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廁所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生理大事」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天一便才正常」,「固定時間排便更健康」
網上也流傳著一種說法 「早晨起床後和就餐兩小時後排便可以延長壽命」
事實確實如此嗎?
早晨起床後和飯後兩小時後排便真的會延長壽命嗎?
答案是:幾點排便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排便一定要規律。每天規律排便的人,身體才可能更健康。不論是早上、下午還是晚上,養成自己的排便生物鐘最重要。
不管是每天排便一到兩次,還是兩三天排便一次,只要自己的排便比較規律,都是正常的。
長時間不排便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危害一:易形成頑固性便秘
大便長時間停留在腸管中,腸道會對大便中的水分和部分有毒物質進行二次吸收,促使糞便乾結,誘使便秘的發生,長此下去容易形成頑固性便秘。
便秘不是一種疾病,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主要是指排便的次數減少、糞便乾結、排便過程費力等。
長期便秘容易引發消化不良、痔瘡、肛裂、直腸脫垂或性慾減退,增加腸癌患病風險等。
危害二:盆底綜合徵
如果長時間不排便,直腸對於糞便刺激的敏感性會降低或消失,使得糞便在大腸內停留的時間過久,水分被吸收過多而使糞便乾燥,就會導致便秘,還容易引起一些盆底綜合徵症狀,例如盆底壓迫感、大便失禁等。
危害三:情緒焦慮
經常排便不暢會導致患者的情緒焦慮,甚至導致抑鬱情緒。
很多人上廁所不方便時會選擇憋住,而長期刻意憋大便,會導致盆底壓力和腸管壓力增加,容易誘發痔瘡的生成。
一天不排便相當於身體吸10根煙?
「一天不排便就相當於身體吸10根煙」,是指腸道代謝的廢物堆積,不能及時排出,毒素積累到一定數量,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至於這種傷害是否相當於吸10根香煙,目前並沒有定論。
其實我們不需要矯枉過正,因為一兩天排便不順暢就緊張焦慮。
便秘或腹瀉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便秘原因
飲食結構不合理
膳食纖維攝入不足
喝水少
憋便
精神緊張焦慮
腸梗阻
腸道良性/惡性腫瘤
藥物等因素
腹瀉原因
腹瀉的原因有很多,有感染性腹瀉,有功能性的消化不良,還有滲透性腹瀉,但大部分都是感染性腹瀉。
如生活中飲食不衛生、食物中毒、腹部受涼、胃腸功能紊亂、炎症性腸病、消化系統腫瘤等都容易導致腹瀉。
香蕉真能治療便秘?
不少人出現便秘之後,認為吃香蕉口感軟而滑,非常易吞食,所以會有潤腸通便的功能,可以用來緩解便秘。
真相是:很不現實!
通便要靠膳食纖維,單純依靠香蕉的膳食纖維來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是很不現實的。
香蕉的膳食纖維的含量並不突出,梨和火龍果的含量都比它高。
其實,香蕉更適合腹瀉的人食用,它可以起到保護腸道黏膜的作用。
不同人群應該多久排便一次?
每個人的身體狀態不同,生活習慣也不一樣,排便的次數也會有所差異。
如果近期出現便秘,同時伴隨出現體重明顯下降、便血、貧血等情況,應該及時就診,排查器質性病變。
對於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用力排便可能誘發心肌梗死或腦卒中,排便後起身要緩慢。
長時間不排便可能是哪種病?
長時間不排便可能是由以下疾病引起的:
結腸炎
腸道息肉
腸道腫瘤
腸梗阻
……
怎麼預防和治療?
培養良好的排便習慣,建立正常的排便行為。
練習每晨排便一次,即使無便意,也可稍等,以形成條件反射。同時,要營造安靜、舒適的環境。
規律的作息,適當運動,合理膳食。
建議每天攝入充足的水分,多吃蔬菜、水果和雜糧等食物,補充膳食纖維,保證規律的作息,堅持適當運動。
楊超(醫學博士,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來源: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