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打折不僅僅是羽絨服,波司登的股價也打88折。
今日(11月12日),臨近午盤收盤,中國羽絨服龍頭:波司登(03998.HK)突然遭遇巨額資金砸,短短20分鐘閃崩、狂瀉超10%,一度暴跌近15%。
閃崩15%後,有所反彈,但午後股價持續弱勢。截止到收盤,波司登股價的跌幅仍達9.58%,創2019年6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11月11日),波司登曾高調發布「雙十一戰報」,波司登2019雙十一全渠道銷售額突破10億元,其中,天貓旗艦店銷售超6.5億元,同比增長58%。
當日波司登股價跌逾3%,連續2個交易日累計跌幅超12%,總市值蒸發超68億港元。
突如其來的閃崩
今日盤中,波司登閃崩、暴跌15%,來得非常「意外」。
全景財經(ID:p5w2012)復盤波司登近四年的股價走勢,僅發生過2次盤中跌幅超15%的情況,上一次發生於2019年6月24日,一度暴跌超25%,創上市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暴跌的原因是,沽空機構BONITAS發表沽空報告,指控波司登在公開市場造假,誇大收入及盈利等,認為波司登股票完全沒有價值,給予零元。
與此同時,外資沽空機構在報告發布前,大手筆賣空波司登股價。沽空方最終慘敗,6月24日至今,波司登股價累計漲幅超68%,若外資機構一直未將空單平倉,損失將極其慘重。
而今日的暴跌,波司登並沒有明顯被做空的跡象。
據Wind數據顯示,今日波司登總成交金額達4.63億港元,而主動賣空成交金額僅2942萬元,占總成交金額的比例僅6.35%,低於2019年以來的平均水平。
另外,內資機構對波司登的持股依然穩定,截止到11月11日,港股通持有波司登數量為5.5億股,持股占比5.1%,並未出現明顯的減持動作。
而,波司登的經營、業績亦未發生明顯利空。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波司登單日銷售金額便突破了10億元,其中,天貓旗艦店銷售超6.5億元,同比增長58%。
同時,2016至2019財年(截至2019年3月31日)營業收入連續四年增長至104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超21%,毛利率由45%一路攀升至53.1%。
暴漲600%的大牛股,透支了?
「所有暴漲,都是以崩盤收尾」—安德烈·科斯托蘭尼。
在暴跌前夕,波司登無疑是2019年港股市場中的大牛股之一。11月11日盤中,波司登的最高價觸及4.5港元,創下上市以來的最高價。而2018年1月,波司登每股的報價僅為0.68港元。
考慮到分紅影響,按後復權的股價計算,短短不到2年時間,波司登股價累計漲幅高達590%,總市值更是飆漲超400億港元。
對於波司登這類白馬股,股價持續走牛的動力無疑來自業績的驅動。
回顧其近十年的營業收入、凈利潤數據,2015/16財年,是波司登觸底回升的一年,此後便上演了一輪「戴維斯雙擊」,業績、估值雙雙大幅提升。
在2018/19財年,波司登營收首次破100億,創歷史新高,凈利潤超10億元,同比增長59%。更亮眼的是毛利的上升,較去年同期的提升6.7個百分點至53.1%。
但,波司登的估值提升速度,顯然超過了業績增長的速度。11月11日盤中創下4.5港元/股的最高點時,其市盈率(TTM)一度超過42倍。
而同時期,全球高端羽絨服巨頭—加拿大鵝(GOOS)的市盈率(TTM)僅有38倍,同時加拿大鵝的最新一財年的凈利潤增速超50%,其毛利率更是高達62.2%。
另外,對比其他運動服裝的上市公司,波司登的42倍市盈率(TTM)亦略顯高估。
雖然,波司登未來業績仍有繼續增長的動力,但暴漲的股價或許提前透支了未來的業績。同時,2019年以來,波司登最高漲幅一度超206%,持續持有的投資者兌現浮盈的動力越來越強。
今日大跌,或許只是因為漲得太高,估值已經不便宜,部分謹慎資金選擇了兌現利潤。
波司登,一度淪為「仙股」
波司登創始於1976年,在中國的知名服裝品牌之中,波司登可謂歷史傳承最長的品牌之一。
1990年以前,一直專注於做羽絨服的代工生意。1990年註冊波司登品牌進入零售市場。2003年-2005年,波司登拿下央視「標王」。2006年,公司年產銷量超過3000萬件,成為全球最大羽絨服生產基地。
2007年10月11日,波司登在香港上市,成為中國羽絨服第一股。上市後,便撞上了2008年金融危機,股價直接跌成「仙股」。
鑒於羽絨服受季節影響,公司嘗試「四季化」戰略,開啟了一大波品牌收購。但2012年後,整個服裝行業進入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庫存危機。
同時,2013年以來接連暖冬,兩個因素疊加下,羽絨服行業的庫存更加嚴重。
收購折戟,羽絨服庫存積壓、業績下滑的陰霾下,波司登股價開啟了長達6年的陰跌,連個像樣的反彈都沒有,波司登也逐漸淡出投資者的視線。
一場「國貨」的逆襲
眾所周知,在競爭激烈的服裝行業,一旦掉隊,逆襲的難度便非常大,例如佐丹奴、真維斯、富貴鳥、貴人鳥等,都已經漸行漸遠。
在2012年以來的服裝行業庫存危機中,只有2家是打贏了「翻身仗」,一家是李寧,另一家就是波司登。
在波司登的這個翻身仗中,至關重要的便是:回歸主業,堅守羽絨服。
首先,果斷將虧錢的、慢增長的、沒有前途的品牌業務,賣掉或者終止;
其次,關掉多餘的、不賺錢的店,並且增加自營網點的數量,減少第三方經營;
第三,大力去庫存,寧可少推新款。
下圖是波司登的銷售門店數量的變化,可以看到其力度之大。
一頓操作猛如虎,效果亦非常有效。關閉大量門店後,波司登的銷售費用不斷下降,現金流亦出現扭轉。
2015財年,經營性現金流由負轉正,2016財年,利潤與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大增,2017財年,羽絨服業務重新回到增長的軌道上。
在這場翻身仗中,更關鍵的是戰略的調整:收縮產品戰線,重新聚焦公司的優勢業務—羽絨服。
2017財年,波司登積極提升羽絨服的品牌形象,包括與迪士尼合作,聘請Moncler的前設計師加入設計團隊,推出新系列。
並有策略地向國際羽絨服奢侈品牌:加拿大鵝,靠攏、比拼,頻繁亮相紐約時裝周。而更關鍵的是,波司登在有意無意地強調「國家」「民族」的概念,「民族品牌」、「中國名片」。
圖片來源:波司登財報
不斷加強了波司登的羽絨服品牌,儘管銷售門店數目不斷減少,但絲毫沒有影響到羽絨服的銷售。
2019財年(截止到2019年3月31日),其核心品牌—波司登羽絨服的銷售金額達68.5億元,同比增長了38.3%。
品牌影響力的另外一個維度的體現便是,提價。
據財報披露,波司登於2018年開啟提價模式,已將1000-1800元的比例從47.6%提升至63.8%,逐漸統治了中端市場。使得2019財年的毛利率增加6.7個百分點至53.1%。
已經站穩中端市場的波司登,對羽絨服高端市場也躍躍欲試。
10月30日下午,波司登在上海舉行登峰系列發布會,正式公布全新萬元登峰系列羽絨服。
此次發布會推出了七款高定位產品,售價在5800元以上,最高的珠穆朗瑪峰款售價11800元,對標的正是加拿大羽絨服品牌「Canada Goose」。
而略顯尷尬的是,天貓平台數據顯示,截至到11月8日,七款高端羽絨服的付款人數最多只有3人,還有幾款的銷量竟然為0。
由於銷量不及預期,新品僅推出不到兩周就在天貓上下架。
波司登方面表示,此次「雙11」天貓活動高端登峰系列產品並未參與活動,「雙11」過後已恢復上架。
不可否認的是,不論是波司登,亦或是李寧、安踏等「國貨」,向高端市場發起挑戰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ZhVY24BMH2_cNUgYAl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