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8日,駐伊拉克美軍阿薩德軍事基地遭到了攻擊。
最初的報道是該基地遭受了「至少9枚火箭彈」的攻擊,如果僅僅是火箭彈的話,其意義並不是很大,因為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武裝就有這個能力。
但隨後伊朗官方媒體證實,襲擊是該國主導的,而且發射的不光是火箭彈,還有飛彈;另外數量不是「至少9枚」,而是「數十枚飛彈」。
襲擊的也不僅僅是一個阿薩德基地,還有另外一個美軍基地。
伊朗飛彈發射
據稱伊朗此次攻擊的代號為「蘇萊曼尼」,意指為1月3日凌晨被美軍殺害的蘇萊曼尼將軍復仇。
目前,美伊兩國尚未宣戰,因此並沒有處於法理上的戰爭狀態。
但是一個國家的正規將軍被另一個國家「斬首」,而這個國家的正規軍隊使用飛彈襲擊另一個國家的軍事基地,其實已經是戰爭行為了。
尤其自2003年伊拉克戰爭以來,一個國家的正規軍隊向美軍基地發起攻擊,這恐怕是第一次。
但是這一波貌似強烈的報復,其戰果卻非常微妙。
根據目前的信息匯總,伊朗至少發射了15枚飛彈,其中5枚襲擊的是伊拉克北部埃爾比勒的美軍基地,這波襲擊中4枚飛彈偏離目標,僅有1枚打在了目標區,據說還被攔截;另外10枚飛彈襲擊的是駐伊美軍的阿薩德基地,命中了基地內沒有美軍的區域。
美國方面的消息是這些飛彈造成了美軍基地中少數伊拉克人的死傷,美軍沒有傷亡。另外有消息稱飛彈擊毀了1架美軍飛機。
伊朗方面的媒體稱此次襲擊至少有80名美國軍人被殺、200人受傷,另有大量的無人機和直升機被摧毀。
綜合目前情況來看,伊朗的這個戰果數據其實是給國內民眾看的,其這次的飛彈襲擊姿態大於戰果,美軍的確可能如他們所說的那樣,沒有傷亡(也可能有一定傷亡,但不會太大,這個有待接下來新的消息公布)。
於是就有朋友評論,伊朗的飛彈也太差勁了吧,一個美國人沒打死,這報復行動也太水了。
駐伊拉克美軍
但是筆者綜合目前信息判斷,沒有打死美國人恰恰是伊朗當前形勢下做出的最優選項,對伊朗來說,沒打死,比打死其實是更好的局面,雖然伊朗的媒體不能這麼宣傳。
1月3日,蘇萊曼尼將軍被美軍無人機「斬首」後,伊朗即宣稱報復。當時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人作出判斷,伊朗不會進行特別激進的報復方式。
但從如今已經證實的消息來看,伊朗選擇了激而不進的報復方式,既對外顯示了其強烈報復美國的姿態,但也儘可能去控制報復所帶來的不可知後果,並沒有以大量殺傷美國人為報複目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從伊朗飛彈的精度上來說,射往埃爾比勒方向的5枚中有4枚飛彈偏離,這其實是較老式的飛彈,精度本來就不佳,偏離是正常的,那枚沒有偏離的才是不正常的。
而射往阿薩德基地的10枚飛彈屬於其較新式的法塔赫313飛彈,其是從法塔赫110系列飛彈發展而來的,具有500公里的射程和500公斤的戰鬥部,且打擊精度尚可。
葉門胡塞武裝的飛彈試驗場景
之前,葉門的胡塞武裝就頻繁使用近程彈道飛彈襲擊沙特聯軍,且多有斬獲。而胡塞武裝的飛彈多與伊朗有關,後者手中的飛彈曾遠程奔襲敘利亞的目標,是經過實戰檢驗的。
如果伊朗真的以殺傷美軍為目的的話,那麼這些法塔赫313飛彈就直接往美軍所在的區域砸去了。
美軍阿薩德基地
經過處理後的圖像
甚至在目標選擇上,飛彈如果砸在了美軍駐巴格達使館,肯定能造成不小的死傷。而不是選在了面積廣大、周邊空曠,而且居住和跑道設施非常明顯的阿薩德基地。另外也不會在另一個目標上選用了命中全憑運氣的老式飛彈了。
從伊朗官方的反應也對得上。
伊朗外長扎里夫8日表示,伊朗不尋求局勢升級或戰爭,但伊朗將捍衛自身免受任何侵略。
另外伊朗表示,報復行動已經結束。但美國如果再對伊朗進行打擊的話,伊朗下一波飛彈將襲擊美國在西亞其他國家的軍事基地。
如果我們將美伊之間的狀態視為是回合賽的話。
美國「斬首」了伊朗的蘇萊曼尼將軍,伊朗對美軍基地強烈但不刻意殺傷人員的飛彈攻擊就是回應。如果這些飛彈真如伊朗那家媒體所屬殺傷美軍至少280人,那麼美軍第一時間至少要打幾枚飛彈做回擊的,而特朗普也不會繼續安心睡大覺的。
接下來就看美國如何回應了。
美國五角大樓
美國目前尚且沒有明確表示要報復的消息,我們先根據目前掌握的消息對之前的一些判斷進行修正。
之前筆者曾判斷,伊朗蘇萊曼尼之死與核心情報外泄有關。
但隨後公開的信息顯示,蘇萊曼尼此行的確不是為了策劃襲擊美國人的,而是與沙特進行接觸緩和關係。伊拉克是中間人,而且其總理不僅知情,還有與蘇萊曼尼會面的安排。
也就是說,蘇萊曼尼此次巴格達之行並非是秘密行動,而是公開的國事訪問性質。
正大光明地出使,顯然不需要保密,但美國卻對這樣的人實施了「斬首」行動。
因此從法理上來說,美國實施了「國家恐怖主義」。因為事發突然,美國的盟友都表示震驚和反對,美國軍政界對特朗普這一行為也是極為驚詫。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將就限制特朗普在伊朗問題上的戰爭權力決議案進行投票。
而從目前情況來看,這件事是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促使特朗普下令的,五角大樓儘管給出了這個選項,但沒想到特朗普真的拍板了。特朗普自然也不是單純地腦子一熱就下令的,而是考慮到了2020年的選舉情況,展示自己強硬的一面總歸沒有壞處,但這要建立在伊朗吃啞巴虧的前提下。
1988年,美國軍艦曾擊落伊朗客機,此前的海上衝突中,美軍也擊毀了部分伊朗艦艇
特朗普為什麼敢篤定伊朗不猛烈回擊呢?其實這是建立在在非接觸性作戰中伊朗處於弱勢的大前提之下的,這個判斷筆者也曾做過。
甚至特朗普還聲稱將襲擊伊朗52處目標,其實也是威脅伊朗不要回擊。
但是通過上面的分析大家知道,特朗普的這個決定既不是美國軍政界統籌策劃之後的行動,也不是與盟友商討通氣後的結果,很大程度上是個人起意,臨時決定實施「斬首」行動的。
通常情況下,實施這種打擊,就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也就是說在中東地區的美軍要有足夠應對伊朗反擊的能力。
但是,目前的信息顯示,美國在相關地區的駐軍只有1個航母編隊、空軍約70餘架戰機、2個陸軍作戰旅,以及最近增調的數千名士兵。
儘管美國在中東有預置裝備庫,通過戰略運輸機可以很快部署大量部隊,但很顯然這個配置不是應對大規模戰爭的,而且因為「斬首」蘇萊曼尼的行動是幾天前才拍板的,相關地區美軍的戰備也不一定能完成。
在巴林的美國海軍第5艦隊司令部
另外,伊朗目前的形勢不允許其進入戰爭狀態,所以伊朗在報復時沒有以殺傷美國人員為主要目標,是極度克制的。
我們在看到這一點的時候,也應該想到,美國目前的局勢也不允許其實施一場大規模戰爭。
尤其前面已經提到了美軍目前在相關地區的兵力部署情況,其只能發動有限的報復行動,而無法進行大規模軍事打擊。另外,美軍目前能抽調的航母戰鬥群很少,也不足以湊齊對伊朗發動國戰級的軍事行動。
關鍵的一點,美國現在並不想再被中東的一場常規戰爭拖住後腿,如果再陷進去了,等美國抽身出來的話,恐怕天下局勢就大變了。
當然了,伊朗同樣不想與美國陷入長期國戰,因為其固然可以將美軍拖住,但自己也會打爛。
正是因為這些複雜的原因,伊朗選擇了當前的這種報復方式,儘管在媒體宣傳上宣稱的「戰果」很大。
這種報復方式雖然伊朗儘可能去克制了,但在決策前誰也不能保證真的就沒給美軍造成殺傷。而且即便不給美軍造成殺傷,也是襲擊美軍基地了,也不能保證美軍就不會進行報復。
所以伊朗做出這樣的決策其實也是冒著很大風險的,但既然這樣做了,必然也不能是白給。
首先,伊朗出師有名,這一點是誰也反駁不了的。
伊朗正規軍隊的將軍在伊拉克進行公開的活動,且所在國家完全知情。美國在一個主權國家領土上公開殺害了另一個主權國家的將軍,這是違反國家規則的。
目前即便是美國的盟友,都沒有誰敢堅定站在美國一方。伊朗進行報復行動是理所當然的,之前大家懷疑的是人家敢不敢的問題,而不是該不該的問題。以血還血以牙還牙,本來就天經地義。
而且伊拉克議會已經通過了不允許外國軍隊繼續在伊留駐的決議,伊朗襲擊在伊拉克的美軍基地,雖然有侵犯伊拉克主權的意味,但打擊的卻是美軍,伊拉克民眾必然是歡迎的姿態,軍政界也不會多說什麼。
其次,伊朗的打擊行動規模宏大。
僅據目前的消息來看,其發射的飛彈就有數十枚之多,是彈道飛彈飽和攻擊式的打擊方式。沒有幹掉美軍的戰果前面已經分析過了,但美軍自己比誰都清楚,如果這些飛彈要是砸在了美軍居住區或是美國在巴格達的使館,或者是美國在西亞的其他軍事基地,會意味著什麼。
美國在西亞的軍事基地
根據美軍目前在西亞的部署狀態(這個前提很重要),伊朗大規模飛彈襲擊的話,美國的飛彈防禦系統恐怕是難以應對的。
而伊朗攻而不殺的這種報復行為,既顯示了自己的勇氣和能力,另外也沒有過分刺激美軍,是給了美國台階下的。
接下來,反倒是美國不好辦了,因為無論美國反擊與否,在戰略層面贏得都是伊朗。
從伊朗國內來說,蘇萊曼尼是1979年伊斯蘭革命的元老,是現在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親密戰友。其在軍政、宗教界的影響力很大,當然關係網也很龐大。
蘇萊曼尼之死首先從情感角度來說就讓伊朗部分領導人極其悲痛,另外如果不對蘇萊曼尼之死做出回應,誰又敢保證下一個死的不是自己呢?
從伊朗民眾角度來說,幾個月前的民調顯示蘇萊曼尼在伊朗的受歡迎度極高,有超過八成伊朗人對其持贊同態度。
而且從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無論是在兩伊戰爭還是之後的伊朗對外活動中,蘇萊曼尼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伊朗是傳奇人物。
蘇萊曼尼將軍的葬禮
這樣的人在公開活動中被美國「斬首」,無疑激發了伊朗人極大的憤怒,對美國的強硬反擊可使得伊朗內部凝聚力更強。
從國際上來說,伊朗是反美的標杆國家,就中東地區來說,伊朗近些年經營的什葉派之弧已經頗有成效。
如果伊朗對美國強硬反擊,那麼其國際地位和聲望將得到極大的提升。
但是提升的前提是伊朗還活著。
伊朗需要的是既強烈反擊美軍的姿態,但最好不要給美軍造成極大死傷的戰果(美軍要真死傷280人,那麼大規模戰爭是必然的),這樣既達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又不容易引發美國的強烈反應。
敢於直接攻擊美軍基地,造不造成傷亡其實都已經給伊朗贏得巨大聲譽了,畢竟這麼多年了,伊朗還是頭一個這麼做的。
當然了,美軍不再繼續反擊只是伊朗的一最佳種設想,其必然也做好了應對美軍打擊的準備。美軍如果在接下來可能的報復行動中給伊朗造成實質性損失,那麼伊朗接下來炸的就不是人少的美軍基地了,才是真正動真格的時候了。
當然,正如美國判斷伊朗不敢還擊是因為美軍實力強大一樣,伊朗之所以敢冒著風險進行這樣的還擊也是根據目前的國際形勢來看的。
其實不光美國心裡清楚,大家也都清楚,現在美國與伊朗全面交戰的話,伊朗固然可以被打壞,但是美國的國運可能就打沒了。
伊朗地形複雜,會削弱美國空中打擊的效果
如果美國不跟伊朗打國戰,那麼伊朗就能活。因此接下來,美軍可能會繼續攻擊伊朗目標,但是國戰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國際組織和一些國家可能會進行調停,以給雙方台階下,畢竟這邊打起來的話,必將影響世界能源市場,對很多國家是不利的。
在可能的飛彈互襲中,美國在戰果上大一些問題不大,伊朗可能會吃點虧。因為美國不能深陷中東,因此戰術上占便宜後可能就會順著國際調停的台階下坡。
伊朗也不會繼續死纏爛打,因為戰略上獲益的是伊朗。
美國有限規模的打擊是伊朗可承受範圍之內的,但是世界都會看到美國的狼狽和霸道,美國人在道義和人心上已經輸了。
而伊朗儘管戰術上可能吃虧,但敢於對美國強權抗擊卻樹立了很好的榜樣,既團結了國內民眾,又穩固了其什葉派老大的地位,更在全球鼓舞了抗擊美國強權人們的信心。
山體工事內部的伊朗飛彈部隊
這指的是美國反擊的情況,如果美國就此打住了,那麼可能兩國連下一輪的飛彈互毆都不會有。
當然了,美伊兩國的敵對狀態還將持續,而且鬥爭會更尖銳。
美國對伊朗的政治顛覆和經濟制裁會變本加厲,而且伊朗在海外活動的革命衛隊人員危險係數將升高。同時,伊朗在伊拉克的影響還會繼續施加,駐伊美軍甚至整個駐中東美軍的危險係數也會增強。
但不管怎麼說,美國想要從中東全面抽身而出,是不可能的。其即使不與伊朗全面開戰,也要被伊朗構建的什葉派之弧鉗制相當大精力,這對於世界其他國家不算一件壞事。
作者註:以上僅僅是根據發稿前所知的消息進行分析的結果,帶有強烈個人色彩。後續更多消息公布後,上述結論未必正確,僅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