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雲南這座南部小縣城正在舉辦世界級節日

2019-11-29     雲南旅遊信息網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南部、普洱市北部,全縣國土面積5312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60.67%。是茶馬古道上飲馬成炊的重要驛站,處於「滇中3小時經濟圈」,昆曼國際大通道、國道213線、國道227線貫穿全境,是昆曼國際大通道和泛亞鐵路上的重要節點,1979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是全國唯一的哈尼族自治縣。因神秘的北回歸線穿城而過,全縣共有1200多對雙胞胎,僅縣城周邊北回歸線沿線就有600多對,雙胞胎出生率6‰,超過全球2‰的水平,是全球雙胞胎出生率的3倍,形成了獨具區域特色的雙胞文化,享有「雙胞之家」的美譽。

為推動「哈尼之鄉、回歸之城、雙胞之家」三張文化名片走向世界,努力把墨江建設成為「北回歸線上的國際雙胞旅遊城、昆曼國際大通道上的哈尼文化商貿中心」。墨江自2005年以來,已連續舉辦14屆雙胞節文化節,分別斬獲了最具國際影響力的節慶品牌、最具國際影響力民族節慶、最具民族特色節慶殊榮,被雲南省列為重點打造的民族節慶之一。

今年11月28日,墨江哈尼族自治縣舉行成立40周年慶祝活動,第十五屆中國·墨江北回歸線國際雙胞胎節暨哈尼太陽節同期舉辦。

By 雲南網

活動特意以土生土長的哈尼姊妹花馬千雅、馬千懿為形象大使,並邀請了俄羅斯、印度、美國、波蘭、尼日、立陶宛、烏茲別克、伊朗、奈及利亞、希臘、烏克蘭等11個國家19對外籍雙胞及眾多名人明星及嘉賓領導參會。期間將舉行雙胞才藝大賽、哈尼秘境婚禮、哈尼划拳大賽、哈尼抹黑狂歡、萬人篝火晚會、鳳凰山普洱茶鬥茶及品鑑等經典活動,讓遊客體驗不一樣的雙生世界及北回歸線上的哈尼風情。

By 雲遊網

當然,來到墨江,你不僅可以參與「兩節一慶」,去感受墨江40年飛速發展,亦或喝一喝雙胞井裡的水,你還可以領略墨江別具一格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吃到獨具特色的美食!

【美景欣賞】

雙胞文化園,以展示雙胞文化和生殖文化為主體,園內有兩口神秘的雙胞井,相傳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井水清澈見底,甘冽清甜。據說,男女雙方喝了雙胞井水後會神奇地懷上雙胞胎,很多人慕名而來。

By 景區協會

北回歸線標誌園,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北回歸線標誌園之一,融天文、地理和園林藝術、民族文化、觀賞旅遊為一體,被雲南省評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天文科普教育基地,是普洱市第一批AAAA級旅遊景區。

太陽廣場,是墨江縣城的標誌,融天文、地理、觀賞、休閒為一體。這裡有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式日晷,有中西方文化相結合的十二星座,還有用自已作指針的人體太陽鍾及無影手等景點。

墨江文廟,始建於清道光元年(1821年),建在九疊聯珠的第六疊上,為墨江最大的古建築群,又是迤南道上除建水文廟之外的較大文廟。

普益公園,民國22年(1933)建成花園,因普益社而得名「普益公園」,園南為「普益社」古建築群,社內建成「臣堯圖書館」,大體概括了普益公園的景致被譽為「墨江的小翠湖」。

碧溪古鎮原名碧朔,始建於明代,明朝「恭順州」遺址,民國時期「光復英雄」、「護國將軍」庾恩暘的故居,台灣歌星庾澄慶的祖籍,古代墨江縣城所在地,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鎮內古宅以四合院為主。

金馬通關,自古以來就是「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之一,是西南物資交流的重要商道。通關古街道、馬店、商號、民居、文物保存較好,該鎮景區「金馬通關」氣勢恢弘、青山環抱。

癸能山寨,是墨江哈尼族毫尼(布都)支系最為集中的一個村寨。村裡大量保留了哈尼族的典型民居形式--土掌房。村落依山而建,山坡上樹木鬱鬱蔥蔥,成為了「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位一體的哈尼山水景觀的典型,被譽為天然的「哈尼文化博物館」。

【美食推薦】

墨江紫米

墨江石蹦燉蛋

墨江肉心水酥

墨江腸旺米干

東南亞第一燒烤城——雙龍燒烤城的燒烤

碧溪涼拌

哈尼糯米粑粑

哈尼柴火雞

通關黃燜雞


墨江年平均氣溫17.8℃,以氣象學(候溫小於10℃為冬季,10℃至12℃為春秋季,大於22℃為夏季)的劃分標準,墨江有345天為春秋季,20天夏季,無冬季。所以這個冬季去墨江,你可以吃好、玩好,還不太冷哦!


本文整編自網絡,圖片版權歸原著者所有,涉及版權請聯繫,我們將馬上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hzYtm4BMH2_cNUg7pP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