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學會利用這優勢去規劃人生,比嫁入豪門更有用,活得光芒萬丈

2019-08-22     冷愛

今天我們將藉助一位主人公的故事跟大家分享,什麼才是真正的自我提升?以及如何學習才能讓自己真正成長?希望能夠幫到所有對人生感到迷茫想要去自我提升的小夥伴。

關鍵詞:什麼是有創意不可替代的事?

問:我89年生,身高162,體重116斤,大學期間學的是陶藝,畢業後一直在一個公立小學當美術老師四年,非編制,後來認識現在男朋友,因為我們兩住的遠,還有我自己不想在那兒乾了就離職了。

離職到現在半年多了,離職後的三個月什麼都沒做,只是在家待著,過完年後從老家回來,男朋友給了一萬塊錢,我學了游泳、攝影、書法和國畫,可我依然迷茫,不上班的日子很懶散,我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該做什麼。

朋友說你需要上班,去做你能做的所有事情,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不想回小學裡面當老師了,我也看了你關於提升自己和關於工作的文章,可是自律、早起、減肥,這些就像是一個個詞語一樣,我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做。

我現在很懷念高中時的那種上課模式,固定的時間,規劃好的內容,只要認真學習就可以了,可是現在我真的理不出頭緒來,你說過要找有創意的不可替代的事情,到底是什麼呢?我真的沒有方向。感謝你!

冷愛回覆:

你的男朋友給了你1萬塊,你學了游泳、攝影、書法等之後依然迷茫,不知道該做什麼。

我認為,你應該對你的人生好好地進行一番規劃。

你的這個故事,宛如人間的一個萬花筒,我們今天借著它一起照亮其他所有對人生感到迷茫想要去自我提升,但又不知道怎麼辦的人們。

我們給出以下六條重要建議:

01

學會區分消遣與技能

用這1萬塊錢,你學了游泳、攝影、書法和國畫。

這些看起來像是技能的學習,但實則不然。你學習這些東西的過程,就像很多女生去學插花、學成人繪畫、學很多其他東西,只是因為這些消遣類的學習在生活當中比較容易找到而已。

這些活動看似是學習,其實是消遣。

比如,教你游泳的老師,他不會對你進行嚴格的要求,你游得不好,他也永遠不會跟你說「你給我重遊十遍」,因為他們提供的只是一種休閒式服務。

本質上講,這些消遣是打發時間的過程,是一段很容易就可以度過的時間。

什麼是真正的技能呢?

  • 比如,現在很熱門的短視頻剪輯與製作。


如果現在去學短視頻剪輯與製作,有可能在這個過程當中,你會無數次受挫會發現拍出來的東西根本就不行會感覺困難重重,甚至很痛苦。

但在這種技能學習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好的技能學習是會讓你不斷實現自我突破的

具體來說,我們給出第二條建議:

02

真正的提升不是消遣而是突破舒適區

區別真正的技能學習和消遣的關鍵是什麼?關鍵的核心在於,這項活動是否能讓你突破舒適區。

消遣往往是舒服的。

  • 比如說,躺在家裡看小說,我自己喜歡看玄幻類的小說,這種看就是隨便翻、隨便看。
  • 又比如,我看一個綜藝節目,看一集美劇,這些都是消遣,因為待在這種狀態里我是舒服的,不需要花費任何力氣。我躺在那裡,一邊吃西瓜,一邊看綜藝,這就是一種典型的消遣。

而挑戰則是不舒適的。

  • 比如去閱讀一本真正的有深度的書。


像我曾經推薦過的《真實的幸福》、《幸福的婚姻》、《反脆弱》這種級別的書,都是非常難以看下去的,這也是我在很多人那裡得到的一個反饋。

這種深度閱讀跟看玄幻小說,完全是兩回事。

都是在看書,但看玄幻小說是消遣,而看《反脆弱》這樣的書則是以閱讀的方式在學習。

深度閱讀是對自我的一種挑戰,這不僅挑戰我的認知,還挑戰我的注意力,我得約束自己去看書,而不是隨便去刷個劇,看下別的東西,我得無數次拒絕自己想拿起手機的這種慣性,約束自己在那裡閱讀。這就是挑戰,這就是突破自己的舒適區。

所以,真正的自我提升、技能學習絕不是消遣,而是突破舒適區。

這樣在第二條建議里,我們也徹底講清楚了什麼是自我提升:自我提升是不斷地突破,不斷往上走,不斷去迎接新的挑戰。

03

探索自己真正的興趣愛好

可能有人就會問了:

難道我就不能有點興趣愛好嗎?一整天都在那挑戰我不累嗎?我就不能消遣嗎?

能,當然能,我自己就有很多消遣。

所以接下來,我想談的就是真正地愛自己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去探索自己真正的興趣愛好。

有時候,當你去問一個人他興趣愛好是什麼時,經常有人會回答說:我的興趣愛好是美食、讀書、看電影、旅行等等。

你會發現大部分人都在這樣說。

可他們真正愛這些嗎?就以美食來說,很多人說:我愛美食,我喜歡吃火鍋,這充其量只是個吃貨。

你如果愛美食,那你應該知道全世界的美食是怎樣的,或者退而求其次,至少應該知道中國美食是什麼樣的。

  • 比如,至少應該知道「川、魯、粵、淮」吧?
  • 你要知道「浙、閩、湘、徽」說的就是浙江菜,福州菜、湖南菜跟安徽菜吧?
  • 你要知道上面這些連在一起合稱八大菜系吧?
  • 這八大菜系你都吃過嗎?
  • 這八大菜系裡面分別又有什麼代表風味呢?
  • 這些菜系又是怎麼發展形成的?
  • 這些不同的口味給你的感覺如何?
  • 不同的菜系應該怎麼樣去挑選食材?

……

做好上面這些,才叫研究美食。而如果沒有跨過這個及格線,就不能夠稱之為「愛好美食」

一個真正的愛好,應該有一個對它了解的過程,你不了解一樣東西,怎麼能夠稱為愛呢?

不了解一個人,你會宣稱愛他嗎?那種愛只是自戀。

不經過了解,你怎麼可能學習呢?

不經過學習,怎麼可能真正地形成品味,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知道怎麼去鑑賞呢?

所以,這個三階段:了解,學習,鑑賞,你沒有完成之前,其實是不能夠稱為有這個愛好的,沒有完成這些的愛好不是真正的愛好。

以我自己的愛好為例,我喜歡音樂,那我就會去了解音樂里有哪些不同的流派,不同的表現形式。

我喜歡搖滾,我要知道搖滾樂的歷史發展,然後我具體又喜歡其中的哪個風格。

我喜歡金屬樂,那其中又有哪些樂隊最具有代表性,等等。

做完這些後可以說,我知道哪一支樂隊是好樂隊,哪支樂隊是不那麼好,因為我有了對搖滾音樂最基本的品味,這就是鑑賞了。

這樣我就可以自稱「我是個音樂愛好者」。

隨手打開我的一個聽音樂的軟體,大家能夠看到這上面聽過的歌就有25602首:

這就叫做「愛聽音樂」,這是需要真正去熱愛一樣東西的,這就叫「興趣愛好」。

人的興趣愛好不在於廣泛(雖然我覺得我個人愛好也很廣泛,哈哈),更重要的在於兩件事情:

第一件,是不是能夠跨越品位,鑑賞的那條最基本的金線。

這條金色的線是,你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

第二件,跨過金線之後,你是不是能夠深入的去研究某一個愛好。

而且你會發現,所有的愛好最後是觸類旁通的,很多很多的愛好之間是有共通之處的。

以上是第三條建議,這條建議獻給所有想要探索自己的愛好及興趣的人。

04

不要假裝在學習,藉此迴避真正的成長

所謂的學游泳,學國畫等,很多時候其實是對現實的逃避。

真正的學習是,你可以設置一個目標,以結果為導向去學習。

  • 比如,想去經營好一段關係,你就可以設定一個學習計劃,思考學什麼能讓你真正成長,能夠讓你經營好現在的人際關係。
  • 比如,你想要學習怎麼溝通,那真正的成長是什麼?是你去看一本叫做《非暴力溝通》的書,然後去實踐,去把學到的知識用起來。

這種情況下,學習才變得有意義、有價值,你才會收到真正正向、積極的反饋。

當你發現自己跟男朋友的關係真的變得更好了,你就知道學習的意義了。

而不至於說學完之後就是迷茫,學的東西沒有真正地落實到行動中去。沒有知行合一,知識跟行為是脫軌的,這樣的話當然會覺得迷茫。

當知識跟行為合在一起,知行合一之後,你就會覺得這種學習是有意義有價值的。

05

想自我成長究竟該怎麼學習呢?

一個最簡單的學習方法,就是去上課。

當然,看書是非常非常好的,但以我的了解,現在讓大家去看書,絕大部分人是看不進去的。

我小時候看了非常多的好書,因為那個時代既沒有電腦,也沒有手機,我沒有辦法看別的。

我是80後,直到1999年我才第一次上網,那時候我已經十幾歲了,在能夠上網之前,我都在看書,沒別的事可干。

而現在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內,一年能看50本書就非常了不起了。

我也沒有時間去看書,或者說坐下來看書的時候,我也很容易被手機、電腦等各種電子產品吸走注意力。

看書學習很好,但我相信絕大部分人難以做到,所以我更推薦大家去上課。而相比線上課而言,效率最高的是線下課。

那麼,應該去上什麼樣的線下課?

我可以給你三個關鍵詞:

第一個關鍵詞是,結果。

去學習那些你想要去學習的領域裡面有結果的人,向有結果的人學習。

結果不會撒謊,所以最好是尋找這個領域的創始人或者是親傳弟子去上課,因為他們是真正有結果的人。

第二個關鍵詞是,線下。

線下才能形成真正的社交,線下你得到的信息不僅僅是來自於老師,還來自於同學,你們之間會形成一個社交關係,這種社交關係會促進你學習。

人類的很多進步都是構建在社交關係上的,你可以通過社交,在未來得到關於你想學習的領域的更多信息。

信息就是船票,在關鍵的時候能不能上船,就看你能不能得到信息,而社交能夠幫你得到更多的信息。

第三個關鍵詞是,遷徙。

我們要學會遷徙。一個好的課程,你不要因為這個課程在當地不開就不去了,你要有遷徙的能力。

好事情永遠通過改變發生,學會去遷移,就是一種改變,我們去到那裡,我們就得到了新的改變。

而且,你會發現很多好老師,他們只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地方開課。因為他們的時間精力也有限,可能他一年就開幾次課,那我們就只能到這些地方去學習。

我為了學習,飛遍了全世界,就是因為有些好老師,他不來我們這邊開課,那我只能飛過去。

我們要明白,當我們真正去進行有效學習的時候,我們是有求於這些好的老師的。真正的名師是很少很少的,但只要一個貴人指路,我們會少走很多彎路。

所以,哪怕我飛十幾個小時去上課我都願意,因為我知道我在那裡才能得到我真正想學的東西。

去學一百個垃圾課程,不如學一個真正的好課程。在我們的生命當中,行萬里路,不如找到真正的貴人指路。

06

跳出親戚朋友的框架,進入真正的好圈子

你說你很懷念高中時上課模式:固定的時間,規劃好的內容,只要認真學習就好了。

對此我非常理解。

現在絕大部分的成年人,在25歲到35歲這個階段,大部分時間裡都是處在這種彷徨、迷茫、沒有固定模式的狀態之中的。

因為沒有人可以真正教你人生應該怎樣度過,而周圍的親戚朋友說的,又不一定完全符合你自己想要的。

所以當你擁有了對人生的掌控權之後,反而可能害怕這種自由,因為這意味著你要對自己的人生全面負責。因為這每一個選擇都是你自己做的,你就要為這個後果負責。

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更重要的事情是跳出親戚朋友的框架,不然你學到的全都是他們教的。

跳出這個框架之後,找到並進入一個真正的好圈子。

你可以參考別人的生命,讀書不如讀人,儘管現在沒有教科書了,但是你可以通過別人的人生,比如你經常看我們的問答專欄,就可以通過別人的故事知道什麼是你不想要的;你看到了別人生命中的悲劇,你就知道應該怎麼樣去避免;你看到了問答中別人取得成功,就可以想辦法去借鑑。

有創意的、不可替代的事情,就是去尋找創造性,不做重複的工作。

而我們能學到的最重要的創造,就是規劃自己的人生。這種規劃,前提是利用好我們成人之後的自由。

這種自由不是說為所欲為,而是真正對自己負責任。

祝福我們所有擁有自己人生選擇自由的讀者,希望你能夠用好自己手上的這個權利。

面對未知,我們確實會恐懼,但是勇敢邁出這一步,你會發現日月星辰都會為你讓路!

插畫|申鎮,花鎮視覺設計師

本文插畫,任何組織及個人未經「花鎮」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Oq72mwBJleJMoPMxFh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