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樣解決農村環境污染

2020-04-13     錦州政法

開欄的話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即日起,本報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開設「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欄目,介紹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貫徹落實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部署要求,保障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生動實踐。

4月,春雨過後的江蘇省盱眙縣桂五水庫波光粼粼,兩岸青山蒼翠,鳥兒從水面飛過,激起了陣陣漣漪。

「水庫周邊養豬場都搬走了,水不渾濁了,漂浮物也比以前少多了。」桂五水庫是當地村民飲用水水源地,看到水庫環境明顯好轉,六橋村村民吳延安向前來回訪的縣紀委監委幹部高興地說。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紮實搞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治理農村生態環境突出問題。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是推動農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用有力監督促進農村環境問題得到有效治理,保障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是紀檢監察機關必須履行好的職責。

污水處理了,河水變清了

生態環境、住建等是農村環境治理的職能部門,這些部門能否切實擔起責任事關治理成效。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這些職能部門履職盡責情況作為推動農村環境問題治理的重要抓手,確保督在要害處、查到關鍵點。

「過去,村裡污水橫流,如今我們也像城裡一樣,建起了現代化的生活污水處理中心,生活環境乾淨了,心情也好了。」家住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銀湖街道唐家塢村下唐自然村的王水根向銀湖街道紀工委回訪組幹部說道。

但在不久前,王水根口中的生活污水處理中心還是下唐村村民的一塊心病,雖名為「污水處理」,但由於管理不善等問題,囤積在此的污水竟只能通過「自然蒸發」的方式進行處理,由此散發出的惡臭讓附近村民苦不堪言。

「如果任由污水自然蒸發或滲入地表,不僅影響村容村貌,還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富陽區紀委監委成立專項監督檢查組,對全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施工及運維情況逐一進行監督檢查,針對發現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管理不善、終端處理水效果不佳、設備帶病運維等問題,形成多份整改意見書送達區農業農村局、區住建局等職能部門。

由此,一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動在富陽區全面鋪開,該區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作為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抓手,打出清水治污組合拳。「以前村道旁的水溝里都是污水,現在臭水溝的味道消失了,家門口的河水也變得清澈了。」大地村村民陳碧洪高興地表示。

拆除違章建築,人居環境改善

監督重在發現問題,還要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儘快推動整改,才能及時減少環境受到的損害,維護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

去年,福建省大田縣曾在石牌鎮老厝村開展延伸巡察,當工作人員經過位於村內的高速橋下時,被撲面而來的酸臭味熏得捂鼻皺眉。放眼望去,到處是隨處搭蓋的雞窩鴨窩、隨意開墾的菜地和亂堆亂放的垃圾。

「這片地已經荒廢好幾年了,村裡、鎮上找涉及的群眾溝通好幾次,工作一直沒做通,也就沒人管了……」提起這片荒廢的地塊,村民們叫苦不迭。

「鄉村振興,農村環境整治應先行。」面對這種情況,巡察組經研究後,下達了立行立改問題移交單,要求石牌鎮黨委政府及老厝村立即整改。

隨後,石牌鎮組織召開老厝村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動員黨員和村民代表一起開展專項治理工作,經過反覆溝通協調,涉及的14戶農戶一致同意將該地塊改造成孝廉文化休閒長廊。

「如今路寬了,環境好了,我們住得舒服多了。」據悉,老厝村已經投入近40萬元資金打造文化長廊,讓原本的荒廢地塊成為村民休閒娛樂的場所。在此基礎上,大田縣紀委監委推動石牌鎮對全部16個村的人居環境開展集中整治。目前已共拆除雞、鴨舍和豬欄等占道搭蓋物323處、廢棄旱廁45座、破損老化籬笆近1000米,拆除違章建築總面積17500平方米,困擾村民已久的污染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修復濕地生態帶來經濟效益

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在不同地方的成因各不相同,一些地方為了生產生活而進行的砍伐、圍堰等行為是其中的一大原因。如何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又保障群眾的切身利益,這是一道難題。

「水頭村海岸線長,村民們原本依靠養蟶過活,近年來為了提升產量而大規模圍堰養殖,沒有顧及濕地保護。」在福建省石獅市,由於水頭村村民長時間圍堰養蟶,占用大量河口濕地,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圍堰拆除迫在眉睫,但6000多名村民的生計問題同樣亟待解決,怎麼辦?

「既要壓實生態環境保護的責任,嚴查整治拆除圍堰過程中存在的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又要督促當地黨委政府保障群眾的切身利益,解決群眾後顧之憂。」泉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游宇飛表示。在市紀委監委的推動下,鎮村幹部一一入戶講政策,紀檢監察幹部逐家上門核實補償款發放情況,很快各類補償款和轉產轉業補助如期兌現,河口圍堰順利得到拆除。

圍堰的拆除不僅讓當地濕地生態環境得以修復,更為村民們帶來了實打實的經濟效益。福廈高鐵石獅水頭段開通在即,泉州灣跨海大橋、水頭外線等若干城市主幹道也已相繼貫通,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人來此投資就業。水頭村的村民們有的進了工廠,有的做起了物流,還有的依託濕地公園發展觀鳥賞景的體驗式旅遊,村民們有了更多選擇,也有了更多的機遇。(本報記者 陳昊)


中國紀檢監察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6eScnEBrZ4kL1ViC41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