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4重新恢復FIBA會員籍位以來,中國男籃一直在曲折中發展。重返世界籃壇、初露亞洲霸主鋒芒;再到短暫下滑後,兩代黃金一代相繼發力,男籃再造巔峰;隨後,則是曲折前進,遭遇六年低谷;至今,國籃仍未走出重建之路。
在我國三十五年的男籃征程之中,湧現過不少讓人印象深刻的籃球好手。
那麼在他們之中,又該是哪些球員應當位列中國男籃隊史上TOP10球員呢?在本文之中,筆者將列出一份答案以供參考。(如有商榷或遺珠之選,亦歡迎在文末下方指出)
十、朱芳雨
大概,中國球迷都知道,王仕鵬在2006年世錦賽上對斯洛維尼亞祭出的奔襲三分絕殺,卻不是人人都記得王仕鵬在這球之前一分未得,鐵了一整場;當然,看過比賽的老球迷都會清楚,是誰給大鵬爭取到了在5.8秒奔襲絕殺機會,是朱芳雨&姚明。
在最後1分47秒,斯洛維尼亞74-70中國,關鍵時刻,朱芳雨接球,漂移三分,穩穩命中。接球、起跳、皮球入框,一氣呵成!可以說,朱芳雨這記高難度的漂移三分真正讓男籃士氣大振。隨後斯洛維尼亞的貝西洛維奇兩罰一中,姚明打進兩分扳到75平,當是斯洛維尼亞的斯洛卡迎著防守勾手命中,斯洛維尼亞77-75中國。此時,大鵬的救主劇本,即將登場。
回顧中國籃球歷史,如果只能選一位三分射手代表的話,筆者還是會把這一個名額給到我們CBA聯賽第一個一萬分先生,人送外號【三分雨】的朱芳雨。
實力而論,作為受到過NBA球隊開出短合同的球員,朱八的實力不需要懷疑。長期以來,司職小前鋒的朱芳雨皆是廣東陣中和中國男籃不可或缺的絕對主力,屢次在關鍵時刻拯救了國家男籃。
06世錦賽,已表不提。04年雅典奧運,爭八關鍵戰,對塞蒙,年僅21歲的朱芳雨在最後時刻連得六分,成為幫助國家隊殺入前8的一大功臣;08京奧,戰夢八,朱芳雨外線出手三次三分,全部命中,當中包含了兩次強射詹姆斯;對陣西班牙,朱芳雨則命中五記三分球,全場拿下15分,成為中國隊和西班牙纏鬥到最後的一大火力武器。此等發揮,年輕一輩們,誰又有魄力和能力做到呢?別說三分和防守、組合拳恐怕也學不來。
九、巴特爾
姚郅易之外,巴特爾是唯一在NBA打過首發的中國球員。
1994世錦賽,年輕的巴特爾作為替補,參與了這一趟中國男籃創造歷史之旅;2000年,巴特爾隨隊出征雪梨奧運會,並與姚明、王治郅組成了聞名一時的【移動長城】組合。事實上,一直到新世紀之前,巴特爾在低位上的威脅,堪稱國內首屈一指。
三大中鋒之中,大巴是最早進入國家隊的一位。姚郅易之外,巴特爾是唯一在NBA打過首發的中國球員。毫無疑問,即使作為主力參與的2屆大賽上,一屆雪梨一屆02世錦賽,國籃的成績都沒有取得突破,有關大巴的實際能力和地位的定論,到現在都難以達成球迷共識。但是,不該否認巴特爾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個球員,不失為中國籃球的一代傳奇名宿,中國男籃早期的一張國際名片。
八、王非
王非是中國籃球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在94黃金一代崛起之前,王非是中國男籃的王牌人物,他曾三次率隊奪得亞錦賽冠軍,兩次奪得亞運會冠軍。
在錢澄海執掌教鞭的時期,中國男籃崇尚速度和進攻效率,主打俗稱【追著敵人的屁股】的戰術風格。在那一支隊伍中,速度快,爆發力強,同時擁有極其紮實的基本技術的王非,則是中國男籃當仁不讓的絕對核心。無論是亞洲賽場、還是世界大賽,王非都打出了極其令人信服的核心,名聲斐然。
亞洲賽場上,其時,幾乎沒有敵隊球員能夠真正限制王非的進攻。1989年在中國本土舉行的亞錦賽上,面對老對手韓國,王非狂砍31分帶隊獲勝,成就了中國男籃歷史上的一次經典戰役;當然,這也是王非生涯之中的的「封神作」。
到了世界大賽,王非幾乎一直優異,是中國男籃長期的頭號得分手。時間回到,1990年男籃世錦賽在阿根廷舉行,這是王非生涯之中最出色的一屆大賽。儘管中國男籃整體實力羸弱,最終只獲得第14名,但是核心王非足以贏下任何對手的尊敬。整個賽事下來,他場均能夠拿到19.4分,面對澳大利亞、委內瑞拉和韓國,王非分別爆砍28分、32分和25分,成為了第一位真正閃耀世界賽場的中國外線球員。
七、孫軍
孫軍,中國籃球史上最出色的鋒線得分手。如同下山的猛虎一般,98/99賽季,吉林遞補升級進CBA後,孫軍就場均就可以得到31.5分3.6籃板3.1助攻的豪華表現,拿到了MVP、得分王和三分王。並率領東北虎成功保級。
就得分能力而言,虎王孫軍到底有多強?他是萬花筒級別的菁英球員,儘管絕對速度不快,但是渾身都是假動作,極其靈活,且得分手段無一不精通,其CBA單場71分的紀錄至今沒有國內球員能逼近,就是最佳證明。
1989-2003年,孫軍的國家隊生涯長達14年。92年奧運會,是虎王打得最出色的一屆大賽,他以場均得到16.1分,稱為隊內的得分王。
六、劉玉棟
儘管距離劉玉棟退役已經過去多年,但是【戰神】的響亮名號,至今仍被新老球迷樂此不彼地在傳頌。沒有人天生就能封神,在封神故事的背後,是劉玉棟在無數個夜晚上獨自加練高位後仰跳投付出的汗水,是經年累月對剛毅勇猛四字的執行。
戰神是中國男籃奪得兩次亞運會冠軍、3次亞洲錦標賽冠軍、兩次參加奧運會的主力隊員,同時也是八一男籃連續六奪聯賽冠軍的球員。
2002年,雖然上海隊贏得了總冠軍,但是劉玉棟卻從姚明手裡搶走了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的榮譽。在CBA的賽場上,即便面對的是已經崛起的姚明,年老的戰神也不處於下風。或許是在國內的比賽上表現實在太過出色,在近年來,提及到劉玉棟,國內球迷圈流行了如下這樣一種說法【劉玉棟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實際上,劉玉棟在國家隊獲得的出場時間並不算多,然而多年來的輸出一直穩定,換算到效率值之上則是非常可觀。94年世錦賽,劉玉棟場均可以得到11.5分和4.3個籃板;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劉玉棟場均貢獻8.6分和4個籃板;00年雪梨奧運會,劉玉棟則是場均得到7.8分。
五、穆鐵柱
穆鐵柱,中國男籃隊史上第一位真正意義的巨星。這一位身高達2.28米的國籃名宿,活躍於70-80年代的籃壇。作為巨無霸型的傳統內線,穆鐵柱的技術特點極其鮮明,有著優質的策應能力其技術特點極其鮮明,彼時的亞洲範圍內,打亞洲水平的比賽,穆鐵柱回防慢、體力差的缺點基本可以稍稍忽略。這一位巨人,不僅有出色的內線攻防功夫,而且還有非常不錯的策應能力,這足夠讓他在對方的內線面前隨心所欲。
正是具備如此強大的內線威力,穆鐵柱成為了中國隊的領軍人物。1978年,穆鐵柱帶隊征戰亞運會,國籃奪下了隊史第一個亞運會冠軍。1979-1983年,在穆鐵柱的出色發揮下,國籃完成了亞錦賽的3連冠。
四、胡衛東
類似於姚明在隊史最佳中鋒位置上的優勢,在分衛這一個位置上,享有【中國喬丹】美名的胡衛東是無可爭議的首選之人。
1994-1998年,胡衛東是中國男籃的首席核心,亞洲第一後衛;1998-2002年,內線三塔崛起後,年紀稍長的胡衛東仍然是國籃最為依仗的外線核心。
直到現在,依然有無數球迷為胡衛東沒有征戰過NBA感到意難平。回顧那個年代,胡衛東的存在,等同於前所未有的超級分衛。滑翔飛扣、拉杆上籃、運球繞掩護急停強投三分、變向快速過人後戰斧扣籃,NBA球員能做到的事情,胡衛東也一樣可以寫意地完成。
直接上榮譽吧,胡衛東是兩屆CBA的MVP得主,1999年亞錦賽MVP得主,三屆CBA得分王和三分王、兩屆CBA搶斷王、助攻王的頭銜擁有者。
再上一下國際大賽上的數據吧。94年世錦賽,中國男籃首進世界八強,胡衛東是隊內的球隊得分王,場均拿下15.1分2籃板2助攻2搶斷;96年奧運會,中國男籃再進世界八強,球隊得分王仍舊是胡衛東,場均數據為12.3分2籃板3助攻2搶斷。02年世錦賽,胡衛東最後一屆國際大賽,場均11分2助攻1搶斷,隊內得分第三,僅次於姚明、巴特爾。
三、王治郅
王治郅,第一位征戰NBA的中國球員。無論對於中國男籃,還是NBA聯盟而言,王治郅都是極具歷史性意義的一頁。
球性、技巧、步伐、手感、意識、跑跳結合,當年王治郅的出現,通通刷新了這個星球內黃種人大個子的巔峰。王治郅本該有更好看一些的NBA生涯,也本該在國家隊的世界大賽上有更多的表現機會的。至於為何沒有?當年籃協那破爛攤事,就不必要再提了。
在回歸之後,王治郅為國籃燃盡了最後餘力,既作為重要戰力參與了國籃最後的京奧巔峰,同時作為最後的看門人再推了國籃一把。若無王治郅在,姚明早早退役之後的國籃,只會更早地變得難堪。再回到那一年北京奧運會上,大郅終於可以披上戰袍再亮相在家門口,追夢不歸少年游的事情,球迷早已悉數拋於雲煙後。最讓球迷和大郅感動遺憾的事情,莫過於面對西班牙時,那一記跳投沒有後撤半步。
再說回2010年亞運奪金後的頒獎禮。相信很多球迷還記得賽後頒獎儀式那感人的一幕,男籃隊員其他11人把金牌全部掛在王治郅的脖子上,隨後跳下領獎台面對王治郅做出了集體膜拜的動作,那是所有籃球後輩對這位中國籃球傳奇人物最大的褒獎。中國籃球史上,王治郅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易建聯
04-07年,這一張青蔥的臉龐,象徵著國籃未來的核心戰力;08-10年,從大姚的左膀右臂,過渡到國籃的中流砥柱,這一切對阿聯來說,來得有些匆匆;10-12年,中國籃球進入盛衰過渡的階段,阿聯以一己之力,力扛千軍,讓黑暗儘量來得晚一些;12年到如今:大廈已崩,阿聯仍在苦苦支撐。
對於團隊項目的運動員而言,個人職業生涯的巔峰期,撞上國家隊整體實力的黑暗期,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國籃歷史上,阿聯是在任時間最長的絕對領袖;2010籃球世代,阿聯是中國男籃打得最好的球手。
從經歷全網黑的群嘲,再到逐漸收穫球迷們遲到的尊重與認可,阿聯這一路走來,實屬不易。十五年國手路,阿聯每一步都無愧於球迷。哪怕直至現在,依然還有很大部分的球迷在習慣地把易建聯當男籃的遮羞布的同時,卻絲毫不願意承認阿聯是中國籃球歷史上的驕傲。這些,實在讓筆者感覺到可笑。
一、姚明
無論是在籃球場上的實力與成就,還是在場外的犧牲與奉獻,大姚的偉大之處,相信不用筆者多做說明。
在21世紀的帷幕拉開之後,體育成為中國與世界最重要的交流融合點之一。在這其中,姚明扮演了很重要的橋樑作用。時至今日,姚明依然是中國體育的一大名片。光是這一種完全超越體育的影響力,整個中國體育界恐怕都找不出能與這位巨人相提並論的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