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生活有多奢靡?被《韓熙載夜宴圖》完整抓拍下來,還成了國寶

2019-11-20     高廣銀

故宮博物院裡收藏著南唐畫家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是現存五代時期人物當中最傑出的代表作品。狂放不羈的韓熙載特立獨行,仙風俠骨的形象,讓這幅名畫成為驚世駭俗的藝術瑰寶。韓熙載不僅僅是這副畫的主角,還是南北文化整合的偉大人物,對唐宋時期文化中心的南移發揮了重要作用。

《韓熙載夜宴圖》

韓熙載成長史

韓熙載字叔言,祖籍河南南陽,父親韓光嗣曾經擔任秘書少監,淄青觀察支使,後來舉家遷往山東益都。韓熙載少年時在嵩山讀書,後來在後唐天成元年考取進士。在唐末動亂中,他父親被唐明宗所殺,韓熙載因為外出吃飯逃過一劫,後來他喬裝成一位商人,逃到吳國。

南唐烈祖李昪此時在吳國任左僕射,在自己的府內設立延賓亭,廣招賢才,於是很多豪傑慕名而來,其中就包括孫晟、韓熙載、江文蔚、常夢錫、高越、史虛白、陳陶等著名文士,呈現出文人薈萃,群雄畢集的繁榮景象。

這些人都是學識淵博、才德兼備的儒雅文士,為了報答李昪的知遇之恩,積極為他出謀劃策,為日後取代吳國,建立南唐打下基礎。南唐建立之後,這些逃難到南方的北方士人,都積極建議北伐。韓熙載曾經給李谷的書信當中寫到,「江南果相我,長驅以定中原。」可見他北伐的決心。可是以南唐當時的實力,不足以與北方的各諸侯相抗衡,因此主張休養生息。

韓熙載雖然雄心壯志,可是一直未得到李昪的重用,被任命為滁、和、常三州從事,後來又被任命為秘書郎,掌管東宮文翰,陪太子讀書。在東宮這段時間,韓熙載不管任何事物,常常遊山玩水,怡然自得。

元宗李璟繼位之後,任命韓熙載為虞部員外郎、史館修撰。他認為「先帝知我而不顯用,是以我為慕榮紹宗也。」於是開始積極參與朝政,所提建議也得到元宗的首肯,隨後元宗給韓熙載授以太常博士的職位,官及五品,是國家禮儀方面的權威。此時韓熙載用盡平生所學,凡是能夠參與的事情,他都力所能及,積極給予建議。

公元947年,契丹大軍南下,俘虜走了後晉皇帝石重貴,一直關注中原局勢的韓熙載建議元宗北上,不要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陛下恢復祖業,今也其時。若虜主北歸,中原有主,則未易圖也。」可是此時南唐自身也陷入泥沼當中,沒有能夠及時北上,等到4年之後,後周已經恢復元氣,北伐讓南唐元氣大傷,甚至無法維持均衡的局勢。

公元947年陳覺等人討伐四川失敗之後,宋齊丘有意袒護他,韓熙載就上書,「請斬覺等以申國法,齊丘惡之,誣以被酒猖狂,謫和州參軍」,認為陳覺等人禍亂國事,結黨營私,要求誅殺他們,以正國法。元宗不得已貶馮延巳為太子少傅、魏岑為太子洗馬,此舉讓宋齊丘等人對韓熙載更加忌恨。

南唐經歷多次兵禍之後,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為了充實國庫,韓熙載建議貨幣改革,改用鐵錢,之後讓韓熙載為戶部侍郎、充鑄錢使,鑄造貨幣。在這個過程中,韓熙載與北方士人多有接觸,一次是公元954年,他奉命去後周,被扣留在北方。

另一次是公元958年,後周學士陶谷奉命出使南唐,此人初到南唐,擺出一副神聖不可侵犯的姿態,後來韓熙載讓自己的藝伎,扮成掃地的婢女,贏得陶谷好感,並與她發生了關係。後來在宴會上,讓這個藝伎過來勸酒,讓陶谷顏面盡失,挫敗了後周使者的威風。與後周接觸密切,也讓宋齊丘等落得口實,不斷上書要求罷黜他,不過韓熙載自身桀驁不馴的個性,也讓他很難施展才華。

後主李煜繼位之後,任命韓熙載為吏部侍郎、兼修國史,在公元961年,出使大宋,回來後被任命為兵部尚書、中書侍郎、百勝軍節度使等職務。公元968年,李煜納小周后,韓熙載獻詩諷刺他,李後主「作紅羅亭,四面栽紅梅花,作艷曲歌之。韓熙載和云:『桃李不須夸爛熳,已輸了春風一半。』時已割淮南與周矣」。從此韓熙載感覺南唐國勢日衰,難以匡救,他也逐漸喪失了政治的熱情,展現出了懶惰,狂放不羈的性情。

韓熙載的海天盛筵

南唐從建國以來,統治者就對文人士大夫採取禮遇的態度,非常重視他們。一方面是為了抑制武將,維護國家的穩定,另一方面也藉此形成典雅的文化氣息。韓熙載高才博學、雅擅書法、畫筆亦冠,而且非常善於寫碑碣,文筆典雅,因此受到很多江南貴族以及士人的青睞。這些達官貴族常拿著金帛求韓熙載寫碑碣,甚至發展到千金難求的地步。因此韓熙載的家庭生活條件非常充裕,所以才有那麼多錢去養藝伎,並且廣招賓客,整日鶯歌燕舞。

《韓熙載夜宴圖》第一段聽樂

南唐時期妓樂文化十分盛行,元宗李璟「嗣位之初,春秋鼎盛,留心內寵,宴私擊鞠,略無虛日」。到了後主李煜這時,奢靡之風更加昌盛。「大展教坊,廣開第宅。下條制則教人廉隅,處宮苑則多方奇巧」

韓熙載晚年頹廢、放蕩不羈,「後房蓄聲,皆天下妙絕。彈絲吹竹、清歌艷舞之觀,所以娛侑賓客者,皆曲臻其極。是以一時豪傑,如蕭儼、江文蔚、常夢錫、馮延已、馮延魯、徐鉉、徐鍇、潘佑、舒雅、張洎之徒,舉集其門」

《韓熙載夜宴圖》第二段觀舞

南唐著名畫家、翰林待詔顧閎中所繪《韓熙載夜宴圖》即細緻、形象地描繪出其豪宅內夜宴之盛景。唐後主李煜早就聽說了韓熙載的海天盛筵,「然欲見樽俎燈燭間觥籌交錯之態,度不可得,乃命閎中夜至其第竊窺之,目識心記,圖繪以上之,故世有《韓熙載夜宴圖》」於是就有了這樣的盛景。

《韓熙載夜宴圖》第三段暫歇

整個《韓熙載夜宴圖》分為五個部分,從右到左,首段是聽樂,韓熙載與狀元郎粲坐床榻上,正傾聽教坊副使李嘉明之妹彈琵琶,旁坐其兄,在場聽樂賓客還有紫微朱銑、太常博士陳致雍、門生舒雅、家伎王屋山等人;二段「觀舞」,眾人正在觀看王屋山跳「六么舞」,韓熙載親擂「羯鼓」助興,好友德明和尚不期而遇,拱手背立;三段「暫歇」,韓熙載與家伎們坐床上休息,韓正在凈手;四段「清吹」,韓熙載解衣盤坐椅上,欣賞著五個歌女合奏;五段「散宴」韓氏手持鼓槌送別,尚有客人在與女伎調笑。

《韓熙載夜宴圖》第四段清吹

畫卷當中描繪的四十多個人物神態各異,很多人物都重複出現,但是每個都性格鮮明,而且能夠感受到每個人物情緒的變化。盛宴結束之後賓客逐漸隨意,主人也有矜持到親自敲鼓,中間告一段落,主人袒胸露乳,氣氛更加隨意,而且客人則與歌姬低聲交談。

《韓熙載夜宴圖》第五段散宴

在「聽樂」場景當中,甚至還出現了畫中畫,在狹小的畫布當中,畫作的構圖、尺寸等都清晰可見。五幅圖如同連環畫,每段以屏風作為切場分割線。畫中韓熙載狂放不羈,鍾情聲色,畫面一轉主人又心不在焉,憂心忡忡,敲鼓的時候雙目凝視,不苟言笑,這也許是韓熙載晚年的真實寫照。

很多後世歷史都為韓熙載開脫,認為他是借酒澆愁,其實那是南唐生活的真實寫照,奢華、萎靡,人們在夜夜笙歌當中,忘記了北方的敵人,曾經還是能夠形成對峙局面的後周,後來在趙匡胤的領導下,日漸昌盛。公元975年,宋軍攻至金陵城下,李煜率眾投降。

參考資料:《全唐書》《新五代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d4Ui24BMH2_cNUgSVI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