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位於內蒙古西南部,與晉陝寧三省區接壤,資源富集、生態優美,素有「羊煤土氣風光好」的美稱。但總書記曾指出,內蒙古產業發展不能只盯著「羊、煤、土、氣」, 要大力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新增長極。那麼,鄂爾多斯如何在實踐中探索一條資源型地區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來看這「三個轉變」。
一、牢記總書記「把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做好」的重要要求,推動能源供給從化石能源為主向多能互補轉變。
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推進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等現代煤化工產業升級示範,煤化工產能達1533萬噸,被列為國家現代煤化工產業示範區,煤炭實現了從燃料到材料、從黑色資源到綠色產業的華麗轉身。
打好多種能源綜合開發利用「組合拳」,全市天然氣年產量占全國的15%以上;建成蒙西至天津南、上海廟至山東兩條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電力總裝機達2308萬千瓦,2018年發電1034億度、對外輸出近400億度;形成新能源裝機270萬千瓦,風光水火儲多種能源協同互補、綜合利用、集約高效的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二、牢記總書記「產業發展不能老盯著『羊煤土氣』」的重要要求,推動產業結構從「一業獨大」向多元發展轉變。
新能源、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等產業從無到有、全面興起,煤基新材料實現產業化應用,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及下游新材料、石墨烯新型碳納米材料、鋰電池等新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形成汽車整車產能37萬輛、發動機45萬台、變速箱60萬台、風機400兆瓦、煤機配件75萬件、液晶玻璃基板80萬片、雲計算伺服器裝機能力30萬台、氯鹼化工173萬噸、石墨烯粉體1000噸,在建鋰電池規模3萬噸,建成全球最大的單體矽鐵合金生產基地,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1.2萬輛,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1.5%。被列為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物流樞紐布局承載城市,金融存貸款餘額位居全區前列。
三、牢記總書記「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和傳統企業」的重要要求,推動關鍵核心技術從低端落後向示範引領轉變。
建成國家和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85個,「一院兩地」院士專家工作站16家。煤炭開採、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烯烴等技術裝備水平國際領先,擁有世界第一大單井井工礦、世界首套煤直接液化生產線、國內首套以自主智慧財產權為主的間接液化生產線和國內最大單套煤制烯烴、煤制甲醇生產裝置,粉煤灰提取氧化鋁科技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率先在國內實現煤化工高鹽水零排放,鄂爾多斯羊絨引領國際標準,實現了創新鏈與產業鏈、價值鏈的深度融合。
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真正的經濟優勢
期待內蒙古能夠永遠地「揚眉吐氣」
來源:騰格里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