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之聲國防時空·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王銳濤
中部戰區總醫院感染控制專家靳桂明,曾經參加過抗擊「非典」、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衛勤任務,被評為湖北省抗擊「非典」先進個人,先後六次榮立三等功。如今,當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已經退休的靳桂明主動請纓,再一次走到了抗擊疫情的最前線。
經過連夜準備,一大早,中部戰區總醫院在內科大樓一層東側新開闢了一個發熱專區CT檢查室。沒過多久,從外面趕來檢查的人多了起來。為了避免交叉感染,負責院內感染控制的專家靳桂明也來到了現場。
靳桂明
靳桂明:「第一天運營的時候,我發現有些病人看病不太方便,就馬上和科室去溝通,解決這個問題。」
記者:「這個工作也是咱們感染控制工作的一部分吧?」
靳桂明:「對,就是病人和工作人員的走向,物流、清潔和污染的走向,都是我們每一個環節都要細緻考慮的問題。」
靳桂明說,感染控制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大到醫院病區隔離、一線醫護人員的個人防護,小到一袋醫療垃圾、一滴醫療廢水的處理都是防範疫情擴散的關鍵環節。這也是她在抗擊「非典」等傳染病時,積累下的經驗。
靳桂明:「例如,病人用過的水都要經過消毒以後才能進入公共污水道,排到公共區域的污水要達到6.5毫升余氯的標準,這也是在2003年救治SARS患者期間提出來的要求。當年很多工作經驗,包括一些相關的指標,我都記住了,再結合現在的新標準,我們儘快用到臨床上去。」
靳桂明(左)
作為一名有著44年工作經驗的感染控制專家,靳桂明早已記不清,自己與多少種傳染病打過交道、又闖過了多少道「鬼門關」。這一次,早已退休的她本用不著再冒險,但她卻選擇了再上抗疫戰場。
靳桂明:「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我覺得,如果我不來這裡的話,就像一個軍人在逃避戰鬥一樣。我一定要為醫院、為病人做一些事情。什麼危險不危險,只要做好防護,即使有危險,我也在所不辭。」
回到一線,靳桂明將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分享給了年輕同事,同時還帶領他們迅速完成了病區的隔離改造工作,為大規模收治病人創造了條件。
疾控科醫生周鳳玲:「整個大樓的改造,工程量確實很大,但是主任對這裡有非常清楚的規劃,像病人通道、醫務人員通道、物資轉運通道,還有清潔區、污染區和潛在污染區,每個分區里的防護用品該怎麼放,人員如何防護,物品如何轉運,各個細節她都會考慮到。」
醫院病區隔離改造工作完成後,收治的病人不斷增多,靳桂明和同事們的工作時間也不斷延長,有時還要與患者直接接觸。靳桂明說,雖然抗疫工作危險又辛苦,但同樣也充滿了感動。
靳桂明:「大年初三,我們接收了一個產婦,她的兩肺病情很嚴重。但我沒有想到,她只說了一句,「主任,我的小孩多少斤?」好像對自己的情況一點都不在乎。一位母親,就這樣感動了我。」
靳桂明說,在這一段時間裡,她在臨床一線見證了太多讓人感動的瞬間,每當一天工作結束、夜深人靜之時,她都會將那份感動用紙筆記錄下來,成為激勵自己在抗疫戰場上繼續前進的力量。
靳桂明:「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我們和病人一起堅守在這個陣地,用生命挽救生命。大家都說明媚的春光特別好,我們就在等待明媚春光的到來,我們一起挺過去!」
中國之聲國防時空·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