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有那麼一款可以讓人隨隨便便就能抓到漲停盤的軟體,他為何要將「搖錢樹」賣給那些毫不相干的人?又為何要冒著違法的風險來賣這套軟體?
|作者:二水
曾幾何時,炒股成了一些人最迷戀的致富方式。有的人為此傾家蕩產,有的人則賺得盆滿缽滿。而在他們沉迷其中的時候,卻沒料到自己很有可能早已被人操縱於股掌之中。
前不久,上海警方發布消息稱,近日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根據相關線索,偵破了一起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案件,並依法刑事拘留8名犯罪嫌疑人,震動了上海金融圈。而該案件中涉案公司的老闆,正是股市「黑嘴」廖英強。
人被拘留了,可「黑嘴」沒停。
就在通報發出幾天後,廖英強的微博突然發文,稱其微博帳號目前由工作室助理本人經營,還強調本次事件不排除是同行競爭所為。
其實,這已不是廖英強第一次涉案。早在去年,他就因利用其知名證券節目主持人的影響力,通過不法手段操縱市場,非法獲取巨額私利,被證監會罰了1.29億。但他儼然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公開表示:「相當於花1億多做了個廣告」,處罰金至今未繳納。
如此公然叫囂法律,簡直就是「no zuo no die」!
「講投資的郭德綱」
多年來,電視股評欄目是不少投資者獲取證券資訊的一個重要渠道,也由此誕生了不少知名證券節目主持人,廖英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上海財經圈裡,提起廖英強的名字,幾乎無人不知。
2008年,廖英強開始在天津人民廣播電台經濟台做特邀嘉賓,主要從外匯、地產、黃金等泛財經角度解析股市。也是從那時起,他與 「股民導師」這一身份結緣。4年後,廖英強離開天津,到上海廣播電視台第一財經頻道《談股論金》節目擔任嘉賓主持人。
當時,廖英強每天的日程安排如下:在每個交易日的上午分析當天的走勢,當股市休盤時,在股評節目中發表自己的觀點。
在節目中,廖英強走的是幽默外加插科打諢的風格,再枯燥單調的數字曲線和技術講解,在他口中也會變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讓人有一種跟他學習炒股,就能發財致富的感覺。再加上他常年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人送外號「講投資的郭德綱」。
據財新網報道,2015年夏天,《談股論金》的收視率一度超過4%,堪比當時最火的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第四季》。廖英強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除了身兼多個證券節目的主持,廖英強還在一些大專院校中任客座教授。
就這樣,有著節目主持人光環的廖英強,在種種「榮譽」加持下,獲得了大批追隨者。對於廖推薦的股票,股民們奉為圭臬,廖看跌的股票,他們棄如敝履,甚至將廖視為「財神爺」。
但在查處此案的證監會稽查人員眼中,廖英強其實就是個大忽悠。
主持節目期間,廖英強公然把電視節目作為自己的斂財渠道。邀請的嘉賓必須要經過他的同意,他還要求嘉賓在節目開播前和自己串通——嘉賓推什麼股票,廖英強會提前購買,待節目播出後的第二天,他再賣掉股票。如果嘉賓不同意廖英強的做法,馬上會被換掉。
據證監會相關文件顯示,在2015年3月至11月期間,廖英強利用其知名證券節目主持人的影響力,發布了含有薦股內容的信息60篇,平均點擊次數為11萬次。他還在自己的微博、博客「午間解盤」欄目視頻中公開評價、推薦39隻股票共46次。
實際上,這39隻股票全部被廖英強本人及其親屬的證券帳戶控制,帳戶里的資金來源也大多來自於廖英強及其妻子。
通過這一手法,廖英強買賣交易超15億元,共獲利4310萬元。而那些聽信他「薦股」的散戶就沒那麼幸運了。少數投資者跑得比較快,躲過一劫,甚至少有盈利,但多數投資者只能被套得死死的,叫苦不迭。
廖英強的這種行為在股票市場裡俗稱「黑嘴」,是證監會明令禁止的操縱行為。
其實早在2016年4月,廖英強便因涉嫌操縱市場遭到證監會調查,但因取證困難,調查一直持續了兩年。終於在2018年5月,證監會公布了對廖英強的處罰結果,決定對其沒收違法所得43,104,773.84元,並處86,209,547.68元罰款,共計1.29億元。
令人氣憤的是,1.29億的罰款並沒有讓廖英強接受教訓,他錄了一個20分鐘的視頻,在視頻里大放狂言:「因為這個事兒,相當於打了一個廣告,廖英強的名字幾乎是家喻戶曉了。」他還表示,自己在來上海做主持人之前已經很有錢了,暗示自己有足夠的錢繳納罰款。
廖英強的行為引來市場一片罵聲,而那筆1.29億元的罰金至今未繳納,他也因此上了「老賴」名單。
散戶的「保護神」
薦股發家後,廖英強不再滿足於只割散戶這撥韭菜,他找到了致富新路徑——成立公司用於自我宣傳,再利用自己的名氣銷售選股課程,從而操縱市場並從中獲利。
就這樣,上海股軒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股軒文化)和上海仟和億教育培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仟和億公司)分別在2014年和2016年成立。據天眼查顯示,廖英強是這些公司的實際控股人,它們也成為其操縱股票的核心公司之一。
2015年,廖英強通過公司旗下的「愛股軒」網站和手機APP,推出自己的節目。與此同時,股軒文化也會定期在上海舉辦多場股民培訓講座,以提高公司知名度。
2017年11月11日,仟和億公司在上海舉辦金融交易大師賽。廖英強請來華爾街知名投資人吉姆·羅傑斯和自己共同擔當大賽評委。
吉姆·羅傑斯(左)和廖英強
線下見面會一直持續到廖英強被抓前夕。
據媒體報道,2019年5月4日和5月5日,仟和億公司在上海寶華萬豪酒店連辦了兩場粉絲見面會,門票499元一張,粉絲以老年投資者為主。廖英強連續兩天在見面會上發表演講。每次演講結束前,他都會對粉絲宣稱:「我是當仁不讓,肯定是盡心盡力地為我們廣大中小散戶,做好你們的保護神。」
廖英強嘴上做著「保護神」,手卻伸向了散戶的口袋。
明知自己沒有任何銷售資質的廖英強,在「愛股軒」網站上開設了名為「愛股軒商城」的電商平台,售賣和炒股相關的學習設備、培訓課程、教學資料等產品,且價格不菲。比如,該網站有一款名為「愛操盤學習終端軟體」的產品,宣稱能夠幫股民抓住漲停股,售價是16800元。
但據證券行業相關人員介紹,賣軟體是幌子,其目的是為了收取高額的「會員費」。「比如,你進來一年交5萬元,賠了怎麼辦?沒關係,這是初級會員,我們有高級會員,更高級的老師帶你20萬元干不幹,20萬元把你之前的本金全部贏回來,還能翻倍,20萬元又賠了怎麼辦?沒關係,100萬元是白金會員,再往上還有VIP鑽石會員,各種會員輪流上,真的會有股民上當。」
其實廖英強的手段並不新鮮,他抓住了股民急於「發家致富」的心理,再故弄玄虛地把網上的課程冠以「魔法」「獨孤九劍」「易經」「太極」等名字,讓股民認為練了「炒股秘笈」,就能百戰百勝、抓住漲停板。不僅如此,廖英強還從台灣聘請了「身懷絕技的高人」。
在其網站上,來自台灣的「名師」們多達數十位,個個閱歷豐富。比如任期最長的郭海培,頂著數不清的頭銜——「台灣股市第一人,台灣第一家報紙證券版的創辦人、台灣第一家證券專業報紙總編輯、台灣第一家投顧(財星)總經理、台灣第一家專業證券周刊(財星)總編輯、台灣第一個上電子媒體的證券分析師」。只是如此多的「第一」,實則真偽難辨……
而股民要想獲得這些「名師」提點,需要至少繳納近萬元的費用。正是通過這種非法手段,廖英強獲利金額巨大。
莫要再交「智商稅」
近些年,各個地方電視台、廣播電台都開設了證券類節目。這些節目一般都在開市前、午間休市時及收市後等幾個時間段播出,由所謂的專家股評人士對股市進行預測。因為對那些「股評家」及「內幕消息」的輕信,不少股民在「點撥」之下,「大戶炒成散戶,散戶炒成破產戶」。
如今,伴隨網際網路、移動互聯技術不斷普及,騙子們的手段也不斷升級。他們打著「專家」「老師」「牛散」等旗號,在微博、公眾號、股吧、微信群、手機軟體等平台以發布短視頻、帖子、群消息等方式,吸引專業能力有限但又渴望抓住投資機會的中小散戶。
而身為投資者,在入場之前也應仔細想想,像廖英強這樣的「高人」,如果真有那麼一款可以讓人隨隨便便就能抓到漲停盤的軟體,他為何要將「搖錢樹」賣給那些毫不相干的人?又為何要冒著違法的風險來賣這套軟體?
環環也在這裡提醒各位股民: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賺錢不能太過急功近利,還是要踏踏實實走好自己的每一步,莫要再花冤枉錢交「智商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