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9月27日18:30
放映電影:《中國機長》
地點:紅星電影世界(越界世博店)
主持人:馮帆
嘉賓:齊偉
特別鳴謝:紅星電影世界
《中國機長》現場打分
平均分:8.5
最高分:10分 最低分:6分
[ 全場大合影]
主旋律電影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了越來越豐富的表現形態,以類型電影的方式拍攝,讓電影變得好看,讓觀眾愛看,《中國機長》絕對做到了。
應該說,在LUXE影廳觀看《中國機長》是一種堪稱美好的體驗:空難時強烈的震動和顛簸,通過導演劉偉強極具寫實感和貼近感的拍攝,將觀眾瞬間拉入那架在萬米高空、外殼嘎吱直響的飛機!
港真,看的過程中真的是全程高能,手心冒汗,從飛機玻璃突然咔嚓一聲小編的心都提起來了。不過這部完全以類型化思路拍攝的電影,卻有著比尋常類型片更深刻的觀察。
這也是一個當代中國的縮影,在民航這個獨立的行業里,我們看到了這一代國人的面貌:敢愛敢恨,勇於承擔,更有著現代化服務業的職業素養和技能。
能夠讓航班圓滿完成飛行,靠的是機長關鍵時刻的決斷,也靠所有機組人員的盡責,靠地勤人員的無保留付出,更靠有素質的乘客們對機組人員的信任。
災難過後,每個人都是英雄!
1
LUXE巨幕觀感極佳!
劉偉強導演是攝影出身,憑著極佳的鏡頭感,他曾經帶來如《無間道》這種香港救市之作,良好的節奏和大膽的鏡頭調度,成為他極具辨識度的電影風格之一。
在《中國機長》里,這樣的調度能力在片中長達一小時緊張刺激的空難戲份里,表現得淋漓盡致。
應該說,改編川航事件的難度是不小的,首先,飛機遭遇的代號「7700」的情況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技術問題,觀眾需要理解;其次,事件涉及重慶、成都包括西南戰區空軍系統、民航中心等多個地面部門,敘事跨度也相當大。
但在劉偉強精確的調度下,各個部門的配合和狀態,成為空中飛機最好的註腳,也成為呼喚飛機歸來最有力的聲音。幾個部門近乎絕望地連續呼叫「8633」時,我們的心和他們在一起。
電影將空難過程設計為幾個高潮點,從一開始玻璃破裂降高度釋壓,到旅客情緒不穩,再到穿越積雨雲,以及最後的迫降。應該說,每一段的懸念都拉得相當滿,一個接一個的情節點,讓這一個小時成為再愉快不過的觀影體驗。
劉偉強在攝影上的功底,讓他可以極富想像力地呈現飛機上的極端情況。在大多數時候,他都以很平實的寫實鏡頭拍攝,抵近拍攝的細節讓個人的情緒極其突出。
而關鍵時刻,他橫貫全飛機的特效鏡頭,將慌亂和顛簸渲染到極致。
對於最難解決的技術問題,電影做的也不顯得突兀。黃志忠、李現、吳樾、小愛等地勤人員的對話里不斷透露的飛機狀態,雖然是節奏里放緩的部分,卻因為他們的台詞,不斷刺激觀眾對下一段高潮表示期待。
這是一部只要看過新聞,都相當於被劇透的電影。但恰恰是這些部分的處理,讓你不斷升起疑問:他們到底是怎樣從這種狀態下逃出生天的!這個過程,在LUXE巨幕上被進一步放大。
尤其是在飛機徹底失聯的一瞬間,整個機艙突然陷入了寂靜。無奈的面孔,搖擺的吸氧面罩,定格在可能永別的那個瞬間。不得不佩服導演的功力,和演員們的演繹,精彩!
2
致敬民航工作人員
為了拍攝這部電影,民航上千位工作人員給予了幫助和支持,電影末尾還特別出字幕鳴謝了他們。這些專業人士所帶來的,不只是演員們非常專業合乎規範的機上操作,更是一種職業態度。
應該說,恰恰是職業化的訓練和操作,讓3U8633航班最終安全著陸。這種規範,時常被人忽視。片中有一名惡意刁難空姐的乘客,稱她們是「端茶倒水」的,讓乘務長畢男感覺哭笑不得。
當災難來臨,乘客情緒失控,卻還是各位乘務組成員,穩住了大家的情緒。她們所依仗的,恰恰是機組成員足夠專業的職業素養,當然,還有在回頭看向駕駛艙時,堅定的信任和倚靠。
這種專業,可以說是滲透了電影的各個橋段。即使艙內失壓,供氧不足,即使每說兩句話都要吸一口氧,畢男在播報的時候依然儘量保持著日常的職業語氣和節奏。
誰都可以急,她不能急,機組人員不能急,他們急了,乘客只會更亂。
而靈魂人物、機長劉長健,在幾乎不可能安全降落的情況下,剛剛脫離險境,就考慮到飛機必須開出跑道,保證降落的成都機場不出現早高峰大規模滯留。那不僅是職業,更是作為員工的責任與擔當。
電影或許會被久久記住的,是飛機平穩落地之後,拯救了119名乘客、保證所有人安全落地的劉長健,卻按照不能按時到達的機務流程做播報,向全體乘客致歉。小編全片都憋著的眼淚,徹底繃不住了。
事件一周年之際,機組成員聚在一起吃了那頓遲到的火鍋,機長劉長健致的祝酒詞,居然是當天重慶天空狀態良好,適宜飛行。平安往返,是每個乘客的心愿,更是民航工作人員的職業訴求和希冀。
感謝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了那些旅途中匆匆一唔的職業化笑容背後,如此深刻而厚重的使命與內涵。
看過《烈火英雄》,我們致敬消防戰士;而看了《中國機長》,想致敬民航工作人員。以後的每一次旅行,請記得對他們說:謝謝!
3
致敬英雄
毫無疑問的是,電影再度呈現了英雄的形象。這幾乎是空難片甚至所有災難片的標配,總要有人扮演拯救者,他們是在所有人無能為力的時候,做到不可能的人。
當然,我們的英雄也會有所不同。相比於西方式的個人英雄,電影里的劉長健並沒有單人獨騎扮演一個拯救者的形象。而英雄的稱號,屬於拯救了這架飛機的每個人。
他們確實都做到了不可能。劉長健在風擋玻璃破碎的情況下,幾乎全程閉眼操作,將飛機安全備降;他的壓力在於,有太多的選擇需要他一個人做。比如,面對積雨雲團,他到底該怎麼辦?
在最關鍵的時候,他的決定拯救了乘客和機組人員;但關鍵時刻,沒有那個反覆確認他依然清醒的第二機長,以及整張臉吹腫了卻依然堅守崗位的副駕駛,他最後無法完成剎車。他們的偉大,叫擔當。
乘務組也是了不起的。飛機顛簸中為了保證所有乘客系好安全帶,五號位撞倒昏迷。當她緩緩醒來,下意識地豎起拇指,整個乘務組高舉的拇指仿佛一道防線。她們的偉大,叫堅守。
地勤在飛機失聯情況下,依然連續呼叫「8633」的鏡頭同樣是英雄,他們的及時反應和責任感,為3U8633留下了一線生機。他們的偉大,叫不放棄。
從來沒有什麼個人英雄,每一件偉大的背後,總有一群默默無聞的付出者。劉長健最終接受了乘客們的歡呼和掌聲,但他從來不覺得自己是那個拯救者。這,才是中國畫風的超級英雄。
他們就是一群普通人,是安慰了他人之後,也會無力地轉動自己的婚戒,但下一刻,依然會把職業化的笑容堆在臉上。
「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不妨認為,這就是當代英雄應有的守則吧。
直擊觀影現場
[ 主持人馮帆和嘉賓齊偉]
9月27日下午,觀影團和團友們一起打卡了國慶檔備受關注的《中國機長》。
這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在宣布開拍之初就吸引了相當的關注度。一年前的川航3U8633事件,曾經牽動了無數人的心。而這部電影,幾乎全景復原了那場驚心動魄的空中驚情。
超贊的是,紅星電影世界把電影票都做成了機票的樣子!各位即將開啟3U8633旅程的乘客們,大嘎開心伐~
現場觀影過程中,驚險刺激的劇情讓現場觀眾格外緊張;字幕升起之後,現場竟自發地有了掌聲。對於這場LUXE巨幕上呈現的視覺盛宴,觀眾們表示不能更滿意!
影片還有哪些亮點?我們來聽聽嘉賓齊偉教授和主持人馮帆怎麼說吧!
嘉賓齊偉說
【非常成熟的類型片】
我看電影的時候一直在看錶,其實是在計算它幾處強情節設計是放置在哪個時間段的(衡量商業片節奏的一種標準)。
你比如說,飛機右窗玻璃第一次出現裂痕,那是它第一個重要的所謂情節點,大概在35分鐘左右;第二個比較重要的情節點是它衝進暴雨層,大概是在一小時零五分鐘;第三個就是飛機備降,大概在一小時二十分鐘左右。
可見電影是一部非常成熟的類型片,而且是由大家非常熟悉的香港導演劉偉強執導的。其實我之前來的時候沒有帶著太大的超出審美經驗的期待,因為我覺得這部影片能把事件很好地呈現出來,這就已經很難為了。
因為這部影片大家感受得到,裡邊沒有什麼強烈的矛盾衝突,所謂設置一個正義的力量,再設置一個邪惡的力量。但這部影片裡面它所有的衝突的設計、戲劇式衝突的設計都是來自於外力,所以我剛才提到幾個情節點都是來自於外力影響。這非常難,但電影處理得不錯。
【難拍的故事】
這個題材在普通觀眾眼裡可能是特別好拍的,但我覺得並非如此。
第一是它沒辦法設置傳統意義上的矛盾衝突點,有特別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情節其實大家都是知道的,因為大家看過所有新聞媒體的報道,包括景觀的呈現、情節設置,其實大家都有期待。這其實比完全虛構的作品來得更難。
第二個就是主流電影本身層面。主流電影里會有很多牽引性的、引導性的價值觀呈現,但在這部影片中我能夠感受得到,現在我們內地電影創作與主流價值的結合已經做得比較成熟了。
比如說,影片最後的機長講到的「三個敬畏」,一個叫做「敬畏生命」,他把生命排在第一位,第二個敬畏職責,第三個叫做敬畏規章。
這其實是我們大國崛起時代傳遞的所謂正能量,不是原來我們嚴格意義上所接受的、更多來自意識形態的灌輸,而是帶有更普遍意義上的這種價值觀念。而這其實是大國崛起時代國家自信的一個象徵。
【中國英雄應該是這樣】
我們今天一再說中國銀幕上應該有更多英雄形象的出現,因為在中國大銀幕上我們看到的英雄形象大多數是好萊塢式的超級英雄。
我們現在能夠數得出來的也就是《戰狼》里的冷鋒,其實我印象特別深,《戰狼》系列出來的時候一直在討論一個問題:我們今天的中國電影市場上也好,我們中國電影主流類型中也好,是不是應該鼓勵英雄主義的、或者說個體英雄主義的影片。
這個話題一直到現在還是在討論的過程當中,大家可以看到《中國機長》的處理方式,就能夠感受得到,我們還是採用一種更集體式的,不能夠凸顯某一個個體,包括在駕駛艙裡面的三位也是一個個體,並沒有凸顯某一個人。
當然說這是非常符合我們國家特有的文化的一種氣質,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我們也期待可以看到更有個性的英雄形象的塑造和出現。
主持人馮帆說
【選題很有感觸】
《中國機長》作為國慶檔的一部主旋律電影,在題材的拓展和類型化探索上還是很令人滿意的。
在題材的選擇上,它不同於我們印象里最經典的革命歷史題材主旋律電影,也不同於最近幾年廣受好評的《戰狼》系列、《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等新主流軍事電影。
它選擇了一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與我們每個人生活密切相關的真實事件。這個角度讓我們太有感觸了,誰沒坐過飛機?如果你有過天上飛的體驗,會覺得這件事簡直就是自己的親身經歷!
如果說新主流軍事電影更多地是通過國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來給我們以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那麼這部以國內真實事件為題材的電影,帶給我們更多的,是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那種認同感。
【英雄亦凡人】
影片的人物很有意思,非常注意用一些細節的東西來呈現這些英雄。
電影里英雄的展現依然是一個英雄群像。但是在這一群人英雄面的展現背後,立馬會通過一些細節的加入讓觀眾感受到英雄們平凡人的一面。
比如說,乘務長在飛機非常顛簸的時候安撫了所有人之後,自己坐在座位上面轉了轉自己無名指上的婚戒。她本身也是一個妻子,可能還是一個母親。她在乘務長這個必須讓她以英雄面呈現的職責背後,也是有自己作為一個平凡個體的內心活動的。
包括機長也是,主要通過機長的家庭,包括在家裡等他回去的妻子和要過生日的女兒,來體現機長作為平凡人的這一面。但誰又能說,不是這種平凡的日常,給了他們面對災難的力量?
導演的表現手法也很有儀式感。其中有一個細節就是,當五號乘務員被撞擊在地上暈倒的時候,乘務長在呼喚每一位乘務員,要得到她們每一位的回覆。
當五號乘務員在大家的呼喚下終於醒過來、高高豎起拇指的時候,我們看到鏡頭慢慢往回拉,五個乘務員五隻豎起拇指的手同時被呈現在銀幕上面,一個英雄群像的表達一下子就完成了。
現場評分
8.5分!《中國機長》的整體觀影感受,讓觀眾給出了近期相當高的一個分數。
感謝齊偉教授的精彩分享,也感謝各位團友的參與!
如果你喜歡這部電影,《中國機長》將於9月30日登陸全國院線,記得要去影院支持哦!
更多詳細內容請戳微博@藤井樹觀影團2011 看精彩回放哦!
P.S.感謝觀影團的合作夥伴一直播、咪咕直播。沒有來現場的朋友們也可在咪咕直播回看整場活動!
電影《中國機長》
將於9月30日上映
請去影院支持!
微博:@藤井樹觀影團2011
公號:藤井樹觀影團
「藤井樹觀影團」已同步入駐平台
| 微博 | 今日頭條 | 一點資訊 | 豆瓣 |
| 搜狐號 | 企鵝號 | 什麼值得買 | 大魚 |
| 趣頭條 | 虎嗅 | 百家號 | 新知 | 大風號 |
合作、投稿、諮詢請聯繫:17717464097
轉載聲明:原創文章請註明作者及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