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6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
2015年9月3日,抗戰勝利70周年;
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70年的時間,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歷程見證了祖國的逐步繁榮昌盛。
70年的時間,無數個知名的大人物和不知名的小人物,為了這條光榮而又艱巨的責任和義務,付出了自己一生的光陰,乃至生命。
《我和我的祖國》6個篇章,6個輝煌見證,6段振奮人心的故事。幾十個小人物的使命與抉擇,只為一個共同的目的——我的祖國。
林治遠——升國旗,分毫不失。
為了保障開國大典國旗的順利升起,林治遠已經連續幾個月的時間沒有回家,他將一切能夠預想到的失誤一一排查,在條件無比艱難的情況下,自己做旗杆進行反覆試驗。音響伴奏不穩定,便自己掐秒表,精確到每一秒每一瞬。
當一切預知的隱患徹底解決的時候,意外還是來臨了,在距離最後檢驗的兩個小時內,獨自一人爬上旗杆進行焊接。
向上看,就不會再害怕。
高遠——選擇,是放棄也是成就
「一個是錯的,那另一個就是對的,我說的對嗎?領導?」
一個選擇,是試驗的正確與否,是原子彈能否成功研製與否。
高遠也做了選擇,不畏自己的身體安全,返回了拉響「全體撤離」信號的實驗室……
沒了青春,錯過了愛情,放下親情。
當他走出病房,走在大街上,那歡快的氛圍響起的時候,他便知道,他所做的選擇是值得的。
朱濤、蓮姐、安文彬——我們要肩負自己的責任,片刻不容有失
安文彬在談判場上,誓死維護主權,維護尊嚴。時間一點不能多,更不能少,不能屈服,也不能食言。
蓮姐,一個平凡的警官,時時刻刻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朱濤,有一種記憶,連大腦都無法控制。有一種平衡,甚至超越機械。
沃德樂哈扎布——身份代表性
沃德樂、哈扎布生活在遙遠的內蒙貧困地區,他們身上從小有著某種的缺失——愛的缺失,知識的缺失。
這是一代貧困地區的現狀。
但是隨著中國的逐步的發展,科技的逐步的發達,所有的希望都會像「白晝流星」一樣照亮人們前進方向的路。
女排奪冠,帶給的是民族的自豪
大街小巷的人們,無論是小孩子,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深深的被這種自豪感而感同身受。
一個又一個無名的英雄,為我們今天的輝煌奉獻了太多太多。
六位導演,六個感人深刻的故事,為我們上演了一場振奮人心的英雄史詩。
《我和我的祖國》有你,真好!