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高中後,面對學習及考試的壓力,很多同學或多或少會出現心理問題,如何未雨綢繆,舒緩壓力呢?簡單介紹一下高中三年,不同學科特點及學習大環境,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高一年級——「難」
初中到高中是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高中整體呈現知識量增大、理論性增強、系統性增強、綜合性增強、能力要求增加的「5增」趨勢,而高一又是數學、物理、化學學科難點最集中的年級,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初三到高一不是個「坡兒」,而是個「坎兒」,必須要「跳」才能完成這個質變的過程。
解決方法:
1)查漏補缺。高中學習比較緊張,發現漏洞千萬不要以太忙、太累為由,任其存在和發展,因為知識之間是有內在聯繫的,漏洞不補,會影響其他知識的學習和綜合應用,積累太多了,會覺得無從下手,只好放棄,給高考造成很大的損失!
2)調整心態。剛剛經歷了中考,很多學生沉浸在緊張後的輕鬆里,但是學習確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稍一放鬆,就會給自己的高一學習製造麻煩,抓住高一伊始,讓自己的高中學習一帆風順!
心理特點:
剛進入高中,不少同學在心理和行為上,表現出強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從父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而他們的感情變得內隱,即內心世界活躍,但情感的外部表現卻並不明顯。這些特點常阻礙著你與父母的相互了解。
學科特點:
高中學習的深度和難度,較初中上升到新的台階,跨度很大,特別體現在數學、英語、和物理學科,不少學生都是上課能聽懂,課後作業也認真完成了,結果成績不理想,很多學生甚至出現了不及格的情況,這個時候你也許會感到困惑,其實癥結就在於你的知識牽引能力差,綜合學習能力急需要提高。
因為高中的各科學習都是知識的延伸,並且有很強的關聯性,一個知識點或是知識模塊出現問題,會導致這個科目的學習遇到瓶頸,要趁月考之後,對問題進行整理和有效解決,在期中考試中才能考出好成績。
小結:
高一成績波動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般來說,只要適應了高中老師的講課方式、掌握了高中知識的學習方法,成績都會逐步上升並且趨於穩定的。因為成績的暫時下降而失去自信,或對某個學科失去興趣,是得不償失的。
高中二年級——分化
高二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年級,一方面已經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另一方面緊張的高三還沒有來臨,心理上比較輕鬆;同時,高二還要面對多個科目的會考,會分散高考科目的注意力……另外,很多同學理解上有誤區:高二先輕鬆一下,要不高三就沒有輕鬆的時候了。這種想法非常錯誤!結果就是高二輕鬆了,到高三也緊張不起來。以上各種因素綜合起來,造成了嚴重的分化,一些學生到高三再想努力的時候,發現為時已晚!
心理特點:
高二階段由於很多學生目標不明確,既沒有高一時的雄心壯志,也沒有面臨高考的緊迫感,是一個容易出現動盪和茫然的時期。一旦遇到挫折,特別是考試中受到打擊,就會自我懷疑,產生焦慮。有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學生,感到整個高中階段成績明顯退步的階段,就在高二:
1、在學習上兩極分化日益明顯。
2、偏科現象嚴重。
3、孤獨感和焦慮感較強。
學科特點:
對於學習成績的提高,他們更多地希望改進自己的學習行為、學習情緒、學習過程,如學習態度的端正、方法的改進、良好習慣的養成、時間利用率的提高、學習毅力的增強等,而不是客觀條件的改變,如學習環境的改善,老師的教學水平等。
小結:
高考考的是整個高中三年的知識,不要認為高考就是高三的事情!其實每個階段都是在備考,都是在為高考打基礎,高二尤其如此。高一、高二的很多知識,是在以後的學習中必須要用到的基礎知識,如果發現高二的部分知識沒有完全掌握,千萬不能等到高三複習的時候再去解決,要儘快補上,使自己高三的學習更加順暢。
高中三年級——心態
高三,沒完沒了的做題、沒完沒了地考試,還有家長和老師沒完沒了地嘮叨,加上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很容易有急躁、鬱悶、迷茫、懈怠等情緒。這個時候如果能夠及時調整,讓心態回歸到正確軌道上,就是往高考成功的道路上前進了巨大的一步;若放任這種心態蔓延,就會成為你高考成功路上難以逾越的障礙。
學科特點:
步入高三,就像戰場上吹響了衝鋒號,從這一刻起,需要全力衝刺——心無旁騖、全力以赴、堅持不懈、決不放棄!不管自己的水平如何,不論自己的能力怎麼樣,最關鍵的是你衝刺了嗎?
明確高考目標,同時分析自己的程度,明確差距。對目標學校的情況初步了解(包括歷年招生情況對比,有無加分限制)。如果沒有合理地定位自己,是無法形成科學規劃的。
小結:
對於高三的學生來說,選擇課外輔導是很有必要的,老師的引導和點撥,可以讓你進步得更快,但是課外輔導的形式很多,如:在線課程、班級輔導、串講課程、一對一輔導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學習模式,才能用時最短、效果最好。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今日頭條「數理化歸納總結精析」及相關精品教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