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有一種力量叫催人奮進,有一種堅守叫不忘初心,有一種希望叫鼓舞人心。在磁縣,在我們身邊,就有多位建國前老革命、老幹部、老黨員、老軍人,在給我們年輕的一代默默耕耘的同時,也傳承著老一輩的那份堅定信仰。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我們生活工作的標杆。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建國前老黨員——梁付貴,感受榜樣的力量。
梁付貴與老伴遊連長
梁付貴,漢族,1931年3月生,磁縣岳城鎮大莊村人。精神矍鑠的梁付貴已經是88歲的高齡,游奶奶溫和慈祥,面帶紅潤。在他們家的客廳里,擺放著梁付貴與妻子游連長的合影。
梁付貴出生於岳城鎮大莊村的一個貧困家庭,兒時親眼見過日本鬼子掃蕩家鄉。當時,梁付貴在村裡小念小學,由於經常聽老師宣傳抗日救國道理,他腦子裡時常想起: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從那時起梁付貴立志從軍,為國報仇。當他還沒來得及當兵入伍,1945年日本就投降了。
當時磁縣已被解放,八路軍與磁縣人民關係融洽,軍民互愛。後劉鄧大軍在當地招兵,1948年1月,當時17歲的梁付貴與家人告別,懷揣著軍人夢想,光榮入伍,被編入3885部隊。由於梁付貴驍勇善戰,屢戰奇功,194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來他在部隊任排長職務。在血與火的錘鍊下,生死離別的殘酷考驗中,讓梁付貴很快成長起來。
1949年10月在劉伯承鄧小平的帶領下,梁付貴參加解放大西南戰役,在隨後的慶功會上,他得了一枚解放西南勝利紀念章和光榮證書。1950年2月梁付貴和部隊一起參加西南剿匪戰役,被安排在雲南執行剿匪任務。1958年3月梁付貴隨部隊到雲南耿馬縣農場工作,為部隊做後勤保障工作,期間經人介紹,認識了他的妻子游連長(現年78歲,雲南臨滄人)並結婚。
解放西南勝利紀念章
1966年梁付貴退伍轉業回到家鄉,游連長跟隨著他一起回到了磁縣岳城鎮,這一待就是一輩子。直到2018年12月,游連長老人在老伴梁付貴、孩子們的陪伴下,時隔52年,回到家鄉雲南臨滄探親。自退役後,梁付貴在村中積極參加農業生產,處處起到黨員帶頭作用,1984年5月到1993年5月,在村中擔任村支部書記職務。在擔任支部書記期間,梁付貴吃苦在前,有事沖在第一線,領著黨員群眾干,在黨員群眾中間獲得很高的口碑。
梁付貴和游連長共育有二個兒子,四個女兒。梁付貴教育孩子們要愛國愛黨,時刻教導孩子們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在梁付貴的教育下,晚輩懂道理、明大義。梁付貴現在和兒子住在一起,晚輩對老人照顧細緻周到。梁付貴生活幸福,盡享天倫之樂。
英雄老去,英雄的精神永存,我們永遠不能忘記英雄為國家的解放、安定作出的巨大犧牲,英雄曾經受過的傷痛應當受到關注!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銘記歷史是為了更好地面向未來。現在我們要完成我們這一代的使命,更要為下一代跑出個好成績!
來源:磁縣主題教育辦公室
編輯:王曉波 校對:劉佳琪
初審:李偉如 終審:范雲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