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演假想敵專業戶 測試大眾高爾夫280TSI旗艦型

2019-04-29     中華網汽車

何為大眾?顏值無需多麼高挑,至少符合大眾化審美;做工無需多麼奢華,至少經久耐用;動力無需多麼澎湃,至少隨叫隨到,當然日常花銷也不至於讓車主覺得「頭疼」,此次我們測試的號稱「7.5版本」的高爾夫或許就是這樣一款車。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要測試這樣一款不那麼新的車?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它是大眾,它是眾多緊湊級轎車的潛在威脅。


外觀及品質

目前在售的一汽-大眾高爾夫提供了1.2T、1.4T和1.6L共三款發動機,官方指導售價區間為11.92-18.02萬元,而且目前終端零售還有不小的優惠。此次我們選擇了關注度較高的頂配車型「高爾夫 2019款 280TSI DSG旗艦型」(以下簡稱高爾夫)來進行測試。



第七代高爾夫基於大眾MQB平台打造,家族化的設計一改早期高爾夫圓潤小巧的身姿,現在的它增加了許多平直線條,從而整車的立體感和肌肉感有所增強。


高爾夫採用了全LED光源的遠近光燈,並擁有LED日間行車燈、自動頭燈、轉向輔助燈等功能,而霧燈則為鹵素光源,穿透能力更強。




測試的高爾夫採用了塔希提金的配色,漆面較為均勻,發動機前蓋和車頂的漆膜較厚,平均厚度在130μm左右,而翼子板、車門和後備箱蓋的漆膜厚度在117μm左右。全車各接縫處縫隙也較為均勻,同接縫處的接縫大小誤差不超過0.5mm,其中前後車門各縫隙的平均值為3.81mm,而油箱蓋縫隙的平均值為2.39mm。



高爾夫的車身線條較為流暢,所以可以提供駕駛員很好的前後視野,略微隆起的發動機蓋可以幫助駕駛員很好的判斷與前方障礙物的距離。所以前方可視地面距離為4.7m,從內後視鏡看到的後方可視地面距離為13.6m,前風擋寬度超過1.2m,但A柱較粗,略微有視線盲區的存在。


車尾雙邊共雙出的尾排設計僅為裝飾,而真正的排氣位於尾部駕駛席一側,而且也為雙出的設計。


規格為225/45 R17的倍耐力 CINTURATO P7系列輪胎是倍耐力推出的第一款綠色和對環境友好型(Green Performance)輪胎,全新材料、結構和胎面花紋讓這款車可以在各種路面條件下達到節油、舒適和安全的目的,並且輪胎內壁周圍的吸音裝置可以大大降低噪音,提升高爾夫整車的NVH靜謐性。

駕駛性能

測試車輛搭載了型號為EA211的1.4T渦輪增壓發動機,配合7速DCT雙離合變速箱讓這款有著「小鋼炮」之稱高爾夫可以迸發出最大功率110kW和最大扭矩250Nm的動力輸出。



0-100km/h加速測試:「地板油」起步的高爾夫在整段加速過程中,推背感最強烈的是在1擋,隨著擋位的提升加速G值也隨之下降。最終測試車輛的百公里加速成績為8.41s,與同級別車型相比表現一般。


高爾夫起步時的,發動機峰值扭矩的激活區間較低,所以加速G值可以很快達到0.5g左右。


100-0km/h制動測試:在全力制動時,主觀感覺制動腳感緊實有力,ABS介入時只有輕微的彈腳,而且經過多次制動也沒有明顯的熱衰減,這樣的表現讓人十分欣慰。前麥弗遜懸架的支撐到位,而後多連杆懸架的拉伸也並不誇張,輕量化後的車身慣性較小,制動時重心轉移並不誇張,減輕了對前輪的負擔,所以最終38.24m的制動表現很不錯。


前通風盤+後盤式的剎車系統與ABS系統的配合十分默契,尤其在制動期末端,ABS的介入保障了G值的延續,而且四條倍耐力 CINTURATO P7輪胎提供了充足的摩擦力。


繞樁測試:中期改款後的高爾夫換裝了後多連杆式獨立懸架,使得整個懸架質感更加沉穩,四條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更大,提升了高爾夫在繞樁過程中的速度和穩定性。兩廂的定位讓車身短小的高爾夫有很大繞樁優勢,車頭指向性不錯,車尾擺動幅度較小,所以最終通過的平均速度為62.1km/h。




麋鹿測試:高爾夫的最大入樁速度為74.2km/h,能夠承受最大0.955g的側向加速度,並且在兩次併線時,ESP會及時介入並進行制動,從而保證車輛在緊急併線的同時平穩減速。




11米定圓穩態測試:高爾夫最大穩定速度為41.8km/h,最大側向加速度為1.019g,偏硬的懸架調校和225mm胎寬的倍耐力輪胎也是提升穩態測試成績的一大因素。



城市道路試駕:按下啟動按鈕,全液晶儀表的啟動很有儀式感,啟動時的聲浪雖然不及大排量渦輪發動機,但從尾部發出的排氣聲還是可以激發一絲駕駛慾望。




在整個動態駕駛過程中,高爾夫的動力儲備較為充足,與同級別車型相比有一定優勢。從D擋掛入S擋,轉速會維持在2400rpm,油門響應更加積極,感覺1.4T發動機隨時準備壓榨動力。

舒適性

舒適性測試:高爾夫在中低速過減速帶時,車內會聽到乾脆的兩聲「砰、砰」,不過偏硬的懸架會使車內的震感較為明顯。



隔音性測試:高爾夫在隔音方面表現中規中矩,在靜止狀態下,車內聽到的發動機和排氣甚至周圍環境的噪音都比較小,但行駛過程中的風噪和胎噪會比較明顯,這方面還有待加強。



內飾舒適性:在大眾家族產品中,如果最新的內飾樣式是2.0的話,那高爾夫的內飾布局則屬於1.5的範疇。中控台大面積使用軟塑的材質,雖然豪華性有所欠缺,但觸感相對不錯,另外前後排座椅採用了真皮與Alcantara材質的混搭,觸感、包裹性和支撐性都不錯,而且整體質地較為柔軟。

















高爾夫作為緊湊級轎車市場的主力車型,舒適性為中上等水平,乘坐空間感不顯得過於侷促,只不過後排中間位置不太適合長時間乘坐,另外頂配車型的配置較高,提升了車主使用過程中的便利性。

經濟性

燃油費用:高爾夫1.4T版本車型的經濟性處於同級上游的水準。工信部公布的油耗僅為5.7L/100km,推薦油品為95號,不過加92號的也可以。它的油箱容積為50L,所以平均油費約為0.424元/km。







後期保養:高爾夫1.4T車型的首保建議在5000公里或12個月,並且首保免費,而後的每1萬公里或12個月進行保養,其中小保養費用大約332元,大保養費用為533元。值得一提的是,手動擋車型在6萬公里時需更換變速箱油,費用約246元。

第一年最低保險費用:交強險950元;保額為20萬元的三者險952元;車損險1964元;車損險不計免賠額295元;第三者不計免賠額143元;車船稅360元,總計保費交強險+商業險=4304元。

年度用車費用:按照每年2萬公里計算,燃油費用約8480元;保養2次約865元;保險費約4304元,共計13649元。

大眾高爾夫1.4T的總體用車費用與同級別車相比,處於較低的水平,按1年2萬公里花費13649元來計算,該車實際的使用成本為0.68元/公里,綜合經濟性還是很不錯的。

點評:用大眾化評價高爾夫一點也不為過,首先顏值比較符合大眾審美,而內飾設計、做工和配置也是中規中矩,動力和操控的表現應付日常使用不在話下,但在「激烈」駕駛下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另外車主最關心的使用成本方面,高爾夫0.68元/公里的使用成本也說得上節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X_C2wBmyVoG_1ZyHw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