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斯巴甜
在爸爸媽媽那個年代,大多數早婚早育,卻幸福了一輩子,因為那個時代的愛情出現什麼問題,第一想法是修,而不是想換。我爸媽已經結婚20年左右了,但是他們的愛情還是經常羨慕到我,好的婚姻少不了這幾點做保鮮劑。
01
注重生活的儀式感。
《小王子》里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個時刻不同"。確實是這樣的,有儀式感的生活,會讓你覺得日子充滿新鮮感,平淡無趣的生活需要儀式感這劑調味料。
爸爸媽媽之間沒有鮮花和巧克力這樣的優雅情調,可是卻也精心得為對方準備每一個充滿儀式感的日子。記得有一次放假回家,老遠就聞到家裡飯菜飄香,一進門桌子已經擺好了,擺了有七八個菜還有排骨湯,媽媽還在廚房忙著,我悻悻地跑到廚房,拿了一雙筷子就準備偷吃,老媽迅速跟了出來,敲了一下我腦袋說"等你爸回來再吃"。我問"今天什麼日子啊?"老媽笑著說"你爸生日啊,這你也能忘記?一會蛋糕就來了",一邊警告我我不准偷吃,一邊走回廚房忙活。
在媽媽生日時,爸爸也會給老媽買一件衣服,還非讓媽媽在那天穿上,還要拍許多照片。除了生日,還有許多特殊的節日他們都會用最樸實的方式給對方最好的特殊感。
二十年來,年年如此,我有時都會忘記的日子,他們總是記得很清楚,並精心準備。
02
持續交流,分享生活。
爸爸在外務工,媽媽在家照顧我和媽媽以及處理家裡的一些瑣事,但是他們的聯繫比許多年輕小情侶還要密切。他們不僅要微信聊天,每天晚上都會視頻通話,我每次在視頻中都插不上幾句嘴,沒說幾句,老媽就催我,我只好識趣地把手機還給我媽。
而且他們在一起的時候也很少看到他們一起玩手機的場景,他們之間好像有聊不完的話題,哪兒家結婚了、哪兒個生孩子了、我和妹妹的學習他們都要聊一聊。
可是我覺得愛情不就是該如此麼,所有的故事都想與你分享,喜怒哀樂,家長里短都和你嘮一嘮。婚姻也要有戀愛的感覺,不能只剩親情在維繫你們的關係。好多人結婚後,就只是把對方當做家人,不交流,沒有話題,各自忙各自的,就算在一起也是一起低頭耍手機,這樣真的很消磨感情。
03
肯定對方。
"你做的土豆餅真好吃"、"你怎麼還會這個啊?"這樣類似的誇獎,經常出現在我爸爸媽媽之間。有一次寒假爸爸親自下廚做了土豆餅,老媽全程期待的目光,好了之後更是誇獎不斷,自那以後,爸爸只要有空就會下廚給我們做好吃的。
給對方一份肯定,不僅能讓你們感情升溫,還能讓她(他)更有興趣地做某件事,比如我爸爸的廚藝,我媽媽的車技。
很喜歡一句話"我是個特別俗氣的人,見山是山,見海是海,唯獨見了你,山河有了顏色,大海有了情緒,江湖有了故事。"喜歡的人,做什麼好像都想要誇讚,什麼都好,
要做彼此的小迷妹、小迷弟的那種,肯定對方,看見彼此認真地做某件事眼睛裡會有星星。
04
感恩對方的付出,並且懂得付出。
爸爸在外地賺錢,很辛苦,經常聽到媽媽打電話說:"在外面別太辛苦了,吃好點",也會聽到爸爸對媽媽說:"在家別太節省了,不要太累了""。媽媽懂得爸爸在外面工作的艱辛,爸爸也懂得媽媽在家裡持家的不容易。
所有人對你的愛都不是別人該付出的,而是因為愛,讓她(他)願意為你付出,所以一定要珍惜 。而如果有人在意和珍惜你的付出,你也一定會有幸福感的。
愛是相互的,一個巴掌拍不響,單方面的付出且沒有回應會讓人厭倦的,互相理解,一起為愛情努力付出,才能使愛情逐漸堅固,到最後就算面對誘惑,轉念想想還是覺得你最好,你對我最好。
05
擁抱、親吻,愛情要有親密接觸。
有很多人覺得,都老夫老妻,還像小情侶一樣親親、抱抱不像話,我覺得這個想法真的是大錯特錯,我爸媽結婚那麼久了,我還是經常能看到我爸有時候抱著我媽看電視,很甜蜜。
聽說"拉戀人的手可以減緩疼痛,緩解焦慮;擁抱二十秒以上可以產生催情素,讓對方更信任你;接吻有助於心腦血管健康"我覺得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擁抱好像真的有治癒能力,好像所有的煩躁負面情緒都可以在擁抱中化作於無形。
不管相戀多久,親密接觸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讓感情升溫,更不要覺得老夫老妻了不好意思,平淡的生活更需要這樣的情調。
人能相遇,已是不易;若是相知相愛,更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