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蘇聯試圖在沒有西方幫助的情況下,自己上馬建設車里雅賓斯克拖拉機廠。一年之後,該廠35名工程師和專家聯名寫信給蘇聯報刊,抱怨項目領導人把工廠建設帶到全面崩潰的邊緣。隨後,包括著名的工業專家約翰·卡爾德在內,一批美國工程師應邀來到車里雅賓斯克,接手了施工投產和初期管理職責。在來自卡特彼勒公司的工程師約翰·塞恩的領導下,該廠的一部分作為示範工程破土。1933年5月,車里雅賓斯克拖拉機廠順利投產,所有的生產設備大部分來自美國,一小部分購自英國和德國。
拖拉機廠轉產坦克非常容易,而蘇聯的拖拉機廠產品中履帶式拖拉機比重很大,當生產線還在調試時,美國技術人員就注意到,生產線其實同時在生產民用拖拉機和輕型坦克。「這瞞得過外人,但瞞不了我們」,一位美國技術專家回憶說:「幾乎每一個拖拉機廠,都有一處或幾處廠房車間對外國人是保密不開放的,但從原材料供應就能看出,那些車間是生產坦克的。」
1929年,蘇聯花了50萬美元從紐約安森尼亞鐘錶公司進口了一整套設備,在莫斯科建立起第二國營鐘錶廠。該廠設備由美國和德國的工程師負責調製安裝,並很快擁有軍工生產能力。1930年,俄亥俄州坎頓市漢普頓制表公司在大蕭條中破產,全部機器設備都以近乎廢品的價格賣給蘇聯,40個美國技術工人被聘請到蘇聯負責調試安裝該廠的設備並指導生產。1930年以前,蘇聯所有鐘錶部件都要從美國和瑞士進口,隨著這些新鐘錶工廠的建成,蘇聯有了自己生產炮彈和炸彈引信以及其他軍用精密儀器的生產能力。
蘇聯中執委主席加里寧正在視察車里雅賓斯克的拖拉機廠
與可以轉產炮彈引信的制表工業相比,美國對蘇聯出售潛艇和海軍軍械的舉動更加慷慨。康乃狄克州格羅頓的通用電船公司至今還是全球最大的潛艇製造商,美國海軍造船主承包商之一。在1930年1月,蘇聯對通用電船公司的潛艇、潛用軍械武備和彈藥產生興趣。該公司在寫給美國國務院的一封信中,詢問是否可以向蘇聯出售相關產品、設備和技術,以保障該公司在大蕭條中可憐的開工率和工人的飯碗。美國國務院回信說,他們不同意為蘇聯製造潛艇武器和相關器材,但國務院沒有阻止這項出口的合法手段,換言之,美國外交部門暗示說,他們沒能力阻止這筆交易……
1933年左翼總統羅斯福上台,他對蘇聯明顯持友好態度,就任伊始就促成了美蘇建交。美國對蘇軍事工業貿易的管制更鬆懈了。1936年,蘇聯在紐約市第五大道開設了一家採購公司——卡普進出口公司,該公司的頭頭是蘇聯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的妹夫山姆·卡普,這個獨特的外貿機構主要職責就是成套購買現代化的武器系統和全套工廠設備,連同其智慧財產權和專利一起,全部弄回蘇聯。
卡普公司雇用了不少美國雇員,其中包括一批與工業界有良好關係的前陸海軍軍官,他們負責疏通關係,遊說相關部門。1936年11月,蘇聯大使館呼籲美國國務院對海軍部進行干預,促使其批准向蘇聯出口用於建造戰列艦和巡洋艦的重型裝甲板。隨後卡普進出口公司的一批高級雇員訪問了美國國務院。國務院對這些人說,提供諸如像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科羅拉多號或密西西比號戰列艦的設計圖紙和詳細說明是不可能的;但是,沒有哪一條法律規定能夠阻止美國海軍的設計師和工程師為蘇聯進行這類軍艦的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