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的腸道消化系統不比我們成年人,是非常脆弱的,如果吃了難消化的食物就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消化不良幾乎是每個嬰兒都會出現的症狀,那麼你知道嬰兒消化不良有哪些症狀嗎?
一、嬰兒消化不良的症狀
1、產生聲響
由於消化機體功能出現紊亂,導致一些食物殘留在消化道內部,這些殘渣經微生物發酵會產生氣體,這些氣體便會引起嬰兒肚子脹、打飽嗝、腹部發出響聲、多放屁等症狀。
2、降低食慾
未被消化的食物堆積發酵會讓嬰兒減少食慾,嬰兒會出現不吃或吃得很少的情況。
3、嘔吐
嬰兒經常嘔吐並且從口腔處可聞得很刺鼻的又酸又臭的味道。
4、上腹痛
上腹痛亦為常見症狀,部分患者以上腹痛為主要症狀,伴或不伴有其他上腹部症狀。上腹痛多無規律性,在部分患者上腹痛與進食有關,表現為飽痛,進食後緩解,或表現為餐後0.5-3.0小時之間腹痛持續存在。
5、夜臥不寧
煩啼、手心熱、踢被揭衣,剛入睡時頭汗多,為飲食過多積滯腸胃而產生內熱,正如俗話說「若要小兒安,常常幾分飢和寒」,「胃不和則夜不安」。當小兒隨著年齡的增加尤其添加輔食後,要注意晚餐不能過飽。1歲左右的小兒更不要臨睡前飽飲飽餐。
6、腹瀉
消化不良分單純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
單純性消化不良的表現是一天腹瀉10次以下,大便黃色或帶綠色,水分不多,腹部脹氣,偶有嘔吐,有時發熱,但不太高,病兒食欲不振但精神尚好。
中毒性消化不良者病情較嚴重,發病突然,熱度較高,每天排便一般在10次左右,亦有次數更多者。大便常呈水狀或呈蛋花湯狀,無里急後重(下墜)感。嘔吐頻繁,每天可在10次以上,造成嚴重脫水。病兒甚至抽風,意識消失,如不及早治療,可造成死亡。
二、嬰兒消化不良怎麼辦?
1、飲食規律
首先讓孩子的飲食有規律並且符合她的體質。確保每頓飯適量不至於太多,確保食物不會含太多脂肪太過於油膩。不要讓孩子吃太多的巧克力或者橘子,兩者都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2、細嚼慢咽
告訴孩子吃飯的時候要細嚼慢咽。吃飯不要太快,要把食物充分咀嚼(大約是十秒鐘)這樣才能更好地消化。
3、經常鍛鍊,避免壓力
鍛鍊有助促進消化。身體運動有助於減少很多消化問題。研究發現,肥胖症、缺乏運動、胃痛、腹瀉以及腸易激之間存在很大關聯性。另外,壓力過大時,腹部供血減少,影響消化酶正常分泌,消化過程減慢,導致燒心、脹氣和便秘。
4、每天多攝入膳食纖維
高纖維飲食是健康飲食的重要內容,有益消化的同時,還有助於防止糖尿病、冠心病、痔瘡、結腸癌等疾病。應該多吃水果蔬菜、全谷麥片、堅果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果消化不良,那麼西蘭花、烘焙豆類、捲心菜、花椰菜、碳酸飲料等脹氣食物最好暫時不吃。另外,小麥、燕麥及土豆等高澱粉食物也會導致脹氣。保持高纖維飲食的同時,還應該記得多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