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天文年曆》顯示
今晚(11月22日)
22時59分
將迎來
小雪節氣
雪飄祁連山
小雪節氣的到來
讓凜冽的西北風成為常客
北方氣溫逐步降到0℃以下
隨著天氣轉冷
人們往往都會期盼著第一場雪的到來
冬雪記憶
張鐵梁/攝
@每日甘肅微信網友Y:
最喜歡小時候晴日裡的冬天,大雪停了太陽便光芒四射,正是打雪仗的好時候。我們兩個班的男生以班級為單位,捏好雪球丟來丟去,冰雪四濺,遠看好似戰火紛飛的「戰場」,很是激烈。女生則為我們加油喝彩!雪仗結束,我們平分秋色,最後握手言和,大家又齊心協力在操場做了個大大的雪人,別有一番趣味。
那時我們小學六年級,即將步入初中,大家以一場激烈的雪仗迎接即將到來的分別。
到如今已13個年頭,少時的同學朋友多已失去聯繫,常在寂靜深夜中想起幼時玩伴和那場難忘的雪仗,每每回想起冬日下朋友們一張張稚嫩的笑臉便心生暖意,唯願大家安好。
@知乎網友億心禕意:
那年飄雪,是我記事以來到現在最大的一場,大到放了三天假。那年學校車棚還塌了,幸虧我的車在最外邊,這就是踩點上課的好處。
高二的時候,我依然是得過且過,也想天天下雪。記得很清楚,五步,要是時間早10秒,或者走快兩步,那場大雪壓斷的樹枝,就能讓我知道什麼叫天降橫禍……
@每日甘肅微信網友梅兒(Mei~Er):
小時候家裡沒錢,不能每個屋裡點爐子,只有奶奶的屋裡有火,我們睡的屋裡沒火,唯一取暖的就是燒熱炕。下雪天媽媽怕我們冷,把炕燒的特別燙,感覺身體都快烤熟了,耳朵和鼻子卻凍的又紅又疼,姊妹們開心地晚上不睡。
如今日子過得好了,都各自有家了,一年很難聚在一個大炕上說心裡話,尤其是大炕沒了,總覺得沒有了兒時快樂。
@知乎網友只朝夕:
記憶里的冬天應該是懶洋洋的,吃著熱氣騰騰的食物,穿著鼓鼓囊囊的羽絨服,把自己包裹成大熊,與朋友相擁,隔著暖暖的厚衣服。
踩在厚雪上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大家都走的很慢、很穩,感受冬天帶來的美好、寧靜,想起了冬天的那個他。
裴強/攝
@知乎匿名用戶:
小時候的冬天,一場大雪堵了門,一大家子出去掃雪。下午放晴,媽媽在家裡圍著爐子做針線,我和姐姐在雪地里堆雪人。
冬天中午放學回家,媽媽做好了飯,土豆燉粉條。陽光明媚,空氣乾燥,能看到水蒸氣縷縷上升,貓在爐子旁邊曬太陽,我要吃飯啦。
@每日甘肅微信網友忘憂草:
小時候的冬天很冷,總有厚厚的雪。最難忘的,莫過於放學回家後那熱騰騰的烤箱。茶壺裡熬著醇香的茯茶,烤箱裡烤著土豆或紅薯,有時是媽媽用舊飯盒烤著饃,那誘人的香氣讓艱辛的生活有了醇厚的滋味。
@知乎匿名用戶:
外面是白色的,屋內是橘黃色。縮著頭下樓買兩個烤紅薯,左手換到右手,哈著白氣跑上樓。下廚整兩熱菜,配上一小碟茴香豆。
有故事有酒,有暖氣有女朋友。桌下的小狗搖著尾巴,翹著首。
@每日甘肅微信網友陌上花: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每年最害怕的季節便是冬天,漫長而難熬。
沒有多餘的換洗衣服,總怕衣服洗了幹不了沒啥可穿。沒有保暖的手套,只有母親縫的筒袖,家裡孩子一多,只能大的讓小的戴著。到了學校,窗棱上結著一層厚厚的霜,手都凍得無法伸出來,寫字都直顫抖。
總盼著柳樹快點發芽,盼著布穀鳥早點啼叫,盼著父母親談論地里種啥。
@知乎網友Yang大狗:
兒時冬天最溫暖的記憶,就是泡腳。南方天氣濕冷,下雨比下雪還冷。晚上睡覺前姥姥會在爐子坐上(燒)一大鍋水。寫完作業,我就會搬個小凳子,坐到爐子旁,把腳盆放下,先舀上一瓢冷水,然後用長把子水舀一瓢一瓢地往盆里放熱水。一遍遍熨貼,直到把那一大鍋水舀完,才不舍地鑽進被窩。被窩裡也是早就放上了一個熱水袋,烘得暖暖的。聽著姥姥打火封爐子的聲響,鼻尖飄著一陣陣煤煙味,漸入夢鄉。
這就是我記憶里關於冬天最溫暖的事兒,一到冬天想起來心裡還是熱乎乎的。
雪落詩意
《冬》
作者/穆旦
我愛在淡淡的太陽短命的日子
臨窗把喜愛的工作靜靜做完
才到下午四點,便又冷又昏黃
我將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
多麼快,人生已到嚴酷的冬天
我愛在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
獨自憑弔已埋葬的火熱一年
看著冰凍的小河還在冰下面流
不知低語著什麼,只是聽不見
呵,生命也跳動在嚴酷的冬天
我愛在冬晚圍著溫暖的爐火
和兩三昔日的好友會心閒談
聽著北風吹得門窗沙沙地響
而我們回憶著快樂無憂的往年
人生的樂趣也在嚴酷的冬天
我愛在雪花飄飛的不眠之夜
把已死去或尚存的親人珍念
當茫茫白雪鋪下遺忘的世界
我願意感情的激流溢於心田
來溫暖人生的這嚴酷的冬天
冬天的雪
凍結了秋天的煩惱
孕育著春的希望
越是寒冷的天氣
越是要溫暖的存在
點擊「寫留言」分享
你記憶中最深刻的那一場雪
來源:每日甘肅(ID:gansudaily)綜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_F9lm4BMH2_cNUg8aL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