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的火爆是可以預料的,當公布陳道明、吳剛、高曙光等演員陣容的時候差不多已經預訂爆款了。果不其然,這部劇從開播第二天開始就蟬聯了劇集播放量和全網熱度冠軍,一度將《鶴唳華亭》《從前有座靈劍山》的熱度搶去不少,當然這一切憑實力而不是運氣!
不管是《慶餘年》還是《靈劍山》其實都是小說改編,同樣是小說改編的IP劇,往往口碑差距會很大,即便是同一個作者的作品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以《慶餘年》的作者貓膩為例,他有三部作品前後被翻拍成了電視劇,這三部分別是《擇天記》《將夜》以及《慶餘年》。然而三部影視作品口碑差距卻很大,其中《擇天記》豆瓣4.2分,《將夜》7.5分,當下熱播的《慶餘年》8.0分最高,最高與最低的差了3.8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原因可以概括為下面三點:
一部影視作品風格會怎麼樣起決定作用的是導演和監製,倘若導演能力不足或者風格不匹配便會將整部作品質量帶偏,其中比較明顯的例子就是《上海堡壘》,這部電影導演自己就沒有導好,即便不是鹿晗來演同樣也是撲街。
反觀貓膩的這三部作品中的《擇天記》評分最差,而且這部劇用了三個導演,前兩位導演都是香港人而且此前的作品大多不及格,最後一個內地導演也是剛出道沒多久的新人,在他們三人的操刀之下《擇天記》被剪得亂七八糟變成了「四不像」。
《將夜》的導演是央視電視劇製作中心導演兼製片人的楊陽,《慶餘年》的導演是國家話劇院的的金牌導演孫皓,編劇是王倦,出品方是騰訊和新麗。單單從導演、編劇等製作班底來看,《擇天記》確實沒有辦法和後面兩部比。
客觀的講《擇天記》《將夜》《慶餘年》三本小說都很有看點,然而為何電視劇《擇天記》輸得這麼慘呢?只要看過《擇天記》的觀眾就知道這部劇經歷了魔改,劇中許多人物的人設都變了,直接就影響到了劇情,對於原著黨來說完全不能接受。
反觀《將夜》和《慶餘年》這兩部作品也有改動,但是改的幅度不大,基本上是還原了原著,尤其是《慶餘年》在鬼才編劇王倦的筆下加入了一些喜劇元素,不僅沒成為敗筆,反而成了整部劇的亮點,吸引了不同年齡段的觀眾。
劇本決定了劇情的走向,但演員的演繹才是一部劇最有意思的地方,而《擇天記》慘敗最大的原因就是用了流量明星。《擇天記》拍攝的時候正好是資本湧入,流量大行其道的階段,所以鹿晗、古力娜扎兩個無演技明星就成了主角,然後這部劇註定要崩。
《將夜》選陳飛宇當男主一開始也是備受爭議,大部分人覺得他是靠關係進組,不過在看了劇之後發現他也沒那麼差,最主要的是這部劇中像倪大紅、金士傑、杜玉明、胡軍、李子雄等一大群演技派撐住了。
最後再來說一說《慶餘年》,單單看演員厚度,這部劇比不過《將夜》,但演員選的合適,陳道明,吳剛、高曙光這樣的陣容確實符合「真香定律」。可能有一項數據大家不太清楚,在《慶餘年》中有7位國家一級演員,四位國家級話劇演員、目前出場的不少配角都是北京人藝和國家話劇院的演員,比如二皇子劉端端、鴻臚寺少卿辛其物都是話劇演員。
當然不止配角出色,主演也不差,張若昀雖然被吐槽古裝丑,但是他的表現還不錯,李沁也是90後女星中的演技派,宋軼更是北京人藝出身的話劇演員。這樣的陣容保證了整部劇演技水平隨時在線,觀眾看得也舒服!
《慶餘年》雖有瑕疵,但是總體上是一部好劇,而且是不限定觀劇人群的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