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縹緲錄》張曉波:我不想講少年英雄,而是如何誕生一個英雄

2019-07-24   影視Mirror



文|小料

2000多名工作人員、近3年的創作歷程,《九州縹緲錄》導演張曉波說,「我完成自己作為導演一個非常大的夙願。」

拍完電視劇《好先生》之後,張曉波遇到《九州縹緲錄》這一項目,在檸萌影業的牽頭下,雙方一拍即合,認為這是一部值得付出時間和精力的戲。

要展現「九州」這一宏大磅礴的世界並不容易,首先體現在體量上,張曉波說,「場景多、人物多、戰爭場面多、工作人員多,就是什麼都多,多就會很難,它是目前中國古裝戲裡少有的如此大體量,而且拍攝地域跨度比較大,所以它的操作難度非常大。」



儘管難,但最終呈現在觀眾面前的《九州縹緲錄》可圈可點。近日,張曉波在工作間隙接受了影視Mirror記者採訪。

《九州縹緲錄》的背後,有著怎麼樣的創作故事?從選角到拍攝和後期,「九州世界」是如何「一磚一瓦」地建造的呢?張曉波都一一進行了詳細解答。

講述英雄誕生故事,

以寫實風格描述九州世界

《九州縹緲錄》被視作《九州》系列的奠基之作,是一部架空世界的鴻篇史詩,擁有眾多原著粉。

電視劇《九州縹緲錄》開播後,最大的爭議點,便是圍繞在對原著的改編上,包括很多劇情和人物設定,都跟原著不一樣,這讓一些原著粉很難接受。

但其實,《九州縹緲錄》原著作者江南在這部電視劇中擔當了總編劇,在前期劇本討論階段,張曉波和江南便達成一個共識,那就是作品要走實的風格,包括人物、情感和場景,都要走實。



對於一部奇幻古裝劇,又是架空的世界,要做到走實非常難。所以,《九州縹緲錄》從人物出發,張曉波說,「我們靠這個人物一路走過的經歷,帶出九州的世界,讓觀眾慢慢了解九州世界的宏大磅礴。如果一開始我們就描述九州世界,完了把這些人物放在裡面,我認為觀眾會迷失在裡面,看暈掉。」

所以,我們看到,《九州縹緲錄》以主角呂歸塵、姬野、羽然等人的成長為主線,講述在群雄並立的時代中,少年英雄成長、崛起、堅守信義的故事。

英雄不是天生的,而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呂歸塵,終其一生在努力擺脫「青銅之血」的詛咒,「我拿刀,是想救人」,是他一路的信念,「鐵甲依然在」,為的是守護更多的人,而不是舔血一生謀取權力。



張曉波說:「我不想寫一個少年英雄,我想寫的是如何誕生一個英雄,這是《九州縹緲錄》一個大的主題。「

「九州「的誕生,其實是英雄誕生的過程——呂歸塵成長為以己之力拯救一個族群的人,姬野變成真正意義上的領兵大將軍,羽然留在寧州護佑了一個族群。三個共同成長的年輕人,人生各奔東西,但他們都成為英雄。

張曉波表示,《九州縹緲錄》希望讓大家看到一個普通人變成英雄的過程,也讓大家看到劇組所有人在自己崗位上的付出,「至於播出效果,我從來對我的戲的結果不會那麼在意。當然沒有一個導演不想讓自己作品所有人都看到,但是確實不一定所有人都喜歡看,因為沒有一部作品所有人都適合。但是,《九州縹緲錄》是一個兢兢業業的作品,我也希望讓更多人看見,能讓跟多人能認知,電視劇也能這樣拍。」張曉波說。

不接受全綠幕表演,

輾轉多地實景拍攝

用寫實的手法描述一個架空世界,除了體現在故事的講述上,還體現在拍攝上。《九州縹緲錄》中,大量的戰爭打鬥等大場面,均為實景拍攝,張曉波介紹道,「比如外景,我們也是在實景進行搭建,沒有說弄一塊藍布綠布就拍了。」



張曉波表示自己不能接受全綠幕下的表演,對於一些特效場景,要麼是實景,要麼是在實景中進行搭建。

「我們CG大量都是延伸,比如這條街,需要150米,那麼後面50米或是100米是延伸,必須保證演員的表演區這一部分是真實的。」張曉波說。

拍攝劉昊然小時候在家鄉的雪景戲,劇組專程輾轉到新疆進行實景拍攝。往常新疆的雪要持續到3月,而當劇組2月初到達新疆的時候,正遇上當年暖冬,雪化得非常快,這給拍攝帶來巨大難度。

「每天的戲要拍完,都要有一個工程隊去鏟雪,往城裡頭去鋪雪,這樣持續了一個多月。」張曉波回憶道,「每天早上起來,拉開窗簾,看到是陰天,特別高興,要是下雪了,就更高興了。我們拍攝對雪的要求時間比較長,誰想到老天給我一個暖冬,但是還好,中間下了兩場雪,老天還是比較幫助我們《九州縹緲錄》。」



除了雪景,《九州縹緲錄》中還有不少自然災害的場景,這些場景的拍攝同樣令張曉波印象深刻。在新疆,沙塵暴來臨,整個劇組三四百人,沒有一個人上車,大家都在風沙中,女孩還拽著帳篷。沙塵暴半個小時過去後,每個人都全身一身土,眼睛看不見。

張曉波說:「開拍之前,我總認為九州這一大IP、大製作,是我完成一個導演的夙願。這個戲走到一半的時候,我改變了。我認為九州2000多名工作人員,他們非常辛苦地付出很長時間,到了後期,我跟我的團隊說,我們現在做的,是為2000多人,我們要做好九州。」

張曉波形容自己是一個很「軸」的人,在他看來,「軸」是一個褒義詞,他希望《九州縹緲錄》留給這個時代的,是一群如此認真、如此「軸」的人,付出巨大的精力,做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作品,「你說它在中國電視劇會帶來什麼,我認為不敢,也不夠,只是我們在這個時間段裡面,我們做了應該做的,不負眾望的作品。」張曉波說。

一部大體量的戲,

還在於表演體量

《九州縹緲錄》中的選角,同樣讓觀眾交口稱讚,無論是新生代年輕演員,還是老戲骨,都非常貼合角色。

三大核心人物——呂歸塵、姬野和羽然,分別由劉昊然、陳若軒和宋祖兒飾演,三位主演都很年輕,但業務能力強勁,並且頗有觀眾緣。

呂歸塵有著悲天憫人的情懷,他不張揚,有時候甚至有點勢單力薄,並不是一上來就是英雄人物。張曉波提到,當時他正在籌備《九州縹緲錄》,劉昊然跟朋友到他的工作室,當時劉昊然戴著眼鏡,坐在一邊,不太說話,走的時候,他回頭說導演再見,「就是那個轉身的背影,我覺得他非常像呂歸塵,所以後來我通過經紀公司找到他,希望他能加盟。」張曉波說。



姬野是個特別陽剛的男人,但又不乏有些孤單,張曉波對他的判斷是,不想讓觀眾感覺這張臉非常熟悉。在看到陳若軒的一個短視頻的時候,張曉波看到他眼神里的孤單,認為他可以塑造出姬野這一角色。



羽然這一角色,張曉波看了好幾百個視頻。跟別的演員不一樣的是,宋祖兒第一次見導演一點也不怵,穿個大汗衫,大大咧咧坐對面,這正符合羽然的人物人設,張曉波說,「我對羽然的設定是塵土裡的精靈,前頭你看到她像街邊的人一樣,跟人賭博,上房揭瓦,後來化成精靈,這個設定我在祖兒身上看到了。」



對於三位主演對角色詮釋,張曉波表示非常滿意。在他看來,九州是一片藍天,呂歸塵像白雲般潔白無暇,他沒有瑕疵;姬野像穿破烏雲的閃電,有著瞬間爆發的力量;羽然更像是彩虹,她驚艷照人。劉昊然、陳若軒和宋祖兒,符合這樣的人物設定,加之各自演技過關,三大角色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至於《九州縹緲錄》中張豐毅、張嘉譯、張志堅等重量級戲骨,都貢獻了震撼的演出,「他們幫助整個九州的表演體系走實,這是我認為很難有的,因為這些人不會演一些特別飄的戲。」張曉波說。



在張曉波看來,一個導演拍一個特別好看的畫面不難,包括服道化,都可以找到很優秀的工作人員。但是,難的是把整部戲的表演統一在一個水平線上,每個演員的表演都可圈可點,這是最難的部分。

張曉波說:「其實是所有表演的穩定和成功奠定了九州的表演體系。一個戲的體量大,不單是我們拍了多少場景,拍了是多少地方、多大場面,表演體量也是一部戲體量的因素之一。」

—The End—

出品 | 米瑞文化

總編 | 韓英楠

編輯 | 青禾

校對 | 栗子

熱文

張雪迎:期待、享受、滿足,在表演的世界裡舞蹈

為什麼你的抖音號始終無法變現?

《樂隊的夏天》:「解藥」還是「毒藥」?

END





合作交流

商務合作|約稿轉載

微信:hanyingnan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