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雙王」!切爾西靴的不朽英倫范

2019-09-19     TOPMEN男裝網

比起款式豐富多樣的正裝鞋履,能夠在講究or休閒場合中遊刃自如的動態靴款更為難得一見。

幸好,今天的主角 —— 切爾西靴(Chelsea boot)正是這樣的存在,它在秋冬季給予我們溫暖之餘,還為造型添上一筆濃厚的英倫色彩。



切爾西靴(Chelsea boots)

眾所周知,切爾西靴的靴幫口及踝(因此也叫踝靴,ankle boots),後掌帶有小跟,加上最有辨識度的無系帶系統 —— 在靴筒兩側各有一塊鬆緊帶


現在來看可能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設計,但在200多年前這種便於穿脫的率性表現可是征服了維多利亞女王。

早在19世紀中期,當時還是系帶/扣帶筒靴的天下,先別說穿脫要費多少時間了,騎馬時鞋帶還容易被勾住。這就讓一眾以靴子作為日常活動主要鞋款的人們相當苦惱,連維多利亞女王也深受其害。

眼看此景,女王的御用鞋匠 J.Sparkes-Hall 坐不下去了,他試著運用剛推出不久的硫化橡膠搭載於靴筒兩側來取代系帶系統,終於成功搗鼓出切爾西靴的雛形 —— Paddock boots(牧場靴)

當時的側幫鬆緊帶踝靴

這種鞋幫具有伸縮性、穿脫簡便的踝靴一經面世後,就馬上虜獲了維多利亞女王的歡心,據說她幾乎每天都會穿著這款踝靴,散步騎馬兩不誤。

既然有了女王帶貨,無論是貴族官員還是平民百姓都開始接受這位新歡的到來,牧場靴也順理成章成為了新一代 Walking Shoes,直到一戰前依然非常流行。

要數切爾西靴的第二個高光時刻,莫過於上世紀的5、60年代,這段時期正是被刻上了「切爾西」這一城市名號的文化烙印。

作為青年文化初見曙光的寫照,一批經常穿著 Paddock boots 的文青團體在 Chelsea(切爾西) King's Road 一帶活躍,由多位年輕藝術家、音樂家、導演等匯聚而成。


這一文化共融的現象被當時的媒體一一捕捉,並稱之為「Chelsea Set」 。而 Paddock boots 也成為了該族群的生活方式及著裝風格的名片之一,隨著時代的變遷以 Chelsea Boots 之名煥發新生。

在60年代,倫敦鞋店 Anello & Davide 將當時流行的厚鞋跟(Cuban Heel) 糅合到切爾西靴中,推出名為「Baba Boots」的新版本。

此時此刻,在日後成為殿堂級搖滾樂隊的 Beatles 還沒以完整體出現,但 John LennonPaul Mccartney 就已經在 A&D 入手了這款切爾西靴。在兩位成員加入後,為了風格一致性的考量也統一選擇了古巴跟的尖頭切爾西靴。

沒想到他們這麼一穿,就一舉踏平了樂壇之地,並留下了西裝+切爾西靴的標誌性搭配。除了用音樂征服大家,其獨到的時尚觸角也讓切爾西靴跑贏時間,造就經典。

此後切爾西靴在時尚流行領域的風頭一時無兩,被滾石樂隊、Bob Dylan 乃至《星球大戰》中的風暴兵多番上腳後,切爾西靴風潮席捲全球。這款貫穿兩百年,讓一國女王、樂壇天王紛紛折服的魅力靴款,絕對是你鞋櫃中的必備單品。



  • 如何選擇與配襯


挑選時最重要的一點,由於切爾西靴不是系帶鞋款,無法通過後期調整來保證合腳度,所以對合腳度的要求理應要比平常的系帶皮鞋更高,彈力鬆緊帶能緊密貼合腳踝但沒有明顯勒感即可。

能親自到門店選購試鞋固然最好,但假如網購遇到不合腳的切爾西靴也別將就,否則當兩側鬆緊帶隨著使用次數漸多,其彈性多少都會有所減弱、變得鬆弛(具體的就得看質地和品質了),那時候舒適度自然也難以保證。

除了對合腳度的要求不同之外,其實它的工藝、楦型、材質都跟其它正裝皮鞋的挑選思路相仿。

鞋面工藝會有一片式的 Whole cut 和多片式的接縫,材質同樣有各種動物皮的光麵皮、反絨皮等,而結構工藝也有內縫、固特異等常見做法,具體可以根據風格取向和場景用途來選擇,沒有太多規則。


畢竟是能遊走於正式與休閒場合的靴款,最簡單直接的兩種思路就分別以搭配西裝的雅致紳士,或休閒裝的隨性風格。

於講究的場合而言,無論是西裝還是鞋款都是約簡潔大方越好。

Whole cut 的無縫處理(指除了皮料與鬆緊帶的連接之外,鞋面其它部分沒有進行縫接)對工匠工藝的要求也頗高,但無疑是擁有最簡潔流暢的外觀。配上無雕花和經典黑色光面,百搭性足以應付多場景作用,十分貼合腳部曲線。



當然黑色、棕色光面的普通縫接款式也無傷大雅,只是顏色跳脫、飾有雕花等細節的設計感更加強烈,搭配休閒裝束為先。


對材質比較敏感的話,同樣穩健的思路是按照季節或造型中某單品的面料來選擇質感相仿的切爾西靴材質,提高協調度。

如秋冬服裝有法蘭絨/粗花呢、丹寧等布料就可以選擇反絨皮或麂皮,復古質感豐富且細膩,也契合時髦感和季節感性(靴筒及踝雖然確保了一定的保暖性,不過關鍵還是得看鞋麵皮料和內襯);



精紡羊毛/棉料、光麵皮夾克就考慮入手光麵皮切爾西靴作為呼應點綴,自然的皮料光澤格調盡顯。



在楦型和鞋款線條方面,要視乎自己腳掌大小進行匹配,即使再修長的靴款依然是有利有弊,像氣質偏內斂低調的,可能覺得線條銳利的款式會過於秀氣。

這時可以選擇較為粗獷圓潤的戶外風格,皮料紋理鮮明、兩側與鞋背線條過渡平緩,配合圓頭、厚底等頗有重量感的元素讓整體感覺更加休閒日常化一些。



而想儘可能修飾腳型,或者當成通勤皮鞋的替換品,那當然是摩登的杏仁楦、尖頭/小方頭款式最為契合。搭西褲或如 Chinos 、牛仔褲等休閒單褲都能遊刃有餘,出席一些商務or工作場合時穿著也沒有太大違和感。


配褲裝時儘量避免露出小腿皮膚,乖乖穿上長/中筒襪。因為無論是出於讓腿部線條更加修長,還是以免在行走時被鞋幫口卡住褲子,主流選擇都是卷褲腿或者選擇帶 cuff 且剛好覆蓋靴幫口的褲長,行走時難免會上移現出那毛髮旺盛的幾寸之地,不太雅觀。


褲裝首選會是合身、修身的版型,如果想避免因為割離感而被筒靴削掉部分的腿部視覺比例,最好考慮用相近色調的褲裝與之配襯,提高一體感。另一個方法就是擺脫低腰褲,用高腰位調整比例,視覺腿長才能反增不減。




大膽一些或偏工、軍裝風格的男士大可嘗試類似燈籠褲、抽繩or束腳褲的配襯(前提是正常的腰位和襠位),把褲腳口塞進鞋幫後再適當抽出部分,利用鞋幫口讓褲身保持自然垂墜。

除了黑色、深灰色、棕色等常見顏色之外,如深藍色、勃艮第紅和大地色系等相對低調但富有韻味的深色調同樣是不錯的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9I9SW0BJleJMoPMATk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