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預期到實時,視聯網的成熟將帶來什麼

2019-10-12     AiChinaTech

手機上、電視中,視頻可以說無處不在。在當代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很少有機會從文字中汲取所需的信息,取而代之的,便是單位時間內信息量更大也更具通感的視頻了。而伴隨著5G與AI的來臨,視聯網這個概念應運而生。



作為網際網路的升級版本,視聯網其實早已在我們的生活中紮根生長。通過「預期-推送」的機制,視聯網的早期參與者們目前已經開發出了廣告和電商兩類應用模式。比如說國內的極鏈科技,通過解析視頻內容中蘊含的人物、物體、動作、地標等各類信息,可以尋找到與廣告品牌內涵相一致的視頻場景,進而實現廣告的精準投放。這也是視聯網在商業領域的初步試探。

要知道,目前的視聯網尚且還處於嬰兒期,主要模式是「預期-推送」的提前規劃。在這一模式中,本質上是利用外部已有的用戶行為大數據(抑或是常識)對觀看用戶的心態和行為進行預判,進而在計算機解析出的場景信息中挑選出那些被認為是最能引起觀眾共鳴的場景,推送與之相關的應用服務。

而當視聯網一步步發展,最終邁入成熟期時,其模式也將發生相應的變化。在這一階段中,「實時」與「調用」將是描述應用模式最為核心的關鍵詞,與嬰兒期的「預期-推送」模式形成鮮明的對比。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預期-推送」模式被取代,更可能是作為「實時-調用」模式的一種補充。

「實時」強調的是視頻解析能力的全面性和即時性。這一時期的視頻內容將在各個維度被全面解析,人眼觀察所能認知的一切信息都將被計算機捕獲,甚至超越人眼的可辨識範疇的信息都將被計算機掌握。並且,這種識別能力將是極為迅速的,視覺所及的一切內容在形成需求前都將被計算機解析,從而響應人們隨時可能激發的任意需求。

「調用」強調的則是網際網路服務與視頻內容的完美結合,包含了網際網路服務的全面連結和互動形式的因地制宜兩重含義,是視聯網生態成熟的重要標誌。在這一時期,網際網路中的各類服務和應用將與視頻內容全方位打通,人們在觀影過程中激發出的需求將可以十分便利的調用對應的網際網路服務來滿足。例如,對於景點不了解就調用百科功能,對於商品感興趣就調用電商功能。同時,不同形式的網際網路服務將以最恰當的互動形式呈現給人們,實現體驗的最優化。

在這種情況下,視頻的信息量將不再局限於視頻本身。這就需要一個完整的視頻互動生態來進行約束。而要形成一個完善的視頻互動生態,最為重要的就是建立一個針對視頻互動技術的開發者生態,讓開發者有動力和激勵圍繞視頻識別技術的進步不斷研發新服務和更新已有的互動程序。此外,視頻互動生態是建立視頻識別能力之上的。如何最大化利用既有的視頻識別能力,連結儘可能多且好的網際網路服務、為視頻觀眾提供最為便利性的服務,是視頻互動生態建設的核心問題。

視聯網的成熟期可能在未來的10-15年內到來,這主要取決於新一代智能設備的成熟時間。屆時,智能硬體與視聯網將完美結合,人的視覺感官將成為網際網路的入口,可以連結到一切連入網際網路的設備並享受其提供的服務。到時,幻想中的科技將不再是幻想,人類必將迎來一個嶄新的視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naGv20BMH2_cNUgUHc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