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最核心的兩個器官,一個是大腦,另一個就是心臟。
只要心臟出一丟丟小問題,將會對生命健康產出大大的威脅,所以,需要給它分分秒秒的守護。
和往常一樣,小編先給大家講個故事:
小彬,37歲,在一家知名大公司做主管,頻繁應於各種聚會,長期的作息不規律和飲酒過度,使他時常感到心悸、氣短,在去年的一次體檢中查出患有了心律失常,後來因為自己年輕、工作又忙,加上幾次複查也沒查出個所以然來,小彬就沒太放心上。
直到2019年7月,小彬因胸悶難忍來到咸陽市中心醫院就診。可當他到達醫院後,胸悶的症狀又突然消失了,醫生給他做了心電圖,結果也顯示出正常。就在小彬為自己難以了解病情而愁悶無奈時,醫生拿出了一個手機大小的小盒子,告訴他24小時內隨時戴著,正常工作、活動、休息,第二天就能找到反覆胸悶難受的原因了。
看到這,你是不是也和小彬一樣覺得差異
就這個小東西,真有那麼神奇?
答案:當然!我們知道一些室性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房顫、心動過緩或過速等都可以通過心電圖來診斷,但對於一些發作不頻繁的患者常難於捕捉到心律失常發作時的心電圖。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小彬起先非常難受,來了醫院後反倒沒查出什麼異常的原因。
不過,面對這種情況,醫學上還是有辦法來捕捉到心律失常信號的,這就是動態心電圖(Holter)。通過24小時的攜帶,醫務人員根據Holter記錄下的佩戴者全天心電圖情況進行病情分析和判斷。
當然Holter也有它的局限性,它屬於事後反饋。那麼如果在這期間,佩戴者的心律出現了臨近危險或危險的異常情況,則可能會因為缺乏專業的臨床指導與治療干預而導致不良的結果。這個時候,就該遠程動態心電監護儀(就是前面提到的像手機大小的小東西)出馬啦,它不僅能夠讓患者得到有效的24小時實時監護,在意外突發時還會自動報警哦。
小巧便捷的外觀,佩戴起來還怪時髦
遠程動態心電監護儀如何實施監測?
它具有傳統Holter(動態心電圖)、連續監護及實時監測的功能,能自動監測患者連續24小時的實時心電數據變化情況,然後通過3G/4G/WIFI藍牙等通訊方式及時傳輸心電數據至服務平台,分析診斷出各種心律失常、早期心肌梗塞、心肌缺血、心絞痛、冠心病等疾病,供醫生了解患者心臟健康狀況並及時干預。
最重要的是,它還便於攜帶、使用方便、不受時限及距離限制,集監護、診斷、科研於一體,可根據實際需求當作心電監護儀使用,同時當作 Holter 使用。
相比傳統動態心電圖的優勢
1、能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對患者心電數據的實時監測,適用於所有需要動態心電檢查的患者;
2、患者只需隨身攜帶一台手機大小的移動式動態心電監護儀,無論去到哪裡,都能通過設備里的網絡卡實時傳輸十二導聯心電圖到國家心血管病研究中心的監控平台進行全程24小時實時監控,在第一時間發現患者的心電變化,從而做出最快速的決策和處理;
3、尤其是對急性胸痛患者,嚴重心律失常患者,可快速診斷,並及時施救,為急性心梗患者儘早介入治療,快速開通血管、血運重建,搶救病人生命具有重大意義。
遠程動態心電監護儀適用範圍?
1、心臟病高危人群的院前早期篩查;
2、心臟病患者的院內實時監測及術後定期監測;
3、心律失常患者的診斷與預警;
4、心肌缺血患者的診斷與預警;
5、急救、轉診患者的實時監測;
6、遠程會診與醫學研究。
心電監測技術遠程化、無線化、網絡化、數字化時代已經到來,「網際網路+實時遠程動態心電監護」將24小時守護您的心臟!咸陽市中心醫院也始終365天分分秒秒守護您的健康!
(特約通訊員 王瑞 潘怡彤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