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HPV疫苗」、「HPV篩查」,這些詞火遍各大網絡、新聞媒體,成為廣大女性同胞關注度最高的醫療話題之一。
越來越多的女性朋友開始奔赴醫院,了解疫苗情況,打聽HPV如何進行篩查。那麼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羅列一下,一次性了解適合自己的就診方案~
首先,為什麼大家都非常關注HPV?HPV到底和女性同胞的哪一種疾病息息相關呢?讓我們來回顧一下~
HPV俗稱「人乳頭瘤病毒」,屬於乳多空病毒科的雙鏈環狀DNA 病毒。按照DNA 序列差異分為5個屬,即α、β、γ、Mu、Nu,每個屬包括若干亞型。目前發現了200 多種亞型,其中α屬有65種。而對人類致病的HPV主要就是α屬。
因為不同的型別引起的表現也會不同,所以又將HPV分為高危型HPV和低危型HPV。
高危型HPV(主要為HPV16型和18型)的持續感染能夠引起宮頸癌,與陰道癌、外陰癌、肛門癌、陰莖癌和口咽癌的發生也有關,是全球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
而低危型HPV(主要為HPV6型和11型)的感染可引起生殖器疣、復發性呼吸道乳頭狀瘤病等良性病變。
「宮頸癌」三個字已然浮出水面,這個就是與HPV感染密切相關的較為嚴重的女性疾病。因為HPV的檢測在宮頸癌的早期篩查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從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宮頸癌和癌前病變的檢出率。
科普時間到
重點來了!那麼感染HPV就一定會得宮頸癌嗎?
答案當然是:NO!NO!NO!
宮頸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幾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受職業和性觀念日益開放的影響,婦女宮頸癌發病率呈上升且年輕化的趨勢,每年新發病例約占全球發病數量的1/3,如何有效防控宮頸癌的發生、發展是整個社會面臨的重要挑戰。而在我們理性重視HPV感染的同時亦須了解,80%以上的女性一生中都會感染HPV,但大多數為一過性感染,不會導致病變發生,兩年內機體自然清除率可達79%-91%。
所以呢,如果篩查出HPV是陽性的,也不要過於恐慌,並不是查出HPV陽性就代表一定會得宮頸癌。只有一小部分感染高危型HPV的人會進展為明顯的宮頸病變和癌。
大家了解過宮頸癌之後,小編想說,對於30歲以上的女性都應該進行定期的HPV篩查。
特別是有以下症狀的女性同胞們:
1. 宮頸糜爛或宮頸裂傷者
2. 白帶增多,白帶中帶血絲的
3. 陰道不規則流血的(尤其是絕經後陰道流血)
4. 性交出血者
5. 長期使用雌激素治療者
6. 丈夫陰莖包皮過長,包皮內容易積藏污垢刺激宮頸,使宮頸容易患宮頸癌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臨床上HPV的檢測方法也越來越豐富。目前,HPV-DNA檢測已經證實比常規細胞學檢測在篩選、分類診斷和治療後隨訪這幾方面的檢測靈敏度更高,且對HPV亞型的覆蓋面廣。
首先,宮頸癌相關檢測必須包含13種高危HPV型別,分別是: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型。
16型:最強的致癌型別,幾個致癌位點已經明確。
18、31、33、35、39、45、51、52、56、58、59型:充足流行病學證據證實會導致宮頸癌。
68型:缺乏宮頸癌流行病學證據,但從致癌機制上有強的證據支持。
敲重點:如果檢測的HPV基因型別不能涵蓋上述13種高危型,則可能造成陰性預期值無法達到臨床要求,因此不能用於宮頸癌篩查。
13種型別一個都不能少!!!
另外,還有包含5種不確定風險的HPV型別,分別是:HPV26、53、66、73、82型。
完整報告單如下
當然這些新技術也是有局限性的,主要問題是特異性較低,不能區分退化或者是進行性感染。我院檢驗科已開展針對HPV-DNA進行檢測的PCR反向點雜交法,為臨床對HPV感染的檢測和篩查提供支持。
近年來,美國、中國等國家已將HPV 疫苗投放上市,分別有二價疫苗、四價疫苗、九價疫苗。所謂的「幾價」,意味著疫苗可以預防幾種病毒亞型。
接種疫苗是預防宮頸癌的有效手段,但不代表您接受疫苗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HPV疫苗可以預防大約95%以上的HPV16、18型的感染,但並不是所有的宮頸癌的發生都和HPV16、18型相關,其他亞型的HPV仍可使接種者患上宮頸癌。
所以,不管是否接種疫苗,建議21 歲以上只要有性生活的女性,每隔1 ~ 3 年進行一次宮頸塗片細胞學檢查。對於30 歲以上的女性建議進行子宮頸塗片檢查和HPV 檢測。只有定期體檢,才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供稿:宣彬彬、賈亦斐
來源:上海市同仁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