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泉嶺自駕「閃」游,聽老知青講述蹉跎歲月,感恩讓生活更美好

2019-06-20   懶游的故事

接著分享我的自駕之旅。話說,從邊陲重鎮蘿北去鶴崗市,之前看了下地圖,沿途有共青和寶泉嶺兩個農場管理局所在地,要順路去哪一個看看呢?

漂亮的寶泉嶺迎賓大道

說實話,真沒去過農場,印象中的農場,應該是磚瓦房、很多的農機具,條件比較艱苦吧。寶泉嶺,其實我並不陌生,以前一位同事老大哥就經常提起寶泉嶺,老哥出生於1958年,知青下鄉時就在寶泉嶺農場,他應該是下鄉知青里年齡比較小的。他作為領導的專職司機,沒事的時候總會在我的辦公室里閒聊,「寶泉嶺」都把我耳朵磨出了繭子。正好這次路過,一定要去看看。

這條迎賓大道寬敞潔凈,兩側進行了綠化美化,一下子打破了我對農場的「偏見」。一路上經常會看見這樣的騎行俠。在蘿北的鳳翔廣場上,遇見了從佳木斯一路騎行到蘿北,而且繼續要騎行到嘉蔭的幾位老者,真是讓人欽佩不已。

寶泉嶺迎賓大道轉向寶泉大街,簡潔帥氣的迎賓門也很上鏡,夜景應該更漂亮吧。迎賓門正對著寶泉嶺火車站。

駛入寶泉大街,右手邊就是寶泉嶺客運站。寶泉嶺距鶴崗市22公里。因其東山腳下有一古泉,細水長流,得名寶泉嶺。原為荒原,1949年勘察,1950年東北軍區解放一團開荒建立農場,1952年2月正式命名為「國營寶泉嶺機械農場」,場部及一些直屬單位皆設於此。

寶泉大街綠化帶里的雕塑也很精美。1958年11月,將寶泉嶺農場地區劃歸鶴崗市管轄,1965年1月又劃回蘿北縣管轄。1968年,於此組建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為師部駐地。

這裡是黑龍江農墾寶泉嶺管理局大樓,建築莊重大氣。1976年更名為國營寶泉嶺農場管理局。1997年更名為黑龍江農墾總局寶泉嶺分局。 2011年1月1日隨著《黑龍江墾區條例》的正式實施,更名為黑龍江農墾寶泉嶺管理局。我把車停到了管理局大樓的對面,隨便走一走。

寶泉大街與江濱路交口,一位老攝影師正在拍攝,對面是寶泉嶺賓館。寶泉嶺賓館,環境不錯,應該是寶泉嶺比較好的賓館了。

寶泉大街上的高檔住宅小區,這妥妥的是花園洋房啊。

公交站台後人行道上的標語,弘揚北大荒精神,建設中華大糧倉。「艱苦奮鬥、勇於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這十六個字,是北大荒精神的概括。北大荒人在創造豐碩的物質文明成果的同時,在把北大荒打造成北大倉的同時,更用他們的青春和生命,忠誠與堅韌為後人留下了名傳千古的創業精髓。

寶泉大街應該是寶泉嶺的主要街路了,街道漂亮整潔,街路環境完勝我剛剛遊玩過的蘿北縣城。再說說我那位曾在寶泉嶺下鄉老同事的故事,我們都稱他為老魏。在農場裡,老魏憑藉一手漂亮的木工活兒,得到了領導的賞識,後來有機會到場部機關的人事部門工作,可老魏執拗地選擇做了一名駕駛員,應該說那個年代的駕駛員很有吸引力。後期返城分配到了政府機關車隊,去年,老魏正式退休抱孫子了。

寶泉嶺廣電中心。接著說老魏的故事,老魏不厭其煩地講述著他的人生軌跡,在我印象中非常艱苦的知青生活,讓他說起來妙趣橫生,講到他的人生第一次喝糧食酒喝得酩酊大醉,講述他開農場大解放卡車的第一次肇事,講述他返程後的工作分配,從普通司機變成了領導專職司機,講述他福利分房的幸運,還有女兒找到了滿意工作等等,言者津津有味,我們卻如嚼蠟,說過太多遍了。

寶泉大街與共青路交口的金鳳凰雕塑。哈哈,接著調侃老魏。有意思的是,與我們身邊經常聽到的牢騷不同,老魏口中的人生是如此的幸運,他總說自己的命好,步步都在點上,對生活和命運充滿了感恩。

寫此文時,我才恍然大悟,經常發牢騷的人,心中充滿了負面情緒,對身體不好,而且產生不好的影響,惡性循壞,牢騷就更多了,運氣也好不到哪去。而像老魏這樣,總是說自己幸運,自己的命好,夸著夸著,運氣就真的越來越好了。退休後的老魏更是充滿著感恩,前日見面,精神頭不錯,老魏的老爸老媽都年逾九旬,依然十分康健。哈哈,是時候開始學會感恩,開啟正能量了。

發此文後,我一定第一時間轉給老魏看看,我喜歡看他樂呵呵的樣子。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