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學報道第一天「江蘇最美小學教師」柏玉華夫婦在忙什麼?

2019-09-03     江都新聞

8月31日

是距離城區45公里的浦頭鎮顏塔小學入學報道的日子

前不久

我區獲得「感動江蘇教育人物——2019最美小學教師」的

柏玉華、曹金蘭夫婦

就是在這所村小紮根21年

入學報道第一天,他倆在忙什麼?

記者前往探訪。


當日清晨6時20分,家住麾村的柏玉華、曹金蘭將兩個孩子交給公公、婆婆後,前往顏塔小學。按照採訪約定,記者同時從城區出發前往。

7點30分,記者到達顏塔小學。「你找柏校長啊?他到校有十幾分鐘嘍。」在學校門口保安陳正宏的指引下,記者看到柏玉華正在與其他老師一起排查檢查校園環境。看到記者過來,他急忙解釋說,「農村家長做事都趕早,所以我們工作時間都要比規定的早一個多小時。」的確,校園裡已有不少報名結束的家長和學生。

記者跟隨柏校長對校園環境進行逐一排查後,來到操場東側的廁所旁。雪白的牆壁,嶄新的地磚,「這是我們暑期改造的學生公廁,」柏玉華告訴記者,「以前的廁所是老式的,衛生環境不好,家長和學生多有意見。今年根據校園『廁所革命』工作部署,我們申請到一筆資金,就優先改善學生用公廁。」

高標準改造後的廁所,設置了隔離門檔、自動水沖式水箱、洗手池等,成為學校一道校園靚麗風景。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學生拉著家長參觀廁所。家長徐玉華開心地跟柏校長說,「現在廁所乾淨衛生了,我們非常滿意。」別看只是改造廁所,工程量還是挺大的。該校蔡文蘭老師說,「為這一改造項目,暑假期間柏校長几乎每天都到場,查看廁所改造進度、關注施工質量等,晚上還值班看管物品等。」

不單是今年暑假,去年暑假學校對操場進行提檔升級,柏玉華也是一日沒休。「吃點苦不怕什麼,重要的是孩子們能像城裡孩子那樣,大課間的30分鐘可以在操場上抖空竹、踢毽子、跳竹竿舞等。」柏玉華說,「學生開心,家長滿意,我們的心也就踏實了。」

在排查好校園每一處的安全隱患後,柏玉華說要準備9月2日開學儀式的「校長講話」。趁此功夫,記者來到教學樓二樓五年級教室,他的妻子曹金蘭老師正在接待學生和家長前來報名。

「曹老師,你今年還教我們嗎?」一個可愛的小男孩跑進來,迫不及待地問。在聽到曹老師的肯定答覆時,這孩子的奶奶浩光明才鬆口氣,笑嘻嘻地說,「那就好,我孫兒最喜歡上曹老師的課。」期間,記者還發現,新學期有泰州、揚州揚壽轉來的學生,他們的家長一致表示,「轉學過來,是因為特別信任曹老師等。」記者獲悉,去年該校人數約230人,作為村小卻超過我區幾所鄉鎮中心小學人數,且新學期新生的生源基本穩定。

生源的穩定來自家長和學生對老師的肯定和信任。「作為老師,給予孩子的不僅是課堂上的知識,更要有課外對孩子成長的引導,尤其是情感上的呵護。」原來,農村小學裡不少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孩子等,他們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曹金蘭總是能細心地觀察,並及時給予母親般的疼愛,讓他們的心靈走出陰霾,灑滿陽光。


下午時間,孩子們到校上預備課、大掃除。柏玉華夫婦與師生們一起迎接新學期到來。

不曾刻意去回顧,轉眼就是21年。柏玉華告訴記者,1998年,他從揚州師範學校畢業走進顏塔小學;同一年,從高郵師範畢業的曹金蘭,也來到這所村小。剛到顏塔小學執教的時候,柏玉華和曹金蘭的生活可以用「一團糟」來形容。「那個時候,住宿條件很差,沒有熱水洗澡。洗衣服,要麼到學校旁的河邊去,要麼到鄰居家的水井借水。」曹金蘭告訴記者,學校距離兩人的老家,各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如果平時家裡有點事情,他們基本是沒時間趕回去的。

柏玉華、曹金蘭分別是數學、語文教師,二十一年如一日,認真上好每一節課,改好每一本作業。他們還兼任體育、科學、音樂、品德與社會等小科目的教學,給學生展示課本中五彩繽紛的世界。多年來柏玉華每天清晨早早到各班巡視,關心孩子的身體和精神狀況,遇到沒有吃早飯的學生會帶孩子吃早飯,有生病的孩子及時聯繫家長就醫……這些呵護小事匯聚成了對顏小、對學生的濃濃的愛。他們的付出也得到各界肯定,獲得市最美教師、揚州教育十大新聞人物等榮譽。

傍晚5點多鐘,曹金蘭一人準備開車回家,「9月1日是兒子柏逸群上高一開學的日子,本來說好一起去送他,柏玉華說他第二天還有好多事要做,晚上不回去了。」這些年來,曹金蘭作為一名母親,最愧疚的是沒有能好好陪孩子成長,「只希望孩子們長大後能理解我們,也希望大家的付出能換來顏塔小學更美好的明天!」

來源:今日江都

作者:融媒體記者 蔡俊

編輯:阿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1IV92wBJleJMoPMMq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