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嚴厲一點好?大多數父母,都混淆了嚴厲和「惡」的概念

2021-03-29     兩口育兒

原標題:對孩子嚴厲一點好?大多數父母,都混淆了嚴厲和「惡」的概念

嚴厲這個詞,通常是用在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中,很多父母都會用嚴厲來形容自己對孩子的教育,甚至為此沾沾自喜,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對孩子要求嚴格,是一種更為負責的表現。

然而,大多數父母都沒有將嚴厲和惡意區分開來,大多時候,他們對自己的嚴厲變成了惡仍不自知。

什麼叫嚴厲?

一般是指在孩子犯錯誤之後給予程度比較深的懲罰,絕對不姑息。

嚴厲用在父母的教育上,可並不是一個多好的褒義詞,實際上,當父母的教育用嚴厲去形容時,就說明已經有點兒過度了。

厲這個字,一向通凶。

如果一個皇帝被用了「厲」這個稱號,那麼大多是他太過兇殘暴戾,而「厲」字用在手段上,就比較極端了。因為嚴厲,大多和苛刻聯繫在一起。

雖然這個程度比較深,但嚴厲還算在能接受的範圍之內。然而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程度已經超過能接受的範圍,甚至已經不能單單只算作嚴厲了,可以用「惡」來形容了。

曾經在外婆家住的時候,認識了一個隔壁的小女孩,這個小女孩是周圍大人公認的「乖乖女」。放學回家進不去家門,就坐在家門口寫字,哪兒都不去。

就算被別人邀請也不輕易去別人家裡打擾,家教可謂是一等一的好。但我幾乎沒有在她的臉上見到過笑容,大多都是繃著一張臉,十分嚴肅,和她的媽媽如出一轍。

據說,她媽媽對她的管理,已經到了連和什麼人一起放學回家的地步。她在學校不被允許吃任何東西、看的書、電視劇也必須要是媽媽允許的。就算周六日放假回家,她也要求待在家裡,很少見到她和朋友來往,更不要說出去玩耍了。

這是大人眼中的乖乖女,卻是孩子眼中的籠中鳥,就像一隻金絲雀,它美麗、精緻,卻沒有自由和快樂。

哪怕主人明明知道它更嚮往外面的藍天和白雲,一旦它犯了錯,就會受到主人嚴厲的懲罰,恐嚇、擊打、斷糧,讓它不得不低頭。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聽話,用針扎、用開水燙、用腳踢、甩巴掌之類的手段層出不窮。與其他人交談時,他們只是用「嚴厲」一詞來簡單地概括所有的惡性。然而這並不是嚴厲,充斥著對孩子慢慢的惡意。在他的童年生涯中,留下了一道不可磨滅的心理陰影。

有多少孩子,明明什麼都沒有做錯,但只要一聽到媽媽的皮鞋踩在樓梯上的「踏踏」聲,就會不由自主地心間一緊,渾身發冷?又有多少孩子,一看到父親的臉色沉下來,就會手腳無力,寒毛直豎?

他們身體的本能,已經充分地說明了父母的管教到底是嚴厲,還是惡行!

嚴厲的管教,應當是指父母對孩子錯誤的不姑息、不妥協,而不是在他犯錯誤之後,用令人難以接受的方式去懲罰他。

如果你注重懲罰力度夠不夠,而不是懲罰的真正目的,那麼恭喜你,你在孩子的心裡,正在蛻變為一個面目可憎的惡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fT_gHgB9wjdwRpvN3S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