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區域核心競爭力的制勝之路,就是突出「項目為王、質量至上」!
一是圍繞落實國家戰略謀劃一批重大項目。
- 圍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謀劃一批互聯互通、產業配套、成果轉化重大項目
- 圍繞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謀劃一批生態保護重大項目
- 圍繞「一帶一路」建設謀劃一批「走出去」重大項目
- 努力將三大國家戰略疊加機遇轉化為現實的發展優勢。
二是圍繞重點產業發展謀劃一批重大項目。圍繞生物醫藥和新型醫療器械、高端裝備和高技術船舶、化工及新材料等重點產業,梳理產業鏈,有針對性地謀劃實施一批「強鏈補鏈」重大項目,切實提升我市主導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三是圍繞民生改善謀劃一批重大項目。對照全面小康「全面性」「高水平」和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征程的要求,謀劃一批教育醫療、文化體育、養老保障等社會事業補短板項目,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市商務局局長黃紅旗認為,要由漫天撒網式的引資方式轉到高水平的項目謀划上來。
目前已敲定:明年市級層面將在國內、國外分別組織2次招商引資活動,兼顧內外資、統籌境內外,突出大項目,強化外資項目招引,推動一批外資項目成功簽約,著力推動招引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不斷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利用外資比重。
綜觀我市現狀,產業層次總體不高、結構不優、競爭力不強,園區主陣地作用發揮不夠,大項目好項目偏少,發展後勁不足。
大項目好項目的拼搶,離不開高質量的項目載體。
為進一步提升項目招引建設質效,泰州市12月17日印發重點開發園區高質量項目建設「三比一提升」行動方案,明確提出:
提升核心競爭力,把開發園區的轉型升級、開放創新,作為做大經濟總量、做強實體經濟、做優項目載體的有效途徑。每個園區都要選定一個國內對標找差的園區,細化量化追趕目標,每個重點園區要選取一個特色產業全力打造。
黃紅旗認為,要推動園區在對接合作中融合發展,策應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聚焦大飛機、智能製造、高端裝備、生命健康、節能環保等產業,推動重點園區與上海、蘇南等先進園區深入對接、產業合作,做好跨江共建、跨區聯動文章,並積極推進有條件園區開展跨境合作;
針對土地資金要素緊張、能耗環保指標不足、審批核準時間較長等項目落地中的實際問題,又將如何破解?
市發改委主任祝光介紹:
在破解要素制約方面——
- 做好國家專項建設基金和中央預算內資金項目申報,年內上爭各類扶持資金5億元以上;
- 用足用好企業債券「直通車」政策,支持優質企業發債融資,年內發行企業債券30億元以上。
同時,市發改委將牽頭推進與三峽集團、中節能等央企及國開行、農發行等政策性銀行的合作,力爭年內落實長江大保護和生態環保類投資資金50億以上。
在破解指標制約方面——
市發改委會同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部門加強對口上爭,推動更多項目列入國家和省級重大項目投資計劃,努力爭取土地、能耗、環境等指標點供計劃,年內全市省級重大項目土地點供指標3000畝以上,爭取省發改委對我市重大產業項目能耗問題實行「一事一議」。
在破解審批制約上——
協助相關部門加大軌道交通、過江通道、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上爭力度,年內確保北沿江高鐵、江陰第二過江通道開工建設,並推動阜興泰高速二期、寧鹽高速泰州段、寧通高速平湖至廣陵段等項目及早實施。
市委把明年確定為「重大項目攻堅年」,並且明確了2020年目標:
全市力爭新開工5億元和3000萬美元以上的產業項目150個以上,省重大項目15個以上,實際利用外資16億美元以上。
商務系統將開展「外商投資企業服務月」活動,集中調研重點企業運行、重大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強化「穩外資」政策舉措,更好地穩定企業預期,堅定投資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