的大凳子,我們當時累的躺下就睡了,就這樣在棺材板子上休息了一夜,到清晨起來繼續辦案。
那時規章制度非常嚴格,出去辦案吃飯,都是自己掏腰包,一餐的價格都有規定,不能超過5毛或者一塊,不管是老百姓還是大隊都要給錢,絕不花老百姓的一分錢。
點滴變化 無到有的艱難過程
到了1982年後,開始籌備蓋辦公樓,辦公條件才逐漸得到了改善。那時候信息不發達、交通不方便,提審來回只能騎自行車送,到了1982年以後,辦公裝備情況慢慢有所好轉,配備了摩托車,出行方便許多。1983年最高人民檢察院批准到江西購買了一輛汽車,也算是結束了風吹日曬的日子。
通訊工具也逐漸增多,先開始只有一部座機,到後來配備了一個對講機,接收信號的距離大概有80里。當時國家的經濟不景氣,從過去只能十個人輪著穿一件大衣,到一人一件大衣,1985年開始給所有的人配備了制服、大衣,統一了服裝。
恢復重建後
新建的檢察院辦公樓
見證了當年檢察官們
為辦案而忙碌的日日夜夜
重建後的幹警宿舍樓
當時青春年少
留下了多少歡聲笑語
苦盡甘來 辛勤付出終得回報
當時檢察工作的基層太累、太苦,待遇也不高,但是很多調過來的人員之前單位工資、福利待遇都要比這裡好,但是還是選擇留在檢察院。
因為大家的堅持和努力,壽光市檢察院成立之初,在打擊經濟犯罪這方面是很不錯的,立案較多。也獲得了許多的榮譽,1989年獲得先進集體、在打擊嚴重經濟犯罪鬥爭中記集體三等功,受到了省、市院的不少嘉獎,鼓舞了士氣,也算是苦盡甜來。
那些年
我們獲得的榮譽
「希望現在的幹警再接再厲、好好工作,為壽光的檢察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採訪的最後老檢察長言辭懇切,目光堅毅,對新一代檢察幹警期望殷殷。
來源:壽光檢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Bj2b20BJleJMoPMV7m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