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家長,也注意到了11月3日的一條微博熱搜。
湖南一名剛滿月的女嬰在外婆和母親的監護下在家中戴脖圈游泳,女嬰父親回家時發現孩子臉色蒼白、不哭不動,家人這才覺察異常,趕忙送往了醫院。
經醫院檢查,孩子多項生命指征異常,因缺氧時間過長造成不可逆的嚴重腦損傷,最終不幸離世。
看到這樣的一幕,真是讓人心痛萬分。
網友評論說:
我一直不贊成這種圍脖子的泳圈讓嬰兒游泳的行為,這能鍛鍊什麼?脖子卡起不惱火嗎?我看著都難受。
剛滿月就帶去游泳,真是不應該,孩子的脖子都沒有發育到可以直起來,太可惜了。
剛滿月的寶寶,原本是家庭的希望,如今悲劇發生,家人陷入無盡的悲傷,還可能相互指責,然而,後悔、埋怨有什麼用,孩子再也回不來了……
確實,近年來嬰兒游泳很火,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身邊的寶寶,多數都辦著游泳卡;如果沒有游泳卡,家裡也有一個寶寶專用的「游泳池」。
大家的朋友圈裡,也時常會看到一些家長曬小寶寶游泳的照片,萌萌噠很可愛。
雖然嬰兒游泳是有一些好處,但存在的安全隱患也萬萬不能忽視。接下來,咱們就來聊聊家長應該關注的幾個問題。
一、工作人員是否持證上崗?
作為家長,也都了解給寶寶做撫觸的好處,因此一些嬰幼兒游泳館就打著「免費撫觸」的旗號來宣傳吸引客戶。
但是,有些游泳館的相關工作人員,無證無經驗,讓他們給寶寶做撫觸,能放心嗎?
二、衛生和安全有無保障?
近年來嬰幼兒游泳館可謂是「遍地開花」,但良莠不齊,很多商家都不會嚴格要求寶寶游泳時長、水溫、衛生情況等。
如果不及時換水、消毒不到位、多名嬰兒共浴等,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三、當心泳圈變「奪命圈」
嬰幼兒頸椎相對脆弱,如果佩戴脖圈,寶寶在水裡唯一的著力點都在頸部,很容易對頸椎造成傷害。
同時,脖圈過松過緊都有隱患。
過緊會導致頸部壓迫,造成窒息,或者壓迫頸動脈竇(人體頸部外側中點,頸動脈搏動最明顯的地方有略微膨大的部分),引起血壓快速下降、心率減慢甚至休克;過松又可能讓頭部滑出來造成溺斃。
此外,很多家長覺得孩子佩戴上脖圈後很安全,往往疏於看護造成意外。
有些家長會問:到底要不要讓孩子學游泳?
其實,對於嬰兒來說,游泳不是必須要學習的技能。
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
1歲前,可在家長的陪同和監護下玩玩水作為娛樂消遣;
1歲後,可選擇參與有潛水閉氣、岸邊求生這類內容的游泳課程;
4歲後,再正式開始考慮學習游泳技能。
如果帶寶寶去游泳,家長一定要時刻盡到監護職責,不要離開或分心做其他事情!並且要選擇正規有資質的游泳館,確保衛生,並有專業的安全員,不要給寶寶用脖圈(在寶寶脖子能直立以後,可以選擇正規的腋下/坐式游泳圈等漂浮工具)。
袋鼠麻麻有話說:
之前我們介紹過,只要5cm深的水,面部浸入2分鐘,就能導致窒息,當寶寶在水中時,家長1秒都不能大意,務必全程盯緊了,不要因為一時疏忽,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