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台的最佳實踐

2019-07-26   邊緣計算社區

閱讀本文前先思考一個問題:數據中台如何創造更多價值?

1 梁寧看中台——什麼是數據中台

梁寧老師是阿里巴巴的湖畔大學產品模塊學術主任、百度集團顧問。有人問梁寧,中台是什麼?梁寧老師說了蘇秦掛六國相印事件。燕、趙、韓、魏、齊、楚一起任命蘇秦擔任國相,抵抗秦國。六國對秦國的外交信息,都匯總到蘇秦一個人這裡,由他來統一處理、統一調度資源去達成協議。六國就是後台,蘇秦就是一個外交中台。中台,就是一個能同時支撐多個業務、讓業務之間的信息形成交互和增強的機制。

梁寧老師舉了一個例子,餓了麼被收購以後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就是接入阿里巴巴數據中台。餓了麼在進行地推的時候,需要知道哪些商戶在營業。而支付寶就有這樣的數據。如果支付寶上完成了交易,那不就說明商戶是營業狀態嗎?支付寶會把店名、位置、是否營業這樣的信息提供給餓了麼,餓了麼也把他們自己的數據提供給支付寶,兩方的數據進行比對,把對方缺失的數據補足。這就是一個運用數據中台的案例。

看完梁寧老師關於數據中台的解讀,相信你對數據中台有了一些了解。數據中台是指通過數據技術,對海量數據進行採集、計算、存儲、加工處理,同時統一標準和口徑。數據中台把數據統一之後,會形成標準數據,再進行存儲,形成大數據資產層,進而為客戶提供高效服務。這些服務跟企業的業務有較強的關聯性,是這個企業獨有的且能復用的,它是企業業務和數據的沉澱,其不僅能降低重複建設、減少煙囪式協作的成本,也是差異化競爭優勢所在。

2 數據中台賦能EPM

數據中台的應用對於企業信息化建設非常有價值。尤其是對於已經部署ERP等重型IT系統的企業,通過部署基於數據中台的產品,可以很好地解決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幾個痛點,如架構太過沉重,成本太過高昂等,從而實現企業信息數字化轉型。

傳統ERP軟體把業務流程和數據都放在一個應用內形成閉環,這種緊耦合的超大系統,固然是集成性強閉環好,但壞處也顯而易見。

研發難度大、周期長;

實施難度大、周期長;

成本高、靈活性差 ;

數據中台的出現,讓企業業務流程和數據實現閉環有了新的選擇。業務流程通過業務中台實現閉環,數據通過數據中台實現閉環。在中台時代,ERP這樣的大型系統可以通過其他的數字化手段補足短板,如搭建數據中台、業務中台、技術中台等。這既對廠商有好處,又對用戶有好處。

企業部署ERP套裝是為了系統的整合企業資源,實現協同管理;而企業績效管理(EPM)被Gartner提出,是因為ERP不便於體現企業戰略的執行流程,同時也不便於檢驗預期目標的達成效果。企業績效管理,是一組幫助企業聯繫戰略計劃,並在一個連續的管理周期執行,以達到預期目標。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戰略定位和發展戰略,有了戰略,必須要進行戰略目標的分解,企業績效管理(EPM)則通過包括財務績效、銷售績效等不同的閉環管理流程來逐步實現。由於從下至上產生了海量數據,各種數據又沒辦法在一起分析處理,傳統EPM軟體無法解決海量數據帶來的難題,同時,從企業績效管理的天然屬性來看,平台化的應用程式或是工具更為符合現實需求。數據中台的出現有助於解決現有企業績效管理的短板。

3 F-One——實現數據中台下的場景應用

「數據只有落地業務場景,才能產生價值 」 F-One創始人曾曉丹如是說。

繹維F-One創始人兼CEO曾曉丹

有感於傳統國際套裝EPM軟體存在諸多問題:不僅成本高昂,而且這些套裝軟體產品多是收購創業公司的產品功能模塊再集合而成,導致產品架構體系過重,用戶響應速度慢;易用性差,對於IT技術人員依賴大,不便於業務人員靈活使用,用戶體驗不夠好。2015年曾曉丹聯合3名曾經的夥伴成立了上海繹維軟體,持續優化F-One產品體系。F-One,立足於企業現實需求,依託於數據中台,落地不同的業務場景,為企業提供從面向財務的全面預算、管理報表,到面向銷售/市場的返利/佣金管理等應用,滿足企業管理精細化的需求。

過去很多B2B企業之所以難以實現向體驗經濟的轉型,主要的原因包括幾個方面:

第一,是數據孤島的挑戰,例如企業做獨立調查、NPI調查等都是分散在不同領域的,因此也讓企業的數據孤島問題相當嚴重。

第二,是安全風險的挑戰,在當前網絡安全環境下(GDPR、合規要求),當企業在收集個人敏感數據的時候,相關法律條款的限制,讓企業對一些業務和流程的開展帶來了巨大挑戰。

第三,是內外脫節的挑戰,企業可能有外部的數據,但是無法把它們嵌入和集成到運營數據中。唯有不斷完善企業流程,把兩個數據集成在一起才能實現體驗經濟落地。

企業轉型難是因為沒有遇到數據中台架構下的合適應用。而F-One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而存在的。

舉例來說,績效管理系統通常分為數據採集(ETL)、數據存儲(數據倉庫)、數據建模(OLAP模型)、數據分析(報表、BI)等層次。SAP、IBM、Oracle等傳統企業級軟體公司,在每一個層面都有單獨的產品,通過收購補充不同層面的技術能力和功能模塊再集成起來,形成了過「重」的軟體架構體系和高複雜度的用戶體驗。

而F-One則是從一開始,就從績效管理軟體的用戶體驗出發,對每一層進行「量體裁衣」,圍繞為用戶交付最佳體驗而「瘦身」化和輕量化,因此最後集成的用戶體驗就遠遠超過了每一層都很「重」的傳統軟體。更進一步,F-One把原來放置在前端應用側的大量計算、調用函數庫等任務推向了資料庫層,也就是把計算推向數據,從而減輕了前面應用的負擔,可以用H5頁面的方式帶來一體化的用戶體驗,為製造/汽車、酒店、醫藥、快消、地產等提供行業和領域提供綜合績效管理解決方案。

以全面預算Planning為例,F-One數據平台與ERP、CRM等企業業務管理系統無縫對接,幫助企業完善數據倉庫,同時幫助企業搭建集中的財務建模和分析平台;多維度篩選清洗數據,以工作流支持逐級填報,以數據流支持實時讀取修改,實現數據聯動,更以圖形化、易拖拽的方式實現複雜建模,形成全面預算管理閉環,幫助企業的財務部門對中長期規劃、年度預算與財務分析體系進行梳理與優化。

從戰略落地的角度,幫助企業提高預算的規範和精細化水平,提高預算編制的效率,保證預算數據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滿足公司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幫助管理者隨時了解公司的運營狀況和預算預算執行情況,對企業實際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導和支持。

這只是數據中台下的企業績效管理應用場景之一。總的來說,F-One的用戶使用門檻極低,可以獲得類似使用Excel表格的體驗,統一的H5介面可以跨PC、移動等多種終端。對於不同業務線紛繁複雜,靈活多變的績效規則,業務用戶只需要通過可視化的拖拽組件方式就能輕鬆完成,分析結果可以秒級實時呈現(Real Time)。

4 味全的故事——基於F-One數據平台的全面預算

冷藏乳製品及飲料產品行業領導品牌的味全集團,旗下共有4家工廠:分別位於杭州、廊坊、廣州和蘇州,以及77個營銷單位和銷售組織,包括經銷商、電商、商超等等平台,其預算編制SKU多。同時,由於所屬的快消品製造零售業市場變化和銷售節奏都非常快,為了適應市場的快速變化,味全的組織架構調整頻繁。

和一般的快消品製造零售企業不同,味全主營產品(酸奶、果汁等)保質期短,全程冷鏈的費用需要單獨的物流預算模塊,同時也會出現臨期搭贈等促銷活動。這都成為味全做全面預算的困難之處,因此,原來預算團隊達到了130人,而此時的全面預算也停留在財務預算的層面,並非有體系框架的、業財聯動的預算體系。

利用F-One數據平台構建的全面預算體系,味全將目標進行多維度分解,可以將損益細化到組織、產品、客戶等不同維度,提升預算效率的同時,利用數據分析預測未來業績,並精簡成本。

F-One全面預算解決方案將幫助企業實現預算管理與核算系統實現自動化集成,及時跟蹤分析預算的執行情況。同時,實現預算編制、滾動預測、調整和執行動態分析的整體應用。企業得以藉助IT技術實現可控制的戰略擴張,降低戰略執行過程的風險。

F-One數據平台也為其他的財務、銷售場景應用提供支撐。目前,這些不同產品已經在上汽通用、北汽、寧波華翔、華友鈷業、葵花葯業、斑布、廣州證券等企業實施應用,直接用戶10000+。跟隨技術發展潮流,理解企業現實需求,才是創新創業的「F-One」們在數據中台時代到來時熠熠發光的原因。

馬雲說過,數據中台成為IT行業的熱門概念,它最先是從阿里引出的,「很多人會把數據比作「石油」,阿里巴巴要成為全球電子商務的「水電煤」。我們現在搭建的數據中台,就是希望扮演「發電廠」的角色。」但是企業搭建數據中台勞心費力,那麼如果市面上有現成的數據中台架構理念下的產品,那無疑解決了很多問題。如果你也想搭上數據中台這班車,那麼建議你可以試一下F-One,體驗一下數據如何驅動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