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向正
「我是醫護工作者,也是共產黨員,我會用我的生命,守護你的生命!」面對焦慮、憔悴而又充滿期盼的新冠肺炎患者,寧波市援鄂醫療隊隊員、副主任護師周嬌枝,會用親切而又堅定的目光,透過護目鏡凝視對方,真誠表達心聲,傳遞愛和力量。
周嬌枝是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東部院區放療一科的護士。作為寧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她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白衣執甲、支援武漢,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承擔護理工作。在這一段戰鬥歲月里,周嬌枝踐行白衣天使的使命,譜寫了人生不平凡的樂章。
「我是共產黨員,請讓我去前線」
疫情來襲,白衣天使化身堅強戰士。春節前,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東部院區著手組建多梯隊的援鄂戰「疫」隊伍。周嬌枝「想都沒想」,就瞞著家人向醫院報了名。
「武漢有那麼多患者正在經受折磨,作為醫護工作者,豈可袖手旁觀?」周嬌枝說,「有20多年的臨床實踐,我一定能夠勝任!」
但一開始的「請願」她沒能如願。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都奔赴武漢了,還是沒有輪到自己!周嬌枝急了。於是她又接連兩次向醫院領導表達意願:「我是共產黨員,請讓我去前線!」
2月8日終於有了結果——當晚9時接到醫院緊急通知:「2月9日出發去武漢!」她連夜收拾行李。出征前夕,周嬌枝心潮澎湃,無法入睡。
「別怕,我在你身邊,請放心」
2月9日,周嬌枝和其他隊員一起到達武漢。次日晚上,大家趕到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正式接管E3-2病房。
第一天上班,周嬌枝就用馬克筆在自己的防護服上寫了「餃子」兩個字,這是她名字的諧音。她想讓病人記住這份「餃子」,想讓「餃子」帶來生活的氣息和康復的希望。
繁重的工作開始了。周嬌枝所在的病房收治了一名22歲的姑娘,她病情嚴重,全身是皰疹。因為無法自理,姑娘把大便解在了病床上,可她頭腦清醒,覺得非常難為情,不好意思叫護士。周嬌枝發現後,立即跟同事一起,把她的身體擦乾淨,並換上新床單。後來,這名姑娘因為病情加重被送往ICU,好在一周後她病情好轉回到了原病房。
「謝謝您,姐姐,您多像我的親人!」姑娘一見到周嬌枝,就連聲道謝。
「別怕,我在你身邊,請放心!」周嬌枝微笑著說。
在武漢,這樣暖心的場景每天在周嬌枝的工作中上演。從不習慣穿厚厚的防護服打針,到後來輕車熟路;從聽不懂病人方言,到後來雙方溝通無障礙;從內心的忐忑,到越來越從容——周嬌枝逐漸成為一名真正的抗疫戰士。
「這次援鄂是我回報祖國的一次行動」
在武漢的日子,周嬌枝克服了重重困難。她說,最難的是到武漢的前三天。由於日夜班不斷輪換,她三天三夜無法入眠。她的鼻子被N95口罩勒出了「瘡」,傷口在厚重的口罩反覆壓迫下化膿、腐爛,過了很多天才得以癒合;頭皮上也被勒出血腫。
「可是這樣的傷對我來說,根本不算什麼,因為患者的病痛才是我心中最大的痛。」周嬌枝說,「能為患者多做點什麼,我都會努力去做。」
有名女孩屬疑難雜症患者,沒有明確的原發病診斷,全身有瘀點瘀斑,幾乎每天都發高燒。這名患者情緒很不好,經常哭。由於輸液多,留置針扎在腳上,一整天沒下床,她感覺腰酸背痛。周嬌枝就讓她趴著,給她做全身按摩,一邊按摩一邊跟她聊天,做她的思想工作,後來患者情緒變得穩定,稱周嬌枝為「英雄姐姐」。
在武漢戰鬥的50多個日日夜夜,周嬌枝始終充滿激情,忘我奮鬥。
「其實,我不算什麼英雄,我只是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醫護工作者,這次援鄂是我回報祖國的一次行動。以後只要祖國需要,我都會一如既往、履行承諾、遵守職責,盡最大努力去完成。」周嬌枝說。
4月1日,春暖花開,英雄凱旋。在回寧波的飛機上,周嬌枝透過飛機舷窗,眺望荊楚大地,一邊揮手一邊默默祝願:「祝福武漢,祝福湖北,祝福我們偉大的祖國!」
一聲令下,我懷著一腔熱血上了戰場,沒有害怕,只有決心。在春暖花開之時,我們的背影是帆,武漢人民的目光是河流。
象山縣中醫醫院醫療健康集團醫師 吳映嫻
作為一名白衣天使,我選擇逆行而上,主動請戰。剪短髮,流過汗,破過皮,累過,哭過,笑過。春已至,花已開,疫情終將散去!
鎮海區人民醫院醫療集團總院護師 趙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