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像一下,作為一位母親希望建立一個完整家庭的時候,經過不斷的嘗試,從希望到失望的跌落,當中的痛苦是多麼的難以忍受。
而這,正是發生在一位名叫利茲的美國媽媽身上。她終日與孩子為伴,然而伸手試圖觸摸自己的孩子時候,卻是那麼的遙遠。
小時候的利茲,可以說是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里,因為母親從事兒科護士的職業,因此自小利茲就在母親的影響下漸生一顆責任心,不但早早就非常懂事的替家人分擔家務,在學業上也非常用功。
(小時候的利茲)
因為她將來希望像母親一樣,成為一名兒科護士,同時渴望成為一位妻子,一位母親。向著這個目標努力的利茲在2007年獲得碩士學位。並且很快就成為了醫院裡的兒科護士。
而在工作的過程中她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兩人很快從戀人變成夫妻,自己也憑藉著優秀的能力,開了一家診所,開始了嶄新的生活。
(利茲當年的畢業照)
是的,這本該是利茲設想的生活,但上天和利茲開了一個小玩笑。不論夫妻兩怎麼計劃生孩子,但所有的嘗試均以失敗告終。即使是使用匿名的樣本,體外受孕等途徑全部無效。
更令人絕望的是經過檢查顯示利茲身體很健康,適合懷孕。擁有自己的孩子,這個對於很多夫妻來說很平常的願望,在利茲身上仿佛變成了摸不著的無底洞。從希望到絕望的煎熬始終籠罩著利茲兩夫妻,最後丈夫,選擇離開了利茲。
從破碎的婚姻里走出來的利茲只能將所有心思放在工作上麻醉自己。正是在這段日子裡,她關閉了小診所,然後前往一家在麻薩諸塞州布萊頓的兒童醫院裡擔任兒科護理主任。她放棄自己的診所,為的就是致力培養更多的人才,讓更多兒童得到更好的護理。
正是這一個決定,改變了利茲的命運,也一併改變了一個孩子的未來。
2016年,忙碌的利茲在一次匆忙經過過道的時候發現了一位小女孩。她詢問護士:「這個美麗的小天使是誰?」「她是吉賽爾,五個月之前轉過來的。」
不知道為什麼,即使只有一面之緣的吉賽爾就是令利茲不論什麼時候都會掛心。她調取了吉賽爾的紀錄,發現她是只有29周的早產兒,出生之時只有1.7斤,並且患有新生兒戒斷綜合症,即母親在懷著吉賽爾的時候曾經有藥物史,導致吉賽爾帶著衰弱的體質誕生。
(出生不久的吉賽爾)
剛生下來的吉賽爾,完全沒有新生兒該有的嬌嫩,反而是隨時被無情奪走的模樣。足足三個月的呼吸機維持才最終得以換來活下去的機會。但本該哭鬧和歡笑的吉賽爾,卻整天是一張沒有表情的臉。
後來因為出現厭食的症狀,一種在早產兒中很常見,由於嬰兒未能體驗喂養樂趣,從而出現厭食的現象,吉賽爾被轉介到利茲所在的兒童醫院進行複雜的護理程序。這,也就是利茲和吉賽爾能夠相遇的開始。
當時吉賽爾暫時劃歸於國家所有,其親生父母只能在監督情況下才能探望吉賽爾,待其戒除藥物依賴後再將監護權給回父母。因此毫無疑問的是在這段時間裡醫院裡的醫護人員承擔了扶養吉賽爾的責任,當中的核心人物就是利茲。
由於厭食,每天需要16小時的管道喂食,加之藥物侵蝕了大腦和身體,因此吉賽爾的大腦和身體發育尚需要評估,此時的吉賽爾需要體驗醫院以外的生活,需要如其他孩子般正常成長所需要的快樂,利茲自然而然的成為了陪伴著吉賽爾的一個角色。
「因為在她生命的大部分時間裡都是躺在嬰兒床上,所以她必須要動起來,坐起來,邁出腳步探索她周圍的世界。我想讓她離開醫院,讓她欣欣向榮!」
但一開始的吉賽爾,連自己坐起來都做不到,更不用說是走起來。而利茲的護士知識和對孩子醫療需求的熟悉能夠為吉賽爾提供最為專業的護理,因此在同事和醫院的申請許可下,她被允許帶吉賽爾回家,將吉賽爾視為正常孩子般撫養。
(在醫院逐漸長大的吉賽爾)
吉賽爾的成長軌跡,開始改變了。除了每天往返醫院進行必須要的護理手段,其餘的時間利茲會不斷通過各種手段輔助吉賽爾讓她站立起來,就像母親鼓勵孩子不怕摔倒,勇敢走向自己一樣,這樣的情景,每天重複著。
經過多個日子的付出,吉賽爾真的能夠站起來扭動著不靈活的身體走動幾步,這是吉賽爾生命里的一個大突破。當時利茲實在是太高興了,拍下了這「歷史性」的一張照片。
雖然看著就像是母親和孩子,但其實這樣的培養方式只是一個臨時解決方案,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歸還給吉賽爾的父母,待其擺脫藥物依賴後,在親生父母的照顧下重新過上正常生活。
這是利茲和她的家人一開始就知道的,是同事們知道的,也是醫院和國家規定的。是的,一切都已經被安排好了。
(利茲的家庭照)
但這些都無礙眾人對吉賽爾的愛。利茲的家人親戚,同事們依舊會為吉賽爾舉辦"Baby Shower」,一個為準媽媽們送去陣雨般祝福,同時也會為寶寶送上最好的新生禮物的派對。
在利茲的照顧下,原本身體虛弱的吉賽爾越來越強壯,樣子也越來越可愛,沒有人想到當初或許會被藥物導致大腦和樣貌出現異常生長的吉賽爾,會在今天變成一位彷如公主般的存在。
藍色的大眼睛,在臉上點綴著小小的酒窩,還有那令人感到無比暖心的笑容,這一切,或許都是利茲的愛造成的變化吧!
當局會在規定的日子裡安排吉賽爾的親生父母和吉賽爾見面,然而由於親生父母還在戒斷治療中,因此每一次的見面都非常難堪,畫面令人痛心。
但這個時候最痛心的,是利茲。因為她希望吉賽爾健康的成長,然而每一次安排親生父母和吉賽爾的接觸,都在提醒著吉賽爾始終會有離開自己的一天,一方面希望吉賽爾能夠重回父母親的懷抱,一方面不希望吉賽爾離開自己,這種掙扎,折磨著利茲。
其實對於利茲,由於早年的嘗試懷孕已經令她花光所有積蓄,而且多次的失敗還有年齡的問題,利茲在申請匿名樣本名單上被除名了,也就是說,利茲已經沒可能生育了。
逐漸和吉賽爾相處下來的利茲,一點點的發現自己真的已經愛上了面前可愛的小寶寶!一直沒有打算收養孩子的利茲,卻願意為了吉賽爾而改變。因此在家人和同事的支持下,她決定挑戰現有的制度,爭取吉賽爾的撫養權。
對於利茲而言,其實早已經是一個母親的角色了,她也盡了一個母親該有的責任。她會陪吉賽爾讀書,教她道理。
在吉賽爾管道喂食的時候陪伴在她身邊,在她難受的時候緊緊擁抱她,隨時隨地成為吉賽爾遮風擋雨的港灣。
最終,當局由於吉賽爾的親生父母在規定的日子裡甚少前往探望,而且效果未能表現出能夠照顧吉賽爾的能力,終止了其對吉賽爾的撫養權,而吉賽爾,也被放上了收養的名單上。
「當我接到那個電話,我真的是既悲傷又高興,我有機會成為吉賽爾的母親,而他們失去了女兒,吉賽爾,也沒有了親生父母,那種心情真的難以言喻。」
可以說,此時的利茲需要比其他打算領養的候選父母要更優秀才能取得吉賽爾的撫養權。母兼父職的利茲,已經在領養路上輸了一半。
(等待吉賽爾撫養權的利茲)
但或許正是利茲和吉賽爾之間的特別,才有了往後所有的事情。
2019年,在法庭上利茲忐忑的等待著結果,手執權力的法官說出了一番話:「當我走進房間的時候,所有人都尊重我,但今天的我,最尊重的是你,因為你應該得到這樣的尊重。分娩確實是一個奇蹟,但你對吉賽爾的奉獻尤為閃亮,這就是你們兩個成為母親和孩子關係的原因」。
那一刻,在場所有人都歡欣的笑了起來,利茲是如此,吉賽爾更是如此,或許,吉賽爾其實早已經有了自己的選擇。
事實證明在利茲的照顧下,吉賽爾能夠像一個正常孩子般成長。她愛上了玩耍,逐漸減少管道喂食的次數和時間,願意嘗試其他的食物,發自內心的笑容,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吉賽爾的臉上。
更重要的是,現在的吉賽爾已經能夠自己獨自行走甚至是蹦蹦跳跳,歡快的享受童年。有誰會想到,一年多以前的她,連是否能夠活下來都是一個未知之數?
因為將一個小孩子交給一位單親媽媽撫養是鮮有的案例,而利茲和吉賽爾恰恰就是這樣的存在,而且這兩人之間的相遇,陪伴,是那麼的有淚有感動,因此利茲和吉賽爾這一對母女,成為了城中的熱話。
眾多的媒體邀請她們,講述當初那段不容易的歲月,還有現在的幸福日子。
但即使再多的閃光燈,對於現在利茲還有吉賽爾來說都只是微不足道的東西。因為往後陪伴彼此的生活,對這對母女而言才是最為寶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