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金原來叫哲孟雄,在清朝的時候,既是清朝的藩屬國,也是我國吐蕃地區的藩屬國,面積很小。當時喜馬拉雅山脈南麓有一系列這種小國,主要的就是哲孟雄,不丹和尼泊爾。錫金是其中最小的一個,面積小,人口也少,也談不上有什麼特殊的戰略價值。
所以,英國在完全控制印度之後,一開始對錫金的興趣並不大。因為英國一開始並沒有想得罪清朝,對西藏也沒有什麼野心,只是想好好經營印度。但是後來情況變了,英國非常積極的想要和西藏建立直接的貿易關係,尤其是英國在印度試種從中國偷來的茶種成功之後,英國非常希望把印度的茶葉輸入西藏,代替四川茶葉在西藏的地位。而西藏始終堅持拒絕與英國直接打交道,英國人比較惱火,才逐步有了武力強迫的想法。
錫金是內部先發生了內亂,一方依託西藏地方政府為外援,另一方無奈之下才決心與英國的印度總督聯繫,以得到支持。英國的印度總督評估認為這是個好機會,因為控制了錫金,就可以直接和西藏接觸了。所以,英國介入了錫金的內政,最後強迫錫金獨立,也就是擺脫西藏和清朝的雙重藩屬國的地位。
其實清朝當時已經沒有多大的雄心壯志了,所以對錫金並不感興趣,因為清朝實際上對英國完全不了解,也不知道他們是幹什麼的。錫金反而對清朝特別忠誠,錫金在最後在和英國談判時堅持的一條就是保留向清朝和西藏進行朝貢的權利。這當然是因為,朝貢貿易能夠給錫金王室帶來大量的賞賜,所以錫金不願意失去這筆收入。
錫金還有一個令人非常感動的事情是,在鴉片戰爭爆發後,哲孟雄主動偷偷通過駐藏大臣向清朝提出建議,如果清朝需要並且支持,哲孟雄可以出兵攻擊印度,在英國進攻清朝的後方,也就是印度搗亂。這個建議同樣被清朝拒絕了,因為清朝這時候對印度發生的事情也不十分了解,所以擔心哲孟雄幫忙變成了幫倒忙。
隨著印度對大英帝國的重要性越來越高,而沙俄又在整個亞歐大陸上挑戰英國的地位,從而讓保衛印度成了英國的亞洲政策的核心。雖然當時英國面對的清朝還在胡亂折騰,英國人也還是能夠經常敲竹槓,但是英國人總覺得中國總有一天會強大起來,一旦強大起來,就會影響到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
當然,中國確實也具備這個潛力。比如菲律賓反抗西班牙和美國的時候,就從福建採購了三千支槍,成了後來菲律賓長期抵抗的基本本錢。而張蔭棠在奉詔去西藏個英國人談判的時候取道印度入藏,途徑錫金時,其實張蔭棠並沒有做什麼,只是憑藉他對當時的世界形勢的粗淺了解,給錫金介紹了一點各地發生的情況,讓錫金突然意識到,原來擺脫英國人的控制還是有可能的。英國對此就表現得非常緊張。
英國在南亞的統治其實是分別統治的,並沒有把他在南亞建立了有效控制的地區都納入英屬印度的版圖,而是承認這些國家和地區是不同的殖民地,只是為了管理上方便,讓印度總督同時代替英國政府管理周邊的一些小國和地區,其中就包括錫金、不丹和尼泊爾,錫金是特設了一個錫金政治專員進行管理。
所以,英國從南亞撤退的時候,這些地區和國家也是分別獨立的,並沒有一股腦兒的把這些地方都交給印度,變成印度的領土。不過,英國人還是堅持之前在撤退時給殖民地挖坑的做法,英國雖然承認了印度獨立,但是英國卻並沒有直接撤走其在各個殖民地國家和地區的辦事機構,而是把這些機構也交給了印度。比如在我國西藏的代辦處代表黎吉生就只是把國旗換成了剛獨立的印度的國旗,就繼續工作了。
當然,他既不是完全為印度服務,也不是完全為英國服務,而是同時兼顧兩邊,所以讓印度有了一個錯覺,那就是,凡是英國人再南亞次大陸周圍地區統治過的地方,不管是殖民地還是半殖民地,現在都是英國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了,理直氣壯的要求繼承英國人在這些地區的特權。其中也包括在我國西藏的特權,這當然被新中國拒絕了。這也是印度經常喜歡在我國西藏事務上指手畫腳的原因之一,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他們從英國那裡繼承來的義務。
而中國在西藏地區邊境線問題上的立場,又是大體承認以麥克馬洪線為習慣線的,這條線以北的地方中國態度非常強硬,寸土不讓,而對這條線以南,則是完全放棄了任何領土要求。而喜馬拉雅南麓小國夾在中印兩大國中間,中國既然不支持,那就很容易被印度完全控制了。所以,印度長期把這些國家和地區當成自己的保護國,中國也並不反對。
到印度吞併錫金的時候,錫金事實上早都已經不能算是一個獨立國家了,而是完全處於印度的控制之下。錫金和哪個國家打交道,都要經過印度同意,凡是有損於印度國家利益的,都不允許在這些地區和國家出現。經濟上就更不用說了,自從英國控制錫金以後,錫金的經濟基本上就依賴於與印度的貿易。因此,當印度完全吞併錫金的時候,包括美蘇在內的其他國家都默認了,實際上是毫不關心。
這就好比,張家仗著自己勢力大,把隔壁王家的幾棵樹劃到自己家那邊去了,王家都毫無表示,其他的李家劉家又隔壁那麼在意的?
一定程度上說,琉球問題其實也是這樣。按照波茨坦公告的說法,日本是要放棄琉球群島的,承認琉球獨立。但在二戰結束後,聯合國卻同意了日本繼續以託管的名義管理琉球,這就成了現在的沖繩,日本實際上已經完全控制了沖繩,但國際上並沒有其它國家對此提出任何異議,琉球本地一些渴望獨立的人一直在呼籲,但國際上仍然無動於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