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印記:珠海大學轉生記

2019-07-26     珠澳新鮮事

很多人都會問,珠海到底有沒有珠海大學?會不會建,其實最早是有這個規劃的!

珠海的大學夢:珠海市1980年成立經濟特區,卻一直沒有大學,與改革開放前沿、經濟發達城市的地位極不相稱,是珠海人民心中的痛,擁有一所大學是珠海人民的夢想。而且,他們一直在努力著,1992年,珠海想改變命運,開始籌建珠海大學

可是,直至1999年前,珠海大學(籌)仍然是「籌」,珠海的大學夢仍然是水中花、鏡中月,因為,僅僅是大樓不能構成大學,因為有一位人物說:只要我在任一天,我就不同意批准珠海大學!正是這位人物,改變了珠海高等教育的發展軌跡。

一個偶然的機會,當時的中山大學校長王珣章教授在珠海與當時的市長黃龍雲見面,雙方談到了籌建大學的苦衷和尋找空間的困境。於是,猶如前世修來的姻緣,應了俗語所言:有緣千里來相會。兩人一見鍾情,握手言歡,惺惺相惜。此後,在短短的一個月內,王珣章六下珠海,最終達成協議,成就了一份百年、千年姻緣!留下了「白髮蒼蒼的王珣章校長六下珠海」的佳話和笑話。

(1999年9月11日,中山大學新任黃達人校長與珠海市黃龍雲市長在珠海簽《珠海市人民政府與中山大學合作建設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協議書。)

•珠海市提供的條件:

•1、3.428平方公里的土地無償提供作為中山大學珠海校區辦學用地;

•2、原珠海大學(籌)價值2.7億元人民幣的建(構)築物無償贈送給中山大學使用;

•3、每年2500萬,四年內給予中山大學1億元人民幣作為建設經費;

•4、辦學以後,按10:1的生師比給予老師特區補貼,每年達800餘萬元。

(可以看出珠海市的誠意!)

99年9月簽約,2000年9月必須開學,時間之緊迫、任務之艱巨可想而知。珠海老百姓發自內心地支持校區建設,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完成了果林賠償、土地賠償和祖墳遷移問題。

老百姓說:「中山大學十年前就該來了!

在珠海市的大力支持下,短時間內完成了招投標工作、規劃設計工作,規劃費從1000萬人民幣談到30萬,總規劃師莫尼先生說:我不再為了掙錢,我要在中國的土地上實現我的規劃藍圖。

(據說當時珠海市政府定期集聚各個局的局長到中大,專門給有關校區建設的文件蓋章,以提高效率。)

亞洲第一長教學樓的原始地貌


現在孫中山銅像的位置原來是有一棟樓的,後來炸掉了。

曾被中大領導批為「歪門邪道」,險些被拆的彩虹門。

遇到颱風可以漂移幾毫米來降低阻力的體育館。

認得出這裡嗎?留意後面的那棵樹,就是我們平時等小白的地方。林主任說,當時候為了保留這棵樹,把原本計劃是直的榕5榕6建成彎的,把宿舍建成彎的可不是一般的浪費人力物力啊。

挑燈夜戰就為趕在9月日前完工。

校區是一個龐大的工地,通水、通電、通路、教學樓、宿舍樓、生活服務中心、食堂、體育場、圖書館、綠化、文化設施等各項工程同時開工,最高峰是有6000名工人參加建設。24小時晝夜不停,以楊校光副校長為領頭的開荒者們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世紀工程中。

1999年12月6日,教學實驗大樓打下第一根樁,正式拉開了珠海校區大規模建設的帷幕。


(來源:珠海大視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NpaO2wB8g2yegNDGW-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