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上,鄭州仁濟醫院南院區急診入院一位情況緊急的宮外孕女性患者。此名患者,今年29歲,來自四川省昭覺縣,是彝族人,與丈夫一起在鄭州務工。
患者5天前腹部疼痛,沒有在意。在來院的2小時前,活動時突然下腹疼痛加劇,並且有頭暈、噁心等情況,出現休克、大汗淋漓、手腳冰涼,病情非常嚴重、危及生命。
鄭州仁濟醫院婦產科魏賽紅主任帶領團隊立即為患者會診、開啟急救綠色通道,馬上為她行腹腔鏡探查術、右側輸卵管病灶去除術、盆腔粘連分離術。
期間,為患者其進行清除右側輸卵管妊娠病灶、對粘連處進行分離保住了患側的輸卵管、清除腹盆腔積血及血塊約1000毫升。
29歲四川彝族女子宮外孕病情嚴重婦產科魏主任帶領團隊立即為其手術
據魏主任說,「輸卵管僅有頭髮絲粗細,保住了患側的輸卵管,不影響以後懷孕。」
在住院觀察期間,魏主任發現患者的家境非常貧寒,之前交的費用是東拼西湊借來的,剩餘的醫藥費實在交不上了,家屬要求出院,但是病情還需要住院觀察。
魏主任表示,「保住了患側輸卵管,不影響以後懷孕」。
手術後,續不上費用,成了患者丈夫的心病,他一邊揪心妻子的病情,一邊憂心沒有治療費用,他無奈的告訴妻子,他決定停止治療回工地去休養幾天然後就返回家鄉去。夫妻二人無助和傷心的氣氛瀰漫在病房裡。
得知這個情況之後,魏賽紅主任找到了患者的丈夫,囑咐他一定不要私自離開醫院,安心地治療,費用的事情她來想辦法。
魏賽紅主任和婦產科的醫護們,決定科室內部發起籌款來幫助這位漂泊異鄉的彝族女子。
魏主任告知家屬恢復情況
侯建璽院長在第二天的查房中了解到婦產科這感人的事情,當即做出由醫院為患者免除剩餘費用的決定,由黨辦主任任筠代表醫院前往病房給予關懷和慰問。
患者是彝族人,她不會說也聽不太懂普通話,在和她丈夫的交流中,我們知道了患者特別能幹,與丈夫一起在醫院附近的工地上攪拌搬運混凝土,她比一般的男工人還要能幹,很累很辛苦。據悉,這是患者第三次懷孕,前兩次懷孕是在家鄉務工期間,均發生了意外沒能保住孩子。
得知家境貧寒,魏主任安慰夫妻倆,「安心治療,費用我們想辦法。」
患者的丈夫邊說家裡的情況邊不住地嘆息,「自己很慚愧,身為一家之主,卻沒能好好守護妻子。治完病就回老家了,等明年工地開工了再回來。」
黨辦主任任筠深入病房給予關懷和鼓勵
黨辦主任任筠不停地給予安慰,「不要有太大的壓力,醫院會幫助你們的,不要著急出院,放心治療。一切恢復好了,達到懷孕條件了,就可以再要孩子,但是一定要做孕檢和產檢。如果明年還在醫院附近打工,可以繼續來院檢查。」
婦產科醫生團隊嚴密守護
聽到醫院會給予幫助,患者媽丈夫臉上放鬆的神情、露出了微笑,「太感謝你們了,太感謝了,太謝謝了。」連連的感謝,對於一個言語不多的男人來說,已經是最誠摯、最衷心的感謝了。
護理團隊精心照顧
目前,患者在婦產科醫生的嚴密守護下、在護理人員的精心照顧下,一切平穩、恢復良好。
醫院的幫助以及科室的用心,對於患者夫妻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不僅救其於危難之中,更讓其在陌生的城市、微寒的深秋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切實體會到了醫者仁心的無私奉獻。
一切平穩、恢復良好
鄭州仁濟醫院的善心舉動和高超的醫術,為這個彝族貧寒的家庭送來了希望的光亮,讓其有了信心,為今後更好的孕育下一代提供了堅實保障,同時也加深了民族間的情誼。
鄭州仁濟醫院婦產科主任魏賽紅提醒所有備孕及懷孕的女性:患者的案例,再次為我們敲響了安全的警鐘,大家一定要重視孕檢和產檢,一旦出現不適應立即就醫,為孩子平安健康的降生提供良好舒適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