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便利店人均創收117萬,把便利店經營哲學說透了

2019-06-29     微觀學社

如何成本不變,打造人人搶購的爆品,顛覆式營銷,客戶無法抗拒!點擊上方連結,試看並訂閱專欄

說到便利店,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家門口的那種小超市,通常是私人所經營的,店面面積不大、但品種豐富,非常地接地氣,偶爾還可以幫你簽收一下快遞,這種就等同於大超市的縮小版,幾乎等同於零售店。

而另外一種便利店則是比較新型的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像全家、喜士多這種,裡面不僅提供其他超市均有的食品或用品,還提供一些速食的食物,如飯糰、便當等。這種便利店。最近幾年在中國的一些都市裡也是非常地流行,給上班族還有學生人群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今天這裡要講的日本7—11就屬於第二種類型的便利店,不過這家7—11日本公司可不是一家尋常的便利店,它自從美國引進開始,就連續保持了41年的增長勢頭,另外它更是創造出了每個員工創收117萬元的神話!

要知道,馬雲爸爸的阿里巴巴,擁有3.6萬多名員工,一共創造利潤427億人民幣,平均下來也只是人均創收117萬人民幣。

這麼一個小小的便利店是如何和阿里巴巴肩並肩,創造出便利店界的神話呢?下面,就讓商道君帶你走近日本7—11吧!

成立近百年,它如何成為最會賺錢的便利店?

日本7—11這家公司,是從美國引進的。

1927年,第一家7—11美國德州達拉斯創立,初名為南方公司,主要零售冰品牛奶和雞蛋。

到了1964年,它推出了當時便利服務的"創舉",將營業時間延行為早上7點至晚上11點,自此,"7-11"傳奇性的名字誕生。

美國7-11便利店,除經營日常必需的商品外,還協助附近社區居民收取電費、煤氣費、保險費、水費,甚至快遞費、國際通訊費等,對附近的生活居民切實起到了便利的作用。

1964年,7-Eleven開始特許加盟經營,九年後,日本伊藤洋華堂公司與美國南方公司簽訂地區性特許加盟協議,日本第一家7-11開業。

1987年,美國南方公司多元化擴張失敗,並在3年後申請破產。隨後,也就是1991年,日本最大的零售企業伊藤洋華堂購買了這家公司73%的股份,成為美國南方公司最大股東。

1999年4月28日美國南方公司正式改名為7-11 INC.。

2000年7月7日,7—11從那斯達克交易市場晉升到全球最活絡的紐約證券交易市場,這從另一方面說明了它的全球競爭力被肯定。

而目前北美州共有接近6000間7-11,每日為6百萬顧客服務,而在全球,7-11已共計擁有27000個零售點。國際市場包括日本、澳洲、墨西哥、台灣、新加坡、中國及關島等。

除北美本土市場外,日本及台灣擁有最龐大的網絡,分店數目超過10000及3400家。而至今,日本一直都是7—11的最大股東,對7—11的決策發展擁有最直接的話語權。

和其他一些大大小小的便利店相比,7—11絕對算得上是老牌的便利店了。雖然它的成立時間特別久遠,但可貴的是它能夠不斷與時俱進,在管理模式和商業模式上都能夠做到系統的優化,以至於最後創造出人均利潤117萬元的驚人神話。

那麼7—11到底有什麼成功秘訣呢?和其他便利店相比,它的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有什麼特殊之處呢?它又有什麼值得借鑑的地方呢?

人均利潤117萬的成功秘訣原來有這些!

7—11的成功秘訣到底有哪些呢?為何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它依然能夠經久不衰、成為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便利店呢?其實,它有以下幾個成功秘訣。

從單體商店中發展加盟店

日本7-11從開設模式上就和其他便利店有很大不同,它不是直接建立加盟分店的,而是從各單體商店按照7-11統一模式管理髮展起來的。這種特殊的創建方式,減少了加盟店開設的成本,因為每家加盟店都是在那塊區域有一定基礎和影響力的。

一些自營的小型零售店,比如小雜貨店或小酒店只要在日本7-11的許可下,並按照日本7-11的指導原則就可以改建為7-11門店。日本7-11會隨之為這些門店提供獨特的標準化銷售技術,並決定每個門店的銷售品類。

這種從單體商店中發展加盟店的方式可以說是非常創新而獨到的。

在最優位置生根

在日本零售業中,便利店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7—11便利店連鎖公司不同於其他零售店和便利店,店址的選擇是其經營發展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便利店的開發主要考慮4個因素:店址、時間、備貨和速度。對店址的選擇。7—11的出發點是便捷,對於每家店的選址它都經過深思熟慮,只讓店鋪在最優位置生根。

如有紅綠燈的地方,越過紅綠燈的位置最佳,它便於顧客進入;有車站的地方,車站下方的位置最好,來往顧客購物方便;有斜坡的地方,坡上比坡下好,因為坡下行人較快,不易引起注意。另外7—11還儘量避免在道路狹窄處、小停車場、人口稀少處及建築物狹長等地建店。

選擇最優位置生根對於7—11今天的成功有著功不可沒的作用。

對加盟者要求嚴格

7—11不同於其他便利店,它對於加盟者的素質和個人條件也有較高的要求。在素質方面,它主要強調經營者要嚴格遵守其經營原則,包括鮮度管理、單品管理、清潔明亮和友好服務。

而個人條件則包括加盟者的健康狀況、對便利店的了解程度、性格、夫妻關係融洽否、孩子的大小及本人的年齡等。

經營便利店是一項十分辛苦的工作,特別是在沒有旁人頂替或應急時經常要通宵工作,沒有強壯的身體是無法應付的。此外,夫婦間的關係、孩子的大小等也決定了經營者是否有充沛的精力從事便利店的管理和經營。而50歲以上的人則直接被7—11排除在加盟者之外。

快速疊代,高效配送

疊代迅速是7—11便利店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徵,在7—11,商品周轉極其迅速。像在2016財年,7-11日本公司庫存周轉天數就只有10.1天,一年周轉了36次,這比美國亞馬遜公司還要快。

另外7-11總部推薦的商品SKU總數大約4800種,單店銷售約2900個,每周新品上架100種,商品年換手率約70%,這與其他同等的便利店來說,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水平。

疊代快速不僅對於產品本身有要求,還與物流配送的速度也密不可分。一般一家7—11隻有10平方米左右的大小,但是其提供的日常生活用品卻高達300餘種,由於其沒有直接的庫房作為後方補給,所有商品必須要通過物流配送中心得到及時補充才可以。

而7—11一直採用的就是共同配送的配送方式,共同配送不同於由供應商直接往店鋪送貨的配送方式,而是由供應商先將貨物送到店鋪指定的配送中心,再由指定的配送中心於適當時間往店鋪配送。它以計劃訂貨和計算機系統支持為基礎的。

這種共同配送方式極大地減少了物流成本,7-11通過集中化的物流管理系統直接削減了相當於商品原價10% 的物流費用, 從而為其樹立便利店業的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98Y_msBmyVoG_1Zw2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