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江湖,終於等來了女主角

2020-12-24     24樓影院

原標題:武俠江湖,終於等來了女主角

2015年,Priest的小說《有匪》在晉江掀起了一股新武俠風。

少男少女快意恩仇、仗劍天涯的故事,總是惹人注目。

五年來,《有匪》之熱,只增不減。傳出影視化的消息後,書粉們更是拉滿了期待值。選角、路透、檔期等消息總能激起一輪又一輪的屠版討論。

劇版在萬眾期盼中,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

《有翡》

01

若要概括《有翡》的劇情,八個字足矣: 江湖兒女,恩怨情仇。

大俠之後 周翡(趙麗穎 飾)離家闖蕩,邂逅身世神秘的少年謝允(王一博 飾)。頭角崢嶸的少男少女相遇相知、攜手共闖江湖。他們穿梭在陰謀陽謀、刀光劍影中,也漸漸結下良緣。

有詩有酒有江湖,亦有快意恩仇 ,不難看出《有翡》的類型元素是武俠。一方面,它繼承了經典武俠的脈絡,另一方面,在塑造女性角色上更具備現代感。

回望傳統武俠小說,多為男人戲:郭靖楊過、沈浪葉開們闖蕩江湖的故事驚心動魄,女性角色雖有光芒但大多隱於其後。

但《有翡》的主角周翡不同,她始終以主角視角打量著波詭雲譎的江湖風雲。原著作者Priest是女性,這也讓她在塑造女性角色時多了幾分嫻熟與從容。

在《有翡》的故事之初,周翡還是個涉世未深的少女,偶遇了飄蕩江湖的有志少年謝允。少年人做年少事,輕狂便輕狂。

劇集的主線便是 一場載欣載奔、載浮載沉的少年游。它以周謝二人行走江湖為線索,把故人與少年編入同一張細密羅網中。

少年游 必定伴隨著天真與世故,而所有厄運、困境、磨難都指向同一個終點:成長

02

踏入江湖的第一步是: 離家

經典武俠小說里少不了少年離家的情節,且往往作為江湖故事的開端。《碧玉刀》的段玉,被古龍揮筆寫下「江湖少年春衫薄」的判詞,算是給無數少年英雄定了調。他們出生名門,雖自幼習得武功,但生活在較為閉塞的環境中,無時無刻不嚮往著更大的世界。

《有翡》中的周翡和表哥李晟也不例外,他們出生在與世隔絕的四十八寨,被無數武林高手撫養長大,聽著江湖逸聞卻未離開安全區半步。

待到二八年華,他們終歸是坐不住了,心思早已飛出千里之外。

李晟的離家情結是出於自證。 他父母早亡,被姑姑姑父(周翡父母)養大。縱然親人待他不薄,但少年心中還是難過寄人籬下的一關。

無意間聽聞姑姑評論自己「天分不高」,李晟便在自負與自卑的情緒中煎熬。他急於下山做出一番事業,證明自己比周翡厲害,也證明姑姑對自己的錯判。

周翡的離家情結是出於好奇。 她原先認為自給自足的四十八寨就是天下最好的地方,雖然「父親是病秧子,母親是母老虎,表哥是惹禍精」,但到底是怡然自得的樂土。

可闖入者謝允帶來了外界之信,父親周以棠毅然下山出寨、重回江湖。他們打破了周翡的固有認知,把外面的世界掀開了一個小角。

外面的世界有什麼?父親為何甘願出山?周翡想不出答案,唯一的解答方式便是出去闖一闖、看一看。

離家情結牽動著少年少女的心,使他們並不安分守己,並對於逃離躍躍欲試。在蓬勃的逃離之欲面前,洗墨江和牽機陣又算得上什麼呢?

可要離開四十八寨,首先得 切斷父母祖輩的庇佑

這一點上,李晟比較 無掛無礙。和金庸筆下大部分小說主角一樣,李晟是個孤兒。沒有牽掛惦念、沒有後顧之憂、只顧埋頭向前沖。

周翡的情況較為特殊, 親慈父而疏嚴母。父親的話語權不多,母親既是掌管四十八寨的大當家李瑾容,又是小小家庭里的權威話事人。在她的成長曆程中,李瑾容扮演更多的角色不是母親,而是假想敵。

李瑾容對周翡期望極高,常年以棍棒教子。若是周翡犯下錯處,那等待她的是嚴苛的責罰:夜闖洗墨江,該罰;暗中幫助謝允,該打。周翡只知母親的耐心從不向自己袒露,卻不知母親的殷切期盼——她希望周翡能和她一樣成為女中豪傑。

李瑾容的培育,讓周翡養成了不服輸的性格。想下山,就必須先過母親這一關。於是,兩人摘花比武。表面上,是針尖對麥芒;實際上,李瑾容暗中相助。

最終,周翡成功通過考核,不僅證明了自身的天資與實力,還得到了出師的默許與首肯。李瑾容傳授破雪刀,母女間完成了傳承儀式。

等到周翡重逢謝允,真正踏足江湖時,才發現:離開四十八寨後,沒有一天好過的日子;江湖人也不會再像父母一樣,處處留情三分。 少年又面臨著新的困境,每一次磨礪,都是江湖在給他們上課。

兩人深陷霍家堡地牢,與多位英雄豪傑關在一處。從霍家堡複雜的人員派系、被囚英雄們的不同來路中,周翡第一次認識到江湖的 複雜面,世間多有黑白難辨之人。

周翡放棄獨自逃生的機會,和謝允在地牢里尋找解藥和小徑。習慣於硬碰硬的她,也在謝允的指點下學會見機行事的 策略,最終成功救下英雄豪傑。

周翡、謝允先後遇見吳將軍遺孤——吳楚楚姐弟。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出手相助,幫助吳楚楚等人逃脫險境。

吳楚楚講述的父母慘案,也給兩人上了一堂 道義課。有人苟且偷生,有人寧死不屈。如何取捨、如何選擇,自在人心。

但真正揭開周謝二人與死亡間的簾幕的,反而是周翡師兄晨飛的 死亡。昨日一行人還在有說有笑地遊逛華容,轉眼間晨飛就被地煞所害、與他們陰陽相隔。

晨飛只是無數無辜死者中的一位,他讓周謝兩人認清了炎涼世態。匡扶正義、扶正祛邪的種子開始慢慢萌芽。

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周翡、謝允一路相遇無數武林高手,如木小喬、段九娘等等。幾番過招後,他們的 武藝也在蜉蝣陣、枯榮手的博弈中得到長進。每一條傷痕、每一步後退,都變為化繭成蝶的助推。

03

這一路少年游,有多少磨礪,就有多少歡愉。

比獨自摸爬滾打好一些的是:周翡與謝允起碼還有對方的陪伴,從而共同成長。

他們是不同的。 周翡剛而謝允柔。

周翡從小在強悍母親身邊耳濡目染,養成了倔強不服輸的性格,她「不怕也不聽話」,有別於尋常女子。但直來直去久了,便不知道拐彎,有時容易吃啞巴虧。

謝允自稱為「想得開居士」,為人樂觀,行事瀟洒。雖內力盡失,但遇事能屈能伸,憑藉機靈頭腦也能化險為夷。

從這一點看,兩人的性格具備互補之處。

他們也是相同的, 擁有一致的理想與抱負

地牢一役,周翡堅持救人,一字一頓地說道:「交代比性命更重要。」謝允一怔,隨即認定了她便是自己的知己。

他們的所作所為,詮釋了什麼是「 俠肝義膽」。兩人在華容喝酒的一場戲,道出了英雄二字的沉重。世間多有不平之事,遠非將軍俠士可以左右。

「人之一生,何其短,何其憾,何其無能為力,何其為造化所弄。又何以前赴後繼,為不可推卸者、孜孜以求者百死不悔。」用「 此身謝天下,此心允一人」來形容兩人再合適不過。

初識,周翡於洗墨江上道盡途殫,謝允雖不便露面但還是出手相救。很快,兩人境況相轉,周翡在母親面前救下自己的救命恩人。

再逢,謝允不顧自身安危,一心勸周翡離開地牢。周翡卻覺得救人是職責所在,他們在逃亡中一邊救人、一邊自救,從沒有讓對方落單的時刻。

兩人的成長線交織纏繞,密不可分,幫助與提攜是互相的。在此過程中,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潛滋暗長的感情或許是開始於「水草精」和「謝霉霉」的暱稱;周翡醉酒後的失態;亦或是開始於謝允為她請人鑄劍之時,擔憂地煞橫掃後她的下落不明。

正如謝允所言,他有三寸長舌之絕,周翡有三尺青鋒之利,天衣無縫,合作無間,世上無雙。

待千帆過盡,再回望這段少年游,恐怕是最值得珍惜的時光。縱然有陰霾,但等待著天晴;縱然有歷險,但終歸有成長。

南宋詞人劉過寫道:「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意為少年之時不可追。

那麼對於周謝二人而言呢?

少年游的下一步是和地煞的正面交鋒。從成長課畢業的少年,將步步為營地走入黑夜,見證更多暗影與搦戰。

在看點這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3ZtlHYBF7MU6wDECal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